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作家
(1).治家,理家。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令史失 赖厷 ,掾属丧 杨顒 ,为朝中损益多矣”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诸葛亮 ﹞尝自校簿书, 顒 直入諫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晋书·食货志:“ 桓帝 不能作家,曾无私蓄。”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他自不会作家,把个大家事费尽了,却来这里打秋风!”
(2).节俭。犹言做人家。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恨自家者,恨肚皮不会作家,一日不喫饭,就饿将起来。”
(3).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太平广记卷二五五引《卢氏杂说》:“ 唐 宰相 王璵 好与人作碑誌。有送润毫者,误扣右丞 王维 门。 维 曰:‘大作家在那边’。”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唐 之盛时,称作家在选列者,大抵多 秦 晋 之人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一九二四年中发祥于 上海 的浅草社,其实也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团体,但他们的季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
(4).佛教禅宗对善用机锋者之称。景德传灯录·普岸禅师:“有僧到参,师打一拄杖……僧却打师一拄杖。师曰:‘作家!作家!’” 宋 苏轼 《水陆法象赞·下八位·一切阿修罗众》:“以此为道,穴胸陨首。是真作家,当师子吼。”
(5).行家;高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兴哥 出来接见,果然老成丰韵,是个作家体段。”《封神演义》第三回:“两家棋逢对手,匠遇作家。”《再生缘》第四三回:“尔是岐黄老作家,太后娘娘犹治好,外边那个不争夸。”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三:“宽秧田,窄菜园, 老谢 是个老作家,一定留了很宽的余步。”
《漢語大詞典》:刻削
(1).雕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
(2).形容(山石或楼台)棱角分明,峥嵘峭拔。魏书·萧衍传:“大兴寺塔,广缮臺堂,昭阳到景,垂珠衔璧,峥嶸刻削。”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志一》:“山半大石盘陀数亩,高下如刻削。”
(3).苛刻,严酷。史记·秦始皇本纪:“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旧唐书·唐临传:“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 平心 《论康熙帝的历史地位》一:“ 康熙帝 比 顺治 统治者更深刻地察觉到,前朝君臣的腐败和刻削,怎样加速了 明 政权的崩溃。”
(4).侵害;剥夺。史记·孝景本纪:“至 孝景 ,不復忧异姓,而 鼂错 刻削诸侯。”南史·恩倖传·沉客卿:“ 客卿 每立异端,唯以刻削百姓为事。”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节度使刻削军府,刑赏失中,遂致迫逐。”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政事一:“官司自俸廉而外,一思展拓,何一非侵渔刻削之端。”
(5).节俭。 唐 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乐为俭勤,自刻削,不干人,以矫时弊。”
(6).剪裁;删节。 唐 孟郊 《品松》诗:“名华非典赏,剪弃徒纤茸。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7).谓造语工巧,文笔峻拔。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一:“ 信道 清才,而诗刻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文章宗旨:“ 唐 之文, 韩 之雅健, 柳 之刻削,为大家。” 明 方孝孺 《答张廷璧书》:“足下之诗刻削森秀,为世俗异味,其辞信奇矣。”
《漢語大詞典》:简约(簡約)
节俭;简省。后汉书·马援传:“时皇太后躬履节俭,事从简约。”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质素简约者,贵而显之;乱化侵民者,黜而戮之。”宋书·文帝纪:“自顷军役殷兴,国用增广,资储不给,百度尚繁,宜存简约。”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读经二:“仪礼不特经难读,即注疏亦难读, 郑 注简约,又多古语, 贾 疏繁赡,而伤於芜蔓,端绪亦不易寻。”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我感到人物外形还比较容易着笔,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对我一直是个难题。”
