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窒碍(窒礙)
(1).障碍;阻碍。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庶几推行而终有窒碍,乞下有司早议成法。”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赎衫避兵》:“叹穷途多窒碍;死和生,成和败,难闪难猜。” 鲁迅 《准风月谈·“推”的馀谈》:“假如你怕占不到铺位,一早带着行李下船去罢,统舱里全是空铺,只有三五个人们。但要将行李搁下空铺去,可就窒碍难行了。”
(2).不明了;疑难。朱子语类卷五二:“须待十分晓得,无一句一字窒碍,方可看别处去。”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但有问难的人,胷中窒碍,圣人被他一难,发挥得愈加精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秀州 诗人 吴文溥 ,别十五年,今秋忽来,诗已付梓,读之,转多窒碍,不如从前之明秀。”
(3).执着;拘泥。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拘泥:“论语但云‘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并未云‘子于是日歌则不哭’也。如 颐 ( 程颐 )言则是日欢庆,即闻父母之丧,亦不奔耶?多见其窒碍也已。”
《漢語大詞典》:结子(結子)
植物结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二:“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自笑公门嬾桃李,五更结子要风催。”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你看,它又不开花,又不结子。”
(1).指用线、丝、草绳等结成之物。《水浒传》第五六回:“下面一个婭嬛上来,就侧首春臺上,先摺了一领紫绣围领……一条红緑结子,并手帕一包。”红楼梦第二四回:“ 袭人 被 宝釵 烦了去打结子了。” 王西彦 《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 李娃娃 把‘行床’的木栅门关得铁紧,上了闩,还用稻草绳把它绑住,结子打在里面。”
(2).比喻疑难困惑的关键。 艾芜 《百炼成钢》第六章:“她觉得她心里的一个结子,现在突然一下散了,感到非常的愉快。”
《漢語大詞典》:知见(知見)
(1).见识;见解。汉书·文帝纪:“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实 明快之言,如不闻也,然岂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往所理想,在知见情操,两皆调整,若主智一派,则在聪明睿智,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
(2).看见,知道。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时都统 冯湛 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廿载繁华梦》第二回:“海关里有两个册房……一个是造真册的,一个是造假册的。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大嫂, 刘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过什么,你也知见。”
(3).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 宋 秦观 《法云寺长老疏文》:“无前后来去之际,有解脱知见之因。”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制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开佛知见矣。”
《漢語大詞典》:问卜(問卜)
占卦。迷信者用以推断吉凶,解决疑难。礼记·曲礼下:“大饗不问卜。” 孔颖达 疏:“五帝,其神非一……若其一一问卜,神有多种,恐吉凶不同。” 宋 苏轼 《荆州》诗之五:“游人多问卜,傖叟尽携龟。”《中国民间故事选·泽玛姬》:“﹝老国王夫妇﹞又请了喇嘛诵经,求神问卜,可是连一点消息也没有。”
《漢語大詞典》:凝滞(凝滯)
(1).拘泥;粘滞;停止流动。《楚辞·渔父》:“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舟凝滞於水滨,车逶迟於山侧。” 唐 李邕 《鹘赋》:“彼俊异之英决,岂凝滞於嫌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刘道原能自攻其过:“况古非今,不达时变,凝滞少断,劳而无功。”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理学一:“自是磊磊落落,轩豁呈露,无秋毫凝滞。”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 从信 尝游 楚 泗 间,见粮运停阻者,良由舟人乏食,日歷州县勘给,故多凝滞。”
(2).犹困阻。指疑难。南史·谢灵运传:“ 几卿 详悉故实,僕射 徐勉 每有凝滞,多询访之。”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夫论者所以辩疑惑,释凝滞。”
(3).聚结。《淮南子·俶真训》:“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於鑪中,必有波溢而播弃者,其中地而凝滞,亦有以象於物者矣。”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咎及于金,则铸化凝滞,冻坚不成。”《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大抵此症,起於饮食失调,兼之水土不伏,食积於小腹之中,凝滞不消。” 杨朔 《风暴》:“百姓都不做声,眼睛直盯着 丧门神 ,面部凝滞着不可捉摸的表情:恐怖?愤怒?仇恨?”
