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轩陛(軒陛)
(1).殿堂;居室。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自绸繆轩陛,十有餘载,温树靡答,露事不詶。” 唐 张九龄 《酬王履震游园见贻》诗:“逶迤恋轩陛,萧散反丘樊。” 明 张居正 《得道长生颂》:“然皇上身不出乎轩陛,而化已行於域中;机独运於玄冥,而应已响於寰宇。”
(2).殿堂的台阶。 唐 陆贽 《奉天论奏当今所切务状》:“郡国之志不达於朝廷,朝廷之诚不升於轩陛。上泽闕於下布,下情壅於上闻。” 元 揭傒斯 《全州学记》:“及期而庙成,乃易夫子十哲像分祠先儒及贤守于讲堂之左右翼,门序轩陛以次咸毕。”
《漢語大詞典》:高崇
(1).高大,高峻。《淮南子·泰族训》:“致其高崇,成其广大。”
(2).指高大宏丽的殿堂。 明 李梦阳 《玄明宫行》:“人心嗟怨入骨髓,鬼也孰敢安高崇。”
(3).犹丰厚。 唐 白居易 《凶宅》诗:“凡为大官人,年禄多高崇。”
《漢語大詞典》:轩堂(軒堂)
殿堂。《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鸡鸣》:“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堂。”
分類:殿堂
《漢語大詞典》:堂廉
(1).殿堂的侧边。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 郑玄 注:“侧边曰廉。”礼记·丧大记:“卿大夫即位于堂廉楹西,北面东上。” 孔颖达 疏:“堂廉,谓堂基南畔,廉陵之上。”
(2).泛指殿堂,厅事。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之二:“毅然如九官,罗立在堂廉。” 清 金农 《近事》诗:“曦光烘纸坐堂廉,书字无缘换束縑。”
(3).借指朝廷。明史·刘宗周传:“厂卫司机察,而告訐之风炽;詔狱及士绅,而堂廉之等夷。”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将见堂廉之地,所图者大,所议者远,所见者深。” 蔡东藩 《唐史演义》第四三回:“群臣均对仗奏陈, 玄宗 当然准奏,堂廉壅蔽,因得尽除。”
《漢語大詞典》:堂坛(堂壇)
犹殿堂。《楚辞·九章·涉江》:“鸞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营划援域,堂坛宏敞。”
分類:殿堂
《漢語大詞典》:庙殿(廟殿)
指太庙的殿堂。魏书·崔光传:“自比鴟鹊巢於庙殿,梟鵩鸣於宫寝,菌生宾阶轩坐之正,準诸往记,信可为诫。”
分類:太庙殿堂
《漢語大詞典》:坛堂(壇堂)
殿堂。 章炳麟 《辨诗》:“《毛诗传》曰:‘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登高孰谓?谓坛堂之上,揖让之时。”
分類:殿堂
《漢語大詞典》:十王殿
指寺庙里供奉十王的殿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或戏之云:‘君有豪名,能深夜赴十王殿,负得左廊判官来,众当醵作筵。’”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盖 陵阳 有十王殿,神鬼皆以木雕,妆饰如生。”参见“ 十殿阎王 ”。
《漢語大詞典》:十殿阎王(十殿閻王)
中国 佛教所传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即 秦广王 、 初江王 、 宋帝王 、 伍官王 、 阎罗王 、 变成王 、 泰山王 、 平等王 、 都市王 、 五道转轮王 。诸王各居一殿,故称。此说始于 唐 末,后道教也沿用之。亦省称“ 十王 ”。 宋 无名氏 鬼董卷四:“望殿上十人环坐,仪卫尊严,曰:‘此十王也。’”《西游记》第三回:“十王即命掌案的判官取出文簿来查。”
《漢語大詞典》:轩殿(軒殿)
谓殿堂。宋书·后废帝纪:“弃冠毁冕,长袭戎衣,犬马是狎,鹰隼是爱,皁歷轩殿之中,韝緤宸扆之侧。” 南朝 梁 江淹 《让太傅扬州牧表》:“上公祕鉞,声震都鄙;文剑彫舄,礼殊轩殿。”
分類:殿堂
《漢語大詞典》:玉堂
(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罗帷,经於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也。”韩非子·守道:“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 汉 刘向 《九叹·逢纷》:“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闕而玉堂。”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朱阁玲瓏於林间,玉堂阴映於高隅。”
(2). 汉 宫殿名。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 建章 宫……其南有 玉堂 、 璧门 、 大鸟 之属。” 司马贞 索隐引汉武故事:“ 玉堂 基与 未央 前殿等,去地十二丈。”东观汉记·孝冲皇帝纪:“ 永嘉 元年春正月,帝崩於 玉堂 前殿。”
(3).泛指宫殿。 唐 杜甫 《进雕赋表》:“令 贾马 之徒,得排金门,上玉堂者甚众矣。”
(4).官署名。 汉 侍中有玉堂署, 宋 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汉书·李寻传:“过随众贤待詔,食太官,衣御府,久污玉堂之署。” 颜师古 注:“ 玉堂殿 在 未央宫 。” 王先谦 补注引 何焯 曰:“ 汉 时待詔於 玉堂殿 , 唐 时待詔於翰林院,至 宋 以后,翰林遂并蒙玉堂之号。”宋史·苏易简传:“帝尝以轻綃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令 易简 牓於厅额。” 明 李东阳 《院中即事》诗:“遥羡玉堂诸院长,酒杯能緑火能红。”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至於那入金马,登玉堂,是少年朋友的事业,我过了景了。” 王闿运 《郭新楷传》:“君逸才也,玉堂群彦为愧多矣。”
