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得意门生(得意门生)  拼音:dé yì mén shēng
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得意门生指最受欣赏、最引以为豪的学生。《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虽合咱们满洲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
《国语辞典》:嫡传弟子(嫡传弟子)  拼音:dí chuán dì zǐ
亲自收入门下传授的弟子。如:「少林武功冠天下,嫡传弟子更了得。」
《国语辞典》:董生下帷  拼音:dǒng shēng xià wéi
汉代名儒董仲舒教授弟子时,放下帷幕讲诵,三年不窥视园圃。典出《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后遂用董生下帷比喻非常专注于学术传授。
《国语辞典》:陈蔡之厄(陈蔡之厄)  拼音:chén cài zhī è
孔子与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途中被围困,穷厄绝粮的事。见《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后比喻在旅途中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也作「在陈之厄」。
《国语辞典》:禽滑釐  拼音:qín gǔ lí
人名。(西元前470~前400)战国魏人,墨子弟子。尝问小国所以禦强敌大之道于墨子,曾率墨者三百人,助宋守城,以禦楚侵。
《國語辭典》:封胡羯末  拼音:fēng hú jié mò
语出《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谓谢韶,胡谓谢朗,羯谓谢玄,末谓谢川,皆其小字也。」称颂别人兄弟优秀。宋。陆游 七侄岁暮同诸孙来过偶得长句:「封胡羯末皆佳甚,剩喜团栾一笑新。」也作「封胡遏末」。
《漢語大詞典》:寄名锁(寄名鎖)
迷信习俗。怕小孩夭亡,在神或僧、道前寄名为弟子,再用锁形饰物挂在项间,表示借神的命令锁住,称为“寄名锁”。红楼梦第三回:“﹝ 宝玉 ﹞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國語辭典》:关门弟子(關門弟子)  拼音:guān mén dì zǐ
最后一个正式拜师,收入门下的徒弟。如:「他是关门弟子,得到老师不少的真传。」
《國語辭典》:河汾门下(河汾門下)  拼音:hé fén mén xià
隋代王通设教河、汾之间,受业者达千馀人,人才盛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李靖、薛收等皆是,时称「河汾门下」。后用以比喻名师门下杰出弟子众多。
《國語辭典》:河汾  拼音:hé fén
黄河与汾水的合称。亦指两河之间的区域,即今山西省西南部一带。《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自彼河汾,奄齐七政。」
《漢語大詞典》:白足和尚
后秦 鸠摩罗什 弟子 昙始 ,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淖而未尝污湿,时称“白足和尚”。后亦用以指高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昙始:“释 曇始 , 关中 人。自出家以后,多有异迹…… 始 足白於面,虽跣足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
《漢語大詞典》:白兔公子
仙人名。相传为 彭祖 之弟子。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又 彭祖 之弟子 青衣乌公 …… 白兔公子 、 离娄公 、 太足君 、 高丘子 不肯来,七八人皆歷数百岁,在 殷 而各仙去。”亦省作“ 白兔公 ”。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旧事仙人 白兔公 ,掉头归去又乘风。”
《國語辭典》:齐东野语(齊東野語)  拼音:qí dōng yě yǔ
1.齐国东部地区乡野鄙俗之语,孟子认为此地的传言多属不实。语本《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比喻没有凭證,荒诞不经,不足采信的言论。明。孙仁儒《东郭记》第六出:「与君一话真成幸,抵多少丸僚斲郢,这的是齐东野语索分明。」
2.书名。宋周密撰,二十卷。考證古义,甚为典核,所记多南宋旧事,可补史传之阙失。
分類:孟子弟子
《國語辭典》:十六罗汉(十六羅漢)  拼音:shí liù luó hàn
佛陀入灭后,受佛嘱咐住在世间护持佛法的十六大罗汉。十六罗汉从五世纪后期,受到中国广泛的崇拜,并成为佛教艺术重要的创作体裁,唐末至宋初由十六尊罗汉发展成十八尊流行中国、西藏二地。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复重请言:『所说十六大阿罗汉我辈不知其名何等?』庆友答言:『第一尊者名宾度罗跋罗惰阇;第二尊者名迦诺迦伐蹉;第三尊者名迦诺迦跋釐堕阇;第四尊者名苏频陀;第五尊者名诺距罗;第六尊者名跋陀罗;第七尊者名迦理迦;第八尊者名伐阇罗弗多罗;第九尊者名戍博迦;第十尊者名半托迦;第十一尊者名啰怙罗;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托迦;如是十六大阿罗汉。』」
分類:释迦弟子
《國語辭典》:十八罗汉(十八羅漢)  拼音:shí bā luó hàn
谓唐末宋初间在十六罗汉外附加庆友和宾头卢二人,但宾头卢即宾度卢跋罗惰阇的重复。另有一说是加入降龙、伏虎二尊者。清高宗易为迦叶和军徒钵叹。西藏则于十六罗汉外加上达磨多罗和摩诃衍和尚。宋代之后,十八罗汉取代了十六罗汉风行全中国。
《漢語大詞典》:十七弟子
指 孟子 的弟子 公孙丑 、 孟仲子 、 公都子 、 陈臻 、 高子 、 徐辟 、 乐正子 、 咸丘蒙 、 孟季子 、 陈代 、 彭更 、 万章 、 屋庐子 、 告子 、 桃应 、 充虞 、 周霄 十七人。参阅 明 张九韶 《群书拾唾》
《國語辭典》:如是我闻(如是我聞)  拼音:rú shì wǒ wén
如是乃指该经的内容,我是阿难自称。常置于佛经的开头。相传释迦牟尼圆寂后,佛弟子结集经、律时,由阿难背诵经典,故经典以此为开始,意谓我听到的是这样:「……。」此句在西元四世纪末期之前,汉语译经家多使用「闻如是」的句形,四世纪末第一次出现「如是我闻」的译语。以后渐成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