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6,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一殿
授田
政典
买扑
军制
制节
国文
受田
免夫
腐败
名象
腐朽
举孝廉
大保
重订
《漢語大詞典》:一殿
(1).一座殿堂。史记·孝武本纪:“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
(2).古代考核制度,官吏因罪过而受一定的处罚称为一负,积若干负称为一殿。北史·郭祚传:“ 祚 奏言:‘考察令:公清独著,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通典·刑二:“﹝ 北齐 ﹞ 武成帝 河清 三年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平局八负为一殿,繁局十负为一殿。”隋书·刑法志:“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按, 汉 代只分“殿”、“最”,或但言“负”,此为后起之制。
(3).满殿。 元 胡天游 《七岁游法兴寺》诗:“老僧读罢《楞严》呪,一殿神风柏子香。”
《國語辭典》:授田  拼音:shòu tián
古代田地为官府公有,人民成年时就分授给他们,死亡后再将田地归还给公家。如夏代的贡法、商朝的助法、周朝的彻法、唐代的授田法,均属此类制度。而国父耕者有其田的计画,部分办法仿于此。
分類:授田制度
《漢語大詞典》:政典
(1).记载治国的典章或制度的书籍。书·胤征:“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 孔 传:“政典, 夏后 为政之典籍。”南史·齐纪上·武帝论:“御袞垂旒,深存政典。”
(2).指政策和制度。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批谕旨:“上於即位后,虑本章或有所漏洩,故一切紧要政典俱改命摺奏,皆可封达上前,无能知者。”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从前关心政教的人要在民俗歌谣中窥探民风国运,采风观乐在 春秋 时还是一个重要的政典。”
《國語辭典》:买扑(買撲)  拼音:mǎi pū
一种宋元时包商承税收的制度。《宋史。卷一八五。食货志下七》:「绍兴元年,两浙酒坊买扑上添净利钱五分,季输送户部。」也作「扑买」。
《國語辭典》:军制(軍制)  拼音:jūn zhì
军事制度或军事体制的缩称。是一个国家军队的组成、维持其有效活动的一切规律,及发展、支援、管制一个国家实际与潜在的各项军事力量的方法与规程。
《漢語大詞典》:制节(制節)
(1).制度适宜。管子·霸言:“小国得之也以制节,其失之也以离强。” 尹知章 注:“制度合节,故得。”
(2).节俭克制。孝经·诸侯:“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唐玄宗 注:“费用约俭,谓之制节。”《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3).调度管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李纲》:“其将帅正长皆素具,故平居恩威足以相服,行阵制节足以相使,若身运臂,臂使指,无不可者。”
《國語辭典》:国文(國文)  拼音:guó wén
1.泛指本国的语文、文学和文化。如:「国文教科书」。
2.本国的文字。
《國語辭典》:受田  拼音:shòu tián
旧时人民成年后,接受公家所给的田,称为「受田」。
《漢語大詞典》:免夫
宋 代百姓纳钱代替劳役的一种制度。宋史·河渠志三:“﹝ 大观 ﹞二年五月, 霆 上免夫之议……詔曰:‘ 河 防夫工,岁役十万,滨 河 之民,困於调发。可上户出钱免夫,下户出力充役,其相度条画以闻。’”
《國語辭典》:腐败(腐敗)  拼音:fǔ bài
1.腐烂败坏。《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2.思想行为颓丧不振。如:「他因结交恶友,生活日趋腐败堕落。」
3.政治腐化,社会风气败坏。《文明小史》第四七回:「诸事文明,断非中国腐败可比。」
《漢語大詞典》:名象
名物制度;名称物象。荀子·正论:“天下之大隆,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王制是也。” 杨倞 注:“名谓指名,象为法象。” 清 黄景仁 《赠程厚孙时为厚孙作书与汪容甫定交》诗:“名象微言该,训詁精理洽。” 清 魏源 《〈诗比兴笺〉序》:“ 李善 《选注》,专詁名象,不问诗人所言何志。”
《國語辭典》:腐朽  拼音:fǔ xiǔ
腐烂败坏。《管子。轻重丁》:「大夫多并其财而不出,腐朽五谷而不散。」
《国语辞典》:举孝廉(举孝廉)  拼音:jǔ xiào lián
汉朝的一种取士制度。指地方官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清廉方正的人出来做官。《三国演义》第一回:「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
《漢語大詞典》:大保
宋 代的一种乡兵制度,以五十家为一大保,设有大保长。参见“ 保甲 ”。
《漢語大詞典》:保甲
(1). 宋 代的一种乡兵制度。 熙宁 初, 王安石 变募兵而为保甲。其法是:十家为一保,有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有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有正副都保正。家有两丁以上者,选一人做保丁,组成保甲,授以弓弩,教之战阵。参阅宋史·兵志六文献通考·兵考五·兵制
(2).旧时统治人民的户籍编制。 清 代保甲之法,十户为牌,设一牌头,十牌为甲,设一甲头;十甲为保,设一保长。户给印牌,书其姓名丁口,出则注其所往,入则稽其所来。解放前,保甲之编组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保,保设保长;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以及各项强迫劳役办法。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七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在它统治的各省市一律推行这种户籍制度。参阅《清朝文献通考·户口考一》《职役考一》《毛泽东选集·论联合政府》注释。
《漢語大詞典》:重订(重訂)
(1).谓重新订立条约、规章制度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七章第五十五条:“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客,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2).谓重新修正著作。 龙榆生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后记》:“一九四八年季春之月, 忍寒居士 书于 金陵 病榻。一九五六年三月三十一日重订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