《漢語大詞典》:疑难(疑難)
(1).猜疑刁难。 汉 牟融 《理惑论》:“弟为逆贼所害,骨肉之痛,愤发肝心,当遣 刘都尉 行,恐外界疑难,行人不通。”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某某婚丧不举,往贷於先生,必得所求焉,不以其贫故疑难之也。”
(2).怀疑责难。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乃蒙殿下以此疑难,益令我对苍天而生愧,对祖父而流涕也。”
《漢語大詞典》:决疑(決疑)
亦作“决疑”。 解决疑难问题;判断疑案。左传·桓公十一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史记·循吏列传:“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以为理。” 司马贞 索隐:“言能听察微理,以决疑狱。” 唐 白居易 《答卜者》诗:“知君善者,问我决疑不。” 明 刘基 《郁离子·枸橼》:“夫使者所以达主命,释仇讲好,决疑解纷。”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二十章:“ 嵩 在 建业 ,常诣 真諦 之弟子 法泰 决疑。”
《漢語大詞典》:析疑
陶潜 《移居》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后遂以“析疑”谓剖析疑难。 清 陈梦雷 《送官子之盖州序》:“余设塾, 官子 从余授一经……与语輒领悟,析疑问难,或发余所未及者。” 清 刘大櫆 《〈张宏勋诗集〉序》:“朋友者,所以析疑劝善,相切磋以进於道。”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相与激清扬浊,赏奇析疑,其事颇乐。”
分類:剖析疑难
《漢語大詞典》:疑狱(疑獄)
疑难案件。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 孔颖达 疏:“疑狱,谓事可疑难断者也。”晋书·姚兴载记上:“ 兴 常临 諮议堂 听断疑狱,于时号无寃滞。”魏书·刑罚志:“六年春,以有司断法不平,詔诸疑狱皆付中书,依古经义论决之。”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这件事,有共无,总是个疑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夫疑狱,虚心研鞫,或可得真情。”
分類:疑难案件
《漢語大詞典》:解难(解難)
解释疑难。汉书·扬雄传下:“客有难《玄》大深,众人之不好也, 扬 解之,号曰《解难》。”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夫解难者,以理为本,如理有所闕,欲令有识心伏,不亦难乎?”
解除灾难。明史·云南土司传三·老挝:“帝以 老挝 、 交阯 皆服属中国久,恤灾解难,中国体也,令 琮 慎遣人諭之。”
《漢語大詞典》:蒙求
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指蒙昧的人求我不断解决疑难。后来用“蒙求”做启蒙的书名。如唐代李翰有《蒙求》,宋朝周守忠有《历代名医蒙求》,清朝王筠有《文字蒙求
《漢語大詞典》:问题(問題)
(1).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免贴经,只试墨义二十道,皆以经中正文大义为问题。”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八:“其实就因为问题符号只在飞,可见还不知道怎样设问,怎样摆这符号,何况答案!”
(2).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鲁迅 《三闲集·怎么写》:“写什么是一个问题,怎么写又是一个问题。”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将人生中不良不妥的成为问题的情事,由几个扮演人,仿效了(即表演了)给一般人观看。”
(3).关键;重要之点。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第四节:“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
(4).事故或意外。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出山》:“形势稳定可进到局一级,出了问题可上推下卸,躲在二道门内转发一下原则号令。”
《漢語大詞典》:症结(癥結)
(1).腹中结块的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癥结。”南史·萧暎传:“丁父忧,隆冬席地,哭不絶声,不尝穀粒,唯饮冷水,因患癥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遂良:“病癥结,又孤贫,奄然就毙。”
(2).比喻事物疑难所在或难于解决的关键。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阎若璩》:“年二十,读尚书至古文,即疑二十五篇之譌。沉潜二十餘年,乃尽得其癥结所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香畹 首肯曰:斯言洞见癥结矣。”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二:“他已经知道民族困厄的症结。”
(3).犹病根。 鲁迅 《伪自由书·文人无文》《两误一不同》:“凡有指摘社会全体的症结的文字,论者往往谓之‘骂人’。”
《漢語大詞典》:疑故
疑难与故障。后汉书·来歙传:“时 山 东略定,帝谋西收 嚣 ( 隗嚣 )兵,与俱伐 蜀 ,復使 歙 喻旨。 嚣 将 王元 説 嚣 ,多设疑故,久冘豫不决。”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疑,疑难;故,事故也。”
分類:疑难故障
《漢語大詞典》:答难(答難)
答辩疑难问题。 唐 牛肃 《纪闻·牛应贞》:“﹝ 牛应贞 ﹞每夜中眠熟,与文人谈论,文人皆古人知名者,往来答难。”新唐书·李沁传:“ 玄宗 开元 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 孔子 者相答难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