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巧  拼音:bù qiǎo
1.不恰巧、不能配合时机。如:「真不巧!他刚刚出门去了。」
2.不良、不好。《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你这主人家别要把祸揽在身上。这人不巧。」
《國語辭典》:不慧  拼音:bù huì
愚笨、不聪明。《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父瑍,生而不慧,位秘书郎,早亡。」也作「不惠」。
《國語辭典》:心智  拼音:xīn zhì
心思智能。如:「心智成熟的人,比较能以理性的态度待人处事。」《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识甚阙,其所以闻见甚浅,以浅阙博居天下,安殊俗,治万民,其说固不行。」
《國語辭典》:颖秀(穎秀)  拼音:yǐng xiù
聪敏秀逸。《晋书。卷七九。谢尚传》:「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
《漢語大詞典》:亶聪(亶聰)
《书·泰誓上》:“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孔 传:“人诚聪明,则为大君,而为众民父母。”后以“亶聪”谓天子之聪明,借指天子。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孔王祠引 履端亲王 永珹 《孔王祠》诗:“素帛全忠节,丹忱报亶聪。”
分類:聪明帝王
《國語辭典》:灵童(靈童)  拼音:líng tóng
道家对仙童的称呼。如:「灵童玉女」。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七。歌诗。太微玄清左夫人歌》:「灵童掷流金,火微启辞案。」
《漢語大詞典》:开警(開警)
(1).开悟警戒。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人能弘法,非道弘人。恕己深恩,即是自为。今陈此意,乃似执著。若不开警,则不深固。” 宋 魏了翁 《跋陈了斋责沉》:“又以理之最切近者开警后学。”
(2).聪明敏锐。 宋 陈亮 《送诸生赴补序》:“谓 卢子 曰:‘子以通爽往。’谓 陈子 曰:‘子以惇谨往。’谓 何子 曰:‘子以开警往。此子之资而非学也,求学於夫子而不子告者,他日吾将问之。’”
《漢語大詞典》:明惠
(1).大的恩惠。《商君书·徕民》:“今王发明惠,诸侯之士来归义者,今使復之三世,无知军事。” 蒋礼鸿 锥指:“此明犹盛也,大也。”宋书·符瑞志中:“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2).聪明,聪慧。惠,通“ 慧 ”。 汉 祢衡 《鹦鹉赋》序:“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惠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何晏 七岁,明惠若神。”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二:“ 沉 诊其臂曰:‘男也,甚明惠,有非常之才。’”
《漢語大詞典》:外朗
谓聪明外露。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彧 ﹞叔父 爽 ,司空”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逸士传》:“或问 许子将 , 靖 与 爽 孰贤? 子将 曰:‘二人皆玉也, 慈明 外朗, 叔慈 内润。’”南齐书·衡阳王道度传:“ 宣帝 问二儿学业。 次宗 答曰:‘其兄外朗,其弟内润,皆良璞也。’”
分類:聪明外露
《漢語大詞典》:聪达(聰達)
聪明而通达事理。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聪达有材,帝甚爱之。”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及使从师就学,按经而行,聪达之明,德义之理,亦庶矣。”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 于公 聪达,明於听断,小大以情,不失枉直。” 明 方孝孺 《郑生祐哀辞》:“子美好兮死谁尤,既聪达兮又慧哲。”
《漢語大詞典》:方拙
(1).刚直而不知变通。 唐 孟郊 《灞上轻薄行》:“自嘆方拙身,忽随轻薄伦。”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语忌诫:“ 仁遇 行伍出身,语多方拙。”
(2).指方正朴拙,聪明不外露。 宋 陈傅良 《送德远弟赴省》诗:“方拙有家学,丰腴与众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姚合:“所谓方拙之奥,至巧存焉。”
《國語辭典》:慧根  拼音:huì gēn
1.佛教以智慧对破除烦恼,引入圣道有促进作用,故称为「慧根」,为五根之一。后多指人对佛法信悟的潜力。唐。刘禹锡〈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诗:「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2.天生的才华。如:「他在数理方面慧根不错,可以好好栽窨。」
《國語辭典》:五根  拼音:wǔ gēn
佛教用语:(1)指能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作用的感官。《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言五根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根。」(2)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根是力量的意思,指进入圣道,调伏烦恼的力量。信根是对三宝生起清净的信心。精进根是努力的长善除恶。念根是对当下每个念头、感觉都清清楚楚。定根指修习四禅。慧根指如实知四圣谛。《杂阿含经》卷二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漢語大詞典》:颖拔(穎拔)
亦作“頴拔”。
(1).秀逸劲拔。北史·杨素传:“ 素 尝以五言诗七百字赠 番州 刺史 薛道衡 ,词气頴拔,风韵秀上,为一时盛作。”
(2).挺拔。 唐 郭烱 《西掖瑞柳赋》:“始孤标而頴拔,乍苒弱而条直。”
(3).聪明超群。 唐 苏颋 《授沈佺期太子少詹事等制》:“才标頴拔,思诣精微。” 元 揭傒斯 《何先生墓志铭》:“先生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天下载籍,靡不贯穿。”一本作“頴拔”。明史·张弼传:“ 弼 自幼颖拔,善诗文,工草书,怪伟跌宕,震撼一世。”
《漢語大詞典》:明锐(明鋭)
(1).聪明锐敏。新唐书·元稹传:“性明鋭,遇事輒举。” 宋 叶适 《龟山杨先生祠堂记》:“异时 景瞻 明鋭果敢,是非贤否立见。”
(2).明亮锐利。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三:“她的脸孔是瘦长的,一个显示聪明智睿的高额角和一双明锐的眼睛。”
《漢語大詞典》:博敏
(1).谓思路宽广,才思敏捷。汉书·哀帝纪赞:“ 孝哀 自为藩王及充太子之宫,文辞博敏,幼有令闻。” 颜师古 注:“博,广也。敏,疾也。”
(2).博学聪明。 汉 蔡邕 《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允恭博敏,惻隐仁恕,正身履道,以协闺庭。” 明 宋濂 《送吕仲善使北平采史序》:“僉以为 北平 乃 元 主故都,其文献必有足徵者,非精练博敏之士未易以集其事。”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藴生 知解而不知用,亦欲夸博敏之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