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半百
五十。多用于年龄。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红楼梦第一回:“年过半百,膝下无儿。” 张天来 《人生的大树》:“今晚这个年过半百的女同志,被迟到的幸福激动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分類:五十年龄
《漢語大詞典》:大衍
(1).易·繫辞上:“大衍之数五十。” 韩康伯 注引 王弼 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 孔颖达 疏引 京房 云:“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后以大衍为五十的代称。 清 赵翼 《圣寿覃恩得拜绢绵米肉之赐恭记》诗之二:“运是太和春不老,数纔大衍日方中。”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但僕生长危邦,年逾大衍,天灾人祸,所见多矣。”
(2).广大的沼泽地。管子·七臣七主:“春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 尹知章 注:“倮谓焚烧,令荡然俱尽。” 郭沫若 等集校:“ 洪颐煊 曰:‘倮当作僇。’ 王念孙 曰:‘僇即疁字也……僇大衍者,谓火焚其草木也。’”
(3).历法名。详“ 大衍历 ”。
《漢語大詞典》:大衍历(大衍曆)
唐 代历法名。一名《开元大衍历》。为 唐 代天文学家僧 一行 所造。 开元 九年,因《麟德历》日食不验,诏 一行 作新历。 一行 测各地纬度,南至 交州 ,北尽 铁勒 。十五年历成而 一行 卒。因 一行 用大衍之数立说,故名《大衍历》。从 开元 十七年(公元729年)起,至 至德 二年(公元757年),《大衍历》共施行二十九年。它对后代历法的编订影响很大。
《骈字类编》:五十
元 胡天游 述志赋 霜毛飒以垂领兮,惧五十而无闻。
唐 颜真卿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唐 李白 赠刘都使 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唐 司空图 五十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
唐 元稹 听妻弹别鹤操 商瞿五十知无子,更付琴书与仲宣。
唐 韩翃 送郑员外 风流不减杜陵时,五十为郎未是迟。
唐 白居易 自问 宦途气味已谙尽,五十不休何日休。
唐 李颀 赠别高三十五 五十无产业,心轻百万资。
宋 晁补之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其二 东皋五十亩,力薄荆杞填。
元 杨维桢 又湖州作四首 其二 五十狂夫心尚孩,不容俗物相填𧱉。
分类:五十
《漢語大詞典》:杖屦(杖屨)
(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郑玄 注:“撰犹持也。” 孔颖达 疏:“撰杖屨者,则君子自执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 復恭 致仕,赐杖屨。”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唐 杜甫 《咏怀》之二:“南为 祝融 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 罗浮 展衰步。” 仇兆鳌 注:“ 卢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师 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 宋 司马光 《祭颖公文》:“承乏諫垣,造请有禁,不亲杖屨,殆将再期,岂意一朝忽为永诀。”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屨,目断更云沙。”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盟鸥》词:“先生杖屨无事,一日走千回。” 明 许时泉 《同甲会》:“杖屨问从何处,苍山赤叶林丘。”
《漢語大詞典》:知非
(1).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 唐 白居易 《自咏》:“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余自少 陆机 作赋之二年,至过 蘧瑗 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钮琇 觚賸·除夜觇士:“﹝ 陈楚产 ﹞齿踰知非,始补弟子员。”
(2).省悟以往的错误。 唐 赵嘏 《东归道中》诗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宁调元 《东蜕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遥想待他年。”
《漢語大詞典》:知命
(1).谓懂得事物生灭变化都由天命决定的道理。易·繫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三国 魏 曹植 《箜篌引》:“先民谁不死,知命復何忧。” 唐 王勃 《滕王阁序》:“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清 戴名世 《命说示郑叟》:“吾以为命有二,有一己之命,有天下之命……知命者,知天下之命也。”
(2).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代称五十岁。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陨卒。” 唐 张说 《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郭沫若 《沸羹集·无题》:“照年龄说来,我已经是知命晋一的人,但不知怎的,我却感觉着一切都还年青。”
《漢語大詞典》:南台(南臺)
(1). 十六国 夏 主 赫连勃勃 取 长安 后,称 长安 曰 南台 。晋书·地理志上:“ 勃勃 僭号於 统万 ,是为 夏 。置 幽州 牧於 大城 ,又平 刘义真 於 长安 ,遣子 璝 镇焉。号曰 南臺 。”
(2).御史台。以在宫阙西南,故称。 南朝 梁元帝 《荐鲍几表》:“前宰 东邑 ,实有二 鲁 之风;近处 南臺 ,欲尊两 鲍 之则。”通典·职官六:“ 后汉 以来谓之御史臺,亦谓之兰臺寺。 梁 及 后魏 北齐 ,或谓之 南臺 。 后魏 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僕以下,悉送 南臺 。” 清 王士禛 《喜羡门阁学卜邻之作》诗:“东阁从容多密札, 南臺 潦倒恕弹文。”又 元 代指由 扬州 徙至 建康 的行御史台。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又 至元 十四年初立行御史臺於 扬州 ……二十七年,徙 扬州 行臺於 建康 ,专涖 江南 之地,号 南臺 。”