(5).嫔妃的居所。借指宠妃。汉书·谷永传:“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 颜师古 注:“玉堂,嬖幸之舍也。”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諂之党,损玉堂之盛。”
(6).神仙的居处。文选·左思〈吴都赋〉:“玉堂对霤,石室相距。” 刘逵 注:“玉堂石室,仙人居也。” 明 李东阳 《镜川先生宅赏白牡丹》诗:“玉堂天上清,玉版天下白。”
(7).豪贵的宅第。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惊雷鸣桂渚,迴涓流玉堂。” 唐 张柬之 《东飞伯劳歌》:“窈窕玉堂褰翠幙,参差绣户悬珠箔。” 清 朱彝尊 《水仙子·为毛大可挽姬人曼殊》曲:“玉堂传説小名儿,檀板能歌絶妙词。”
(8).经穴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头面部》:“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顽顙也。”
《漢語大詞典》:堂上
(1).殿堂上;正厅上。仪礼·聘礼:“堂上八豆,设于户西西陈。”《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啟阿母。”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庙成,大祭。过客 李仪 ,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红楼梦第七一回:“ 贾母 高兴,又今日都是自己族中子侄辈,只便妆出来堂上受礼。”
(2).指父母。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夙缘已尽,别君去矣,君归为我谢堂上。”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甲申而后,堂上健存,柴车屡徵,忍耻一出。” 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堂上春秋高矣,妾死,君宜早归。”
(3).指官署长官。红楼梦第九四回:“ 贾政 正要下班,因堂上发下两省城工估销册子,立刻要查核,一时不能回家。”《老残游记》第十六回:“又听堂上喝道:‘你还不招吗?不招我又要动刑了!’”亦称“ 堂上官 ”。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喜得堂上官是个有主意的人……因此反加周全。”
(4).神名。史记·封禅书:“其 梁 巫,祠天、地、 天社 、 天水 、 房中 、 堂上 之属。”
《漢語大詞典》:庙堂(廟堂)
(1).太庙的殿堂。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故庙堂有枯杨之瑚簋,穷谷多不伐之梓豫也。”
(2).朝廷。指人君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庄子·在宥:“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淮南子·主术训》:“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晋书·宣帝纪:“帝曰:‘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埸骚动,众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朝廷。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政府。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百姓嗷嗷苦横征,庙堂谁復问苍生。”
(4).朝廷。帝王之代称。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大臣,天子之股肱也,而周岁不得一见。偶有召命,则跪拜唯诺,山呼而退,不得一言……庙堂果何自而悟哉?”
(5).太庙和明堂。《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始结言於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王逸 注:“庙者,先祖之所居也。言人君为政举事,必告於宗庙,议之於明堂也。”
(6).庙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城南有 曹嵩 冢,冢北有碑,碑北有庙堂,餘基尚存,柱础仍在。”《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正犹豫间,忽然祥云瑞靄,笼罩庙堂,香风起处,见一老人,坐於石磯之上,即前日所见 中源水君 。”
《漢語大詞典》:画堂(畫堂)
(1).古代宫中有彩绘的殿堂。汉书·成帝纪:“ 孝成皇帝 , 元帝 太子也。母曰 王皇后 , 元帝 在太子宫生 甲观 画堂,为世嫡皇孙。” 颜师古 注:“画堂,但画饰耳…… 霍光 止画室中,是则宫殿中通有綵画之堂室。”
(2).泛指华丽的堂舍。 南朝 梁简文帝 《饯庐陵内史王修应令》诗:“迴池泻飞栋,浓云垂画堂。” 唐 崔颢 《王家少妇》诗:“十五嫁 王昌 ,盈盈入画堂。”《水浒传》第四五回:“此物只宜林下看,岂堪引入画堂中。”
《漢語大詞典》:堂下
(1).宫殿、厅堂阶下。《公羊传·宣公六年》:“仡然从乎 赵盾 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 中山 素女抚流徵於堂上,鸣鼓 巴俞 作於堂下。”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
(2).殿堂下的人。借指侍从。韩非子·内储说下:“乃召其堂下而譙之,果然,乃诛之。” 陈奇猷 集释:“説文:‘堂,殿也。’堂下,盖谓殿堂下之人。”
(3).神名。史记·封禅书:“ 荆 巫,祠 堂下 、 巫先 、 司命 、 施糜 之属。”
《漢語大詞典》:琳宫