《漢語大詞典》:俭啬(儉嗇)
(1).节俭。史记·货殖列传:“﹝ 邹鲁 ﹞地小人众,俭嗇,畏罪远邪。” 唐 柳宗元 《问答·晋问》:“有茅茨采椽土型之度,故其人至於今俭嗇。”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 崔 翰林 伯善 性俭嗇,家居止蔬食为常。” 清 刘大櫆 《茧斋先生传》:“先生以家之中落,治以俭嗇,而与人交,财利未尝有纤介之苟。”
(2).吝啬。诗·魏风·葛屨序:“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嗇褊急,而无德以将之。”南史·曹武传:“ 武 性俭嗇,无所餉遗。”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二》:“且其为利,又至陋劣不足道,则驯至卑懦俭嗇,退让畏葸,无古民之朴野,有末世之浇漓,又必然之势矣。”
分類:吝啬节俭
《漢語大詞典》:节省(節省)
节约;节俭。后汉书·何敞传:“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賑卹穷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彭尚书奏折:“查此款需费无多,可否於节省铁路巨款之中,分十分之一。” 浩然 《艳阳天》第九章:“这女人能算计,会节省,妇女群里百里难挑一。”
《漢語大詞典》:节啬(節嗇)
节省;节俭。 明 高攀龙 《薛孝子传》:“﹝孝子﹞每日不再食,即一钱必节嗇,以餉 少泉君 。” 清 魏源 《军储篇四》:“岂谓八旗之不善节嗇,亦其食指浩繁矣哉!”
分類:节省节俭
《漢語大詞典》:约节(約節)
简约;节俭。后汉书·翟酺传:“夫俭德之恭,政存约节。故 文帝 爱百金於露臺,饰帷帐於皁囊。”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宫室之制,务从约节。”
分類:简约节俭
《漢語大詞典》:撙约(撙約)
节俭。 明 唐顺之 《王冢妇唐孺人墓志铭》:“孺人能淡泊撙约於既贵之后。”
分類:节俭
《漢語大詞典》:刻俭(刻儉)
克俭;节俭。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他的女人象她母亲一样的刻俭。”《花城》1981年第6期:“又得她母亲的刻俭,渐积下些钱来。”
分類:节俭
《漢語大詞典》:约省(約省)
(1).节俭。后汉书·光武帝纪:“朕无益百姓,皆如 孝文皇帝 制度,务从约省。” 宋 苏轼 《乞赐度牒修廨宇状》:“深欲减节以就约省,而上件屋宇,皆 钱氏 所构,规摹高大,无由裁撙。”
(2).减省;简约。汉书·刑法志:“其与中二千石、二千石、博士及明习律令者议减死刑及可鹢除约省者,令较然易知,条奏。” 汉 王充 论衡·正说:“夫论语者,弟子共纪 孔子 之言行,敕记之时甚多,数十百篇,以八寸为尺,纪之约省,怀持之便也。”
《漢語大詞典》:刻损(刻損)
犹节俭。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惟当痛自刻损,以身先之,使知人主且犹如此,而况於吾徒哉。”
分類:节俭
《漢語大詞典》:退食
(1).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郑玄 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 朱熹 集传:“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节俭奉公。 南朝 梁 任昉 《梁武帝断华侈令》:“若能人务退食,竞存约己,移风易俗,庶期月有成。”
(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北史·高允传:“﹝ 司马消难 ﹞因退食暇,寻 季式 ,酣歌留宿。”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予以諫议大夫奉朝请,每退食,观 唐 人洎本朝名辈撰著以补史遗者,因纂所闻见继之。” 清 孙枝蔚 《题王金铉明府琴趣轩》诗之二:“簿书亦云劳,退食有好怀。”
(3).归隐;退休。后汉书·杨秉传:“﹝ 杨秉 、 韦著 ﹞俱徵不至,诚违侧席之望,然逶迤退食,足抑苟进之风。” 唐 方干 《与桐庐郑明府》诗:“莫道耕田全种秫,兼闻退食亦逢星。” 金 刘迎 《题刘德文戏彩堂》诗:“先生遣决谈笑间,退食归来奉慈母。”
(4).食量减退;不进食。 王西彦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的牛》:“那个乌花小猪又退食啦,昨晚还是好好的,刚才我去喂麦粥,只把鼻子往槽里搅两下,就不吃啦。”
(5).见“ 退鱼 ”。
《漢語大詞典》:退鱼(退魚)
