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批复
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答复
上级答复下级请示的事项,是常用的军用文书之一
《漢語大詞典》:签条(簽條)
(1).贴在卷轴及书籍封面上的字条。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吾为题《革命军》签条。”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序文我想还是请 建功兄 写一写。签条则请 兼士 。” 巴金 《家》十一:“祖父方才给我的一本线装书,我看了封面上白纸签条的题名《刘芷唐先生教考戒淫浅训》就觉得头痛。”
(2).写有文字、贴在封套正中的纸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我便过去,见已套好了一大叠帖子,签条也粘好了,旁边一本簿子,开列了人名,我便照写了。”
(3).由主管人批注意见的纸片。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六:“他拿起茶几上的一支粗大的红蓝铅笔准备要在签条上写,‘一万五千块钱,可够吧?唵?’”
《漢語大詞典》:检幅(檢幅)
修整边幅。指注意细节。新唐书·温廷筠传:“ 彦博 裔孙 廷筠 ,少敏悟,工为辞章,与 李商隐 皆有名,号‘ 温 李 ’。然薄於行,无检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 安庆 戴生 ,少薄行,无检幅。”
《國語辭典》:禹行舜趋(禹行舜趨)  拼音:yǔ xíng shùn qū
走路的姿态似禹舜。语本《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比喻只学习先贤圣人的外表仪态,而不注重其内在涵养;亦言跟随前人而无创见。
《國語辭典》:引人注目  拼音:yǐn rén zhù mù
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本校校服样式新颖突出,相当引人注目。」
《漢語大詞典》:着眼点(着眼點)
着重考虑和注意的方面。 梁启超 《暴动与外国干涉》:“吾所谓暴动可以招干涉者,其著眼点全在此。”
着重考虑和注意的方面。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八章:“关于 郭祥 吃山鸡的情况,比人们预料的稍显文雅……而且他把主要的着眼点放在鸡爪上。”
《國語辭典》:抓膘  拼音:zhuā biāo
大陆地区指为使牲畜肥壮所采取的加强饲养管理措施。如:「放青抓膘」。
《國語辭典》:招摇过市(招搖過市)  拼音:zhāo yáo guò shì
语本《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指故意在人多的地方誇耀自己,以引人注意。明。许自昌《水浒记》第三出:「你若肯行奸卖俏,何必献笑倚门?你不惜目挑心招,无俟招摇过市。」
《國語辭典》:招眼  拼音:zhāo yǎn
惹人注意,显眼。如:「校花今天的穿著很招眼,吸引许多惊艳的目光。」
分類:注意显眼
《國語辭典》:踏踏实实(踏踏實實)  拼音:tà ta shí shí
做事认真切实、不敷衍。如:「你只要踏踏实实的干,一定会出头的。」
《漢語大詞典》:随意一瞥
匆匆地一瞥;不完全注意。例如:只消随意一瞥他就可以看出他们打的什么主意。
《漢語大詞典》:听微决疑(聽微決疑)
注意细微的情节,解决疑难的问题。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史记·循吏列传:“ 李离 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司马贞 索隐:“言能听察微理,以决疑狱。”
《漢語大詞典》:眼错不见(眼錯不見)
方言。谓一时没注意到。红楼梦第九四回:“这不是奇事吗?刚纔眼错不见就丢了,再找不着。”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白天到树林子里玩,一个眼错不见,他就爬到树上,坐到横枝上。”《花城》文艺专辑1981年第4期:“眼错不见, 王雷 把 皮 徐 两匹坐骑上的四捆柴掀了下来。”亦省作“ 眼不见 ”。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的一件新大红猩猩氊的斗篷放在那里,谁知眼不见他就披上了。”
《國語辭典》:寻章摘句(尋章摘句)  拼音:xún zhāng zhāi jù
1.读书时只知摘录漂亮词句,而不深入研究。《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馀閒,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也作「摘句寻章」。
2.写作时,只知套用前人的章法、语句,而不讲究创造性。唐。李贺 南园诗十三首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也作「摘句寻章」。
《國語辭典》:修饰边幅(修飾邊幅)  拼音:xiū shì biān fú
修整布帛边缘,使无不齐。比喻讲究衣饰仪容或形式小节。《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