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导源(導源)  拼音:dǎo yuán
1.发源。如:「黄河导源于青海的巴颜喀喇山。」
2.由某事、某物发展而来。如:「这个错误导源于你的认识不清。」
《漢語大詞典》:发原(發原)
发源。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后之为文,明乎发原於经史,亦明乎经出於史。”参见“ 发源 ”。
分類:发源
《國語辭典》:发源(發源)  拼音:fā yuán
起源、开端。《文选。张衡。南都赋》:「滍、澧、泺、浕,发源岩穴。」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至于后汉纪传,发源东观。」
《國語辭典》:起源  拼音:qǐ yuán
事物发生的根源。如:「宇宙的起源,至今仍然困惑著科学家们。」
《国语辞典》:汉水(汉水)  拼音:hàn shuǐ
河川名。发源于陕西省宁羌县北嶓冢山,至湖北省汉口与汉阳之间流入长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亦是汉中盆地的命脉。也称为「汉江」。
《國語辭典》:荆山(荊山)  拼音:jīng shān
山名:(1)位于山东省诸城县东北,也称为「荆台山」。(2)位于河南省禹县西北。(3)位于河南省阌乡县南。也称为「覆釜山」。(4)位于安徽省芜湖县东南。(5)位于安徽省怀远县西南。(6)位于湖北省南漳县西。
《國語辭典》:源头(源頭)  拼音:yuán tóu
1.水发源的地方。唐。罗虬 比红儿诗:「戏水源头指旧踪,当时一笑也难逢。」元。曹文晦〈水车歌〉:「浪走源头雪霰飞,天翻脚底风雷起。」
2.泛指事情的根源、出发点。《朱子语类。卷四一。论语。颜渊篇上》:「佛氏虽无私意,然源头是自私其身,便是有个大私意了。」
《國語辭典》:滥觞(濫觴)  拼音:làn shāng
1.水流发源的地方。因其水量非常浅小,而仅能浮起一个酒杯,故称为「滥觞」。《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文选。郭璞。江赋》:「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
2.比喻事物的开端、起源。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虽诗体未全,然略是五言之滥觞也。」
《國語辭典》:水源  拼音:shuǐ yuán
1.河流发源的地方。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唐。刘长卿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2.灌溉用水或饮用水等的来源。
《國語辭典》:恒河(恆河)  拼音:héng hé
Ganges River
河川名。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南流经印度平原,再东流与雅鲁藏布江会合,注入孟加拉湾,全长二千七百公里,为印度重要河川。
《漢語大詞典》:穷源(窮源)
(1).河流的发源处。 唐 薛能 《黄河》诗:“人间无 博望 ,谁復到穷源?”
(2).穷尽水流的源头。 宋 梅尧臣 《入泽王河口》诗:“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
(3).亦作“ 穷原 ”。探寻事物的本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读 横渠 诗,最爱其一篇云:‘学穷源未到时,便将虚寂眇心思。’” 清 魏源 《筹鹾篇》:“夫推其本以齐其末,君子穷原之学也。”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五讲:“像这样宗族中穷源极流的旧习惯,在 中国 有几千年,牢不可破。”
《國語辭典》:源委  拼音:yuán wěi
事情的本末。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骠国乐〉:「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國語辭典》:溯源  拼音:sù yuán
探求本源。如:「溯源探本」。
《国语辞典》:淮河  拼音:huái hé
河川名。为黄河和长江间的大川,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主流全长约九百公里,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也称为「淮水」。
《国语辞典》:滦河(滦河)  拼音:luán hé
河川名。源流称闪电河,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市,向北流经张家口市沽源县,经内蒙古,在双山水库以下称滦河,向东南流,又经河北省承德市后,在唐山市辖迁安市会合青龙河,最后在乐亭县与秦皇岛市昌黎县界,注入渤海。
《國語辭典》:原委  拼音:yuán wěi
事情的始末。《红楼梦》第二二回:「袭人深知原委,不敢就说,只得以他事来解释。」《文明小史》第五九回:「黄世昌大喜,又出来到院上,找著了内巡捕,说明原委,托他照应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