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8,分4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歌舞
起舞
鼓舞
舞袖
舞衣
飞舞
拜舞
舞雩
醉舞
妙舞
舞地
凤舞
鹤舞
风舞
舞蹈
《國語辭典》:歌舞  拼音:gē wǔ
1.歌唱与舞蹈。《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一》:「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三国演义》第八回:「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
2.游逸安乐。《左传。庄公二十年》:「寡人闻之,哀乐失时,殃咎必至,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
《國語辭典》:起舞  拼音:qǐ wǔ
起身而舞。《汉书。卷六六。杨敞传》:「奋袖低卬,顿足起舞。」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國語辭典》:闻鸡起舞(聞雞起舞)  拼音:wén jī qǐ wǔ
晋代祖逖,半夜闻鸡啼,立即起床操练武艺的故事。典出《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后用以比喻及时奋起行动。《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滉传》:「今见播逐,恐失人心,人心一摇,则有闻鸡起舞者矣。」金。元好问〈木兰花慢。对西上摇落〉词:「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國語辭典》:鼓舞  拼音:gǔ wǔ
1.鼓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我当初实是不知稼穑,受人鼓舞,朝歌暮乐,耗了家私。」
2.鼓励。《文明小史》第一三回:「知道的说我弃瑕录用,鼓舞人材。」
3.因为欢悦而兴奋。如:「欢欣鼓舞」。
《分类字锦》:舞袖
传休奕前有一尊酒行舞袖一何妙变化穷万方
分类:
《分类字锦》:舞衣
徐陵 咏舞诗 当由好留客,故作舞衣长。
分类:舞衣
《國語辭典》:飞舞(飛舞)  拼音:fēi wǔ
1.飞翔舞动。如:「雪花在空中飞舞。」
2.比喻生动活泼。如:「笔势飞舞」。
《漢語大詞典》:拜舞
跪拜与舞蹈。古代朝拜的礼节。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羣臣拜舞天颜舒,我王何忧能不移。”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紈细綺相追飞。”《前汉书平话》卷上:“﹝ 高皇 ﹞加四人官了,四人拜舞谢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见天子坐殿上,爪牙森立。某拜舞已。上命赐坐,慰问殷勤。”
《國語辭典》:舞雩  拼音:wǔ yú
1.古代祭天求雨的仪式。《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2.祭天求雨的地方。《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漢語大詞典》:醉舞
犹狂舞。 唐 李白 《邠歌行上新平长兄粲》:“ 赵 女长歌入彩云, 燕 姬醉舞娇红烛。”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醉舞且摇鸞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清 丘逢甲 《重有忆迭前韵》:“东风吹楼作醉舞,一枝夜泣梨花雨。”
分類:醉舞
《國語辭典》:妙舞  拼音:miào wǔ
美妙的舞蹈。南朝梁。王训〈应令咏舞〉诗:「新妆本绝世,妙舞亦如仙。」宋。谢庄 月赋:「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
分類:美妙
《韵府拾遗 寘韵》:舞地
易林播天舞地扰乱神所
《骈字类编》:凤舞(凤舞)
南北朝 鲍照 代淮南王二首 其一 鸾歌凤舞断君肠。
南北朝 张正见 神仙篇 鸾歌凤舞集天台。金阙银宫相向开。
唐 李峤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
《國語辭典》:鹤舞(鶴舞)  拼音:hè wǔ
古代名乐师师旷弹琴,玄鹤听到而舒翼起舞。见《韩非子。十过》。后用以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骈字类编》:风舞(风舞)
唐 子兰 长安早秋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國語辭典》:舞蹈  拼音:wǔ dào
1.古代朝拜的仪节。《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元祐元年复得疾,诏朝会再拜,勿舞蹈。」《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2.一种艺术形式。为人体配合音乐或节奏所作的各种动作。以有韵律的动作表达人内心的思想情感,并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