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一
(1).十分之一。指税率。谓十分中取其一分。《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 贾公彦 疏:“云‘近郊十一’者,即上经宅田、士田、贾田任在近郊者,同十一而税也。”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四》:“十一不足,从而增其征,则财匱;千乘不足,从而加其卒,则民烦。”
(2).十分之一。指利率。有时用为泛指。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不学 杨郎 ,南山种豆,十一徵微利。”
(3).十分之一。亦泛指经商获利。南史·刘损传:“﹝ 刘伯龙 ﹞少而贫薄,及长,歷位尚书左丞,少府, 武陵 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
(4).十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很小或很小的一部分。庄子·达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丁嵓:“ 嵓 之亲爱忧 嵓 ,乃共设计,以轆轤下巨索,伺 嵓 自缚,当遽引上,或希十一之全。”新唐书·李石传:“三年正月,将朝,骑至 亲仁里 ,狙盗发,射 石 伤……是日京师震恐,百官造朝纔十一。”
《國語辭典》:三分  拼音:sān fēn
1.十分之三,表示一部分的意思。《红楼梦》第四六回:「鸳鸯听了,心中已猜著三分,不觉红了脸。」
2.分裂为三。《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分類:三分一分
《國語辭典》:加以  拼音:jiā yǐ
1.给予、予以。如:「这件事非常重要,必须优先加以处理。」
2.再加上。如:「这讲座本来就备受期待,加以讲者机智幽默,自始至终无一刻冷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唐。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年才五十,发白齿落,理不久长,加以罪犯至重,所处又极远恶。」
《國語辭典》:中州  拼音:zhōng zhōu
1.古豫州(今河南省一带)位居九州正中,故称为「中州」。晋。桓温〈平洛表荐谢尚〉:「今中州既平,宜时绥定。」
2.中原地区。《三国志。卷六○。吴书。全琮传》:「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数。」
3.全中国。《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唐。王维〈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诗:「宸章类河汉,垂象万中州。」
《國語辭典》:调和(調和)  拼音:tiáo hé
1.烹调。《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水浒传》第一○回:「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买卖顺当。」
2.和谐、融洽。《墨子。节葬下》:「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
3.消弭争端。《红楼梦》第二二回:「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
4.协调整理。《庄子。天运》:「一清一浊,阴阳调和。」
5.调味佐料。《西游记》第六八回:「行者暗笑道:『沙僧,好生煮饭,等我们去买调和来。』」
6.安慰。《水浒传》第七回:「妇人家水性,见了衙内这般风流人物,再著些甜话儿调和他,不由他不肯。」
《國語辭典》:分寸  拼音:fēn cùn
1.度量长短的标准。《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2.办事或言语恰当的限度。如:「自知分寸」。
3.微小。如:「分寸之土」。
《国语辞典》:加一  拼音:jiā yī
1.增加原数量的十分之一。如:「小帐加一。」
2.增加一分。如:「蒸饺加一,外带!」
《漢語大詞典》:分两(分兩)
一分一两。谓分量,轻重。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但云此病若何,当服何药,是在《千金》某部第几卷,即取纸书授之,分两不少差。”红楼梦第八四回:“太太説了,叫二奶奶亲自把分两对準了呢。”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一章:“ 萧长春 听了,在心里掂了掂分两。”
《國語辭典》:符契  拼音:fú qì
1.契约、合同。唐。白行简《李娃传》:「二肆许诺,乃邀立符契,署以保證,然后阅之。」
2.相同、一致。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徵圣》:「夫鉴周日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
《國語辭典》:符节(符節)  拼音:fú jié
1.古代出入城门关卡的一种凭證。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各取其一,使用时相合以为凭。后指朝廷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为凭證。《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唐。元结〈舂陵行〉:「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
2.形容相符合、吻合。《孟子。离娄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國語辭典》:溯源  拼音:sù yuán
探求本源。如:「溯源探本」。
《國語辭典》:分文  拼音:fēn wén
极少的钱。如:「分文不取」、「身无分文」。《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你外边荣华,怎知家下尽散,分文也无了。」《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兄弟不瞒你,我此番出京,弄得分文没有。」
《國語辭典》:综理(綜理)  拼音:zòng lǐ
综合管理。《三国志。卷一四。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程昱》:「今外有公卿将校总统诸署,内有侍中尚书综理万机。」《晋书。卷六六。列传。陶侃》:「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也作「综管」。
《漢語大詞典》:一挂
江西 萍乡县 旧俗以钱八文为一分,十分为一比,十比为一挂。见《萍乡县志·地理志·风俗》
《漢語大詞典》:俊异(俊異)
(1).杰出异常的人。宋书·颜延之传:“黄门郎 殷景仁 亦谓之曰:‘所谓俗恶俊异,世疵文雅。’”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于越故称无敌于天下,海岳精液,善生俊异,后先络绎,展其殊才。”
(2).卓异,非比寻常。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太宗 得鷂子俊异,私自臂之,望见 魏公 ,乃藏于怀。”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四章:“但,高僧传,谓其七曜五行、医方异术以至鸟兽之声,无不综达,故俊异之声早被。”
《漢語大詞典》:延祚
(1).长久的福禄。 汉 班固 《西都赋》:“肇自 高 而终 平 ,世增饰以崇丽。歷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
(2).延续福禄。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子孙赖福,延祚至今。” 晋 潘岳 《西征赋》:“庶人子来,神降之福,积德延祚,莫二其一。” 宋 袁褧 枫窗小牍:“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五章:“以臆度之,或当时之人以 黄 老 、浮屠并谈,于 黄 老 视为君人之术,于浮屠遂以为延祚之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