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者, 鲁 博士也,以高弟为 鲁 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復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后因以“退鱼”、“退食”为拒贿典实。后汉书·何敞传:“今明公位尊任重,责深负大,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岂但 子文 逃禄, 公仪 退食之比哉!” 唐 周昙 《郑相》诗:“退鱼留得终身禄,禄在何忧不得鱼。”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仔细(仔細)
(1).细心。 唐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元 张养浩 《十二月兼尧民歌》曲:“泉声响时仔细听,转觉柴门静。”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只见帘内走出一个女人来, 少卿 仔细一看,正是 凤翔 焦文姬 。” 巴金 《秋》三:“不过人若仔细看她的面貌,还可以看出眼角眼尖隐藏着一个寂寞少女的哀愁。”
(2).详细;清晰。 元 耶律楚材 《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天涯幸遇知心士,仔细论文共一樽。”《水浒传》第一一四回:“﹝ 宋江 ﹞回过脸来这边,又见三四个,都是鲜血满身,看不仔细。”
(3).犹言底细。详细情形。《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郭立 道:‘也不知他仔细。只见他在那里住地,依旧掛招牌做生活。’”《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更无一人告与太子,太子不知仔细,方免娘娘之忧也。”
(4).谓精打细算,节俭。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是个少年孟浪不肯仔细的人,只道寻着熟人,财物广有;不想托了个空,身边盘缠早已罄尽。”如:日子过得仔细。
(5).小心,当心,留神。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哥也看仔细些,莫要掉将下来!”《西游记》第六六回:“那妖精又解搭包儿。 行者 又叫:‘列位仔细!’太子并众等不知‘仔细’之意。那怪滑的一声,把四大将与太子,一搭包又装将进去。”红楼梦第六回:“碰坏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做官有什么好处,仔细象你的老子,做到充军,还掉在池子里变大忘八!”
《漢語大詞典》:露台(露臺)
(1).露天台榭。史记·孝文本纪:“ 孝文帝 从 代 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尝欲作露臺,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臺为!’”后遂以“露臺”为帝王节俭之典。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追 有夏 之卑宫,识露臺之不果。鉴 章华 之召灾,悟 阿房 之速祸。”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昭俭防奢,露臺惜中人之产,宣风布政,明堂法上帝之宫。” 唐 白居易 《致和平复雍熙策》:“鉴 汉 之盛也,则思罢露臺。”
(2).临时搭建的露天舞台。 宋 梅尧臣 《莫登楼》诗:“马矜鞍轡牛服輈,露臺歌吹声不休。腰鼓百面红臂褠,先打《六幺》《梁州》。”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 宣德门 ﹞楼下用枋木垒成露臺一所,綵结栏槛。”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二折:“着那廝拳起处,我搬踅过可叉则一拳,打下那廝班石露臺。”
(3).在平地上用土、石筑起的高台。 北齐 萧悫 《奉和元日》:“瑞云生宝鼎,荣光上露臺。” 明 唐寅 《焦山》诗:“日转露臺明野溆,潮随斋磬韵 江 湄。” 清 赵翼 《题琼花观图长卷》诗:“挑灯题罢露臺寒,一树冬青夜深黑。”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八:“ 八卦亭 之北,就是正殿了,大大的五楹,建在一片六尺来高,全用石条砌就的大露台之上。”
(4).晒台,凉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把两件破衣裤拿到露臺上去洗了,晾了,方纔下来。” 萧殷 《桃子又熟了》:“于是我推开门,走到露台上,依着栏干,俯视着冷静的 长安街 。”
《漢語大詞典》:勤俭(勤儉)
勤劳节俭。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居备勤俭,躬兼贫病。”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施鑑 ﹞为人谨厚志诚,治家勤俭,不肯妄费一钱。”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一:“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