(3).台名。即 戏马台 。在 江苏省 铜山县 南。 晋 义熙 中, 刘裕 尝大会群僚赋诗于此。 南朝 宋 元嘉 时, 魏 主南侵至 彭城 ,亦尝登此。《水经注》谓即 项羽 掠马台 ,其下有玉钩斜道。 宋 苏轼 《次韵吕梁重屯田》:“待君笔力追 灵运 ,莫负 南臺 九日期。” 王文诰 辑注:“ 縯 曰:‘ 刘裕 为 宋 公,在 彭城 ,九月九日,出游 戏马臺 ,送 孔靖 辞位归乡。 谢灵运 、 宣远 等,并从作诗。’” 宋 苏轼 《台头寺送宋希元》诗:“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 南臺 便黯然。” 查慎行 注:“ 南臺 即 戏马臺 ,以在 徐州 城南,故名。”
(4).台名。 瀛台 的旧称。在 北京 。 清 吴伟业 《即事》诗之三:“从游 西苑 花初放,侍宴 南臺 酒半醒。”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 瀛臺 ,旧为 南臺 ,一曰 趯臺坡 。本朝 顺治 年间,别建宫室,为避暑之处。”
(5).山名。即 钓台山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南 闽江 中,故亦曰 南台山 。 宋 陆游 《度浮桥至南台》诗:“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説 南臺 试一寻。” 钱锺书 注:“ 南台 ,一称 钓台山 ,在 闽江 中。”明史·汤和传:“寻拜征南将军……遂与副将军 廖永忠 伐 陈友定 ,自 明州 由海道乘风抵 福州 之 五虎门 ,驻师 南臺 ,使人諭降。”
(6).山名。在 广州 香山县 (今 中山县 )南五十里,两山相对如台,故名。参阅明一统志
《漢語大詞典》:近郊
(1).古代指城外五十里以内的地方。周礼·地官·载师:“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 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
(2).泛指城市周围地区。 晋 郗昙 《兰亭诗》:“端坐兴远想,薄言游近郊。” 唐 李商隐 《茂陵》诗:“ 汉 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3).今指靠近城市的郊区。如 扬州 近郊。
《漢語大詞典》:年艾
年老。五十岁叫艾。见礼记·曲礼上《尚书中候》:“ 齐桓公 欲封禪,谓 管仲 曰:‘寡人日莫, 仲父 年艾。’”新唐书·萧蒿传:“ 夏荣 者善相,谓 象先 曰:‘君后十年,贵冠人臣,然不若 萧 郎位高年艾,举门蕃炽。’”
分類:年老五十
《漢語大詞典》:简子(簡子)
(1).简帖。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十出:“[末]男女非别人, 张签判 有简子申呈。[浄]在那里?[末]简子在这里。”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却説承局賫着小盒儿并简子,来到 水月寺 中,只见老道人在殿上烧香。”
(2).说唱曲艺时用以伴奏的打击乐器。由竹片或木板制成。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稽首则不如跟贫道打简子摑渔鼓,抢着喫,挝着喫,抹油嘴,无忧无虑那开怀。”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正末背剑打渔鼓简子,孤公人各改扮众仙上。” 明 王圻 三才图会·器用:“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反外,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者也。”
(3).植物名。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物而人名:“草木而人名者,睡草名寡妇箴、平仲、君迁、长卿、简子。”
《漢語大詞典》:重宝(重寶)
(1).犹重器。多指鼎彝宝器。战国策·东周策:“ 西周 者,故天子之国也,多名器重宝。”
(2).泛指贵重的财宝。《孔子家语·屈节》:“重宝以悦其心,卑辞以尊其礼。” 汉 贾谊 《过秦论上》:“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收市重宝,逃入反侧之地。” 明 刘基 《郁离子·犁冥》:“余实有重宝,今将献之。”
(3). 中国 古钱币的一种名称。以一当十、或当五十,有铜、铁、铅质的三种。币面多在“重宝”二字前铸有年号。最早的是 唐肃宗 乾元 元年(公元758年)铸的“乾元重宝”。后有 南汉 的“乾亨重宝”、 宋仁宗 的“庆历重宝”、 宋徽宗 的“崇寧重宝”和 清 代的“咸丰重宝”等。参阅清史稿·食货志五
《漢語大詞典》:大寿(大壽)
谓大寿辰。一般指五十岁以上逢十的寿辰。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刻下 仪徵 王汉策 舍亲令堂太亲母七十大寿,欲求先生做寿文一篇。”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安老爷 ﹞一面打点上院谢委,就便拜河臺的大寿。” 马烽 《三年早知道》:“ 甄二明 是新社员,为了怕耽误打井,老丈人做六十大寿都没去。”
分類:寿辰五十
《漢語大詞典》:酒库(酒庫)
(1).藏酒或酿酒的地方。 唐 白居易 《自题酒库》诗:“此翁何处富?酒库不曾空。”宋史·食货志下七:“﹝ 绍兴 ﹞七年,以户部尚书 章谊 等言,行在置赡军酒库。” 清 钱谦益 《后饮酒》诗之一:“酒媪为我言,君来苦不早。今年酒倍售,酒库已如扫。”
(2).酒楼,酒馆。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银瓮酒库:“都下有银瓮酒库。”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十出:“过茶坊,扶酒库。” 清 施鸿保 《闽杂记》:“ 闽中 酒店皆称酒库,盖沿 南宋 官酒库之名也。”
《漢語大詞典》:通谷
(1).往来无阻的山谷。管子·地图:“名山通谷经川。”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
(2).谷名。在 洛阳 城南五十里。《文选·曹植〈洛神赋〉》:“经 通谷 ,陵 景山 。” 李善 注引 华延 《洛阳记》:“城南五十里有大谷,旧名 通谷 。” 唐 李白 《明堂赋》:“ 太行 却立, 通谷 前廓。”
《漢語大詞典》:正田
宋 时“良农”自耕的五十亩田。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良农一夫以五十亩为正田,以其餘为羡田,正田毋敢废业,必躬耕之。”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四节。
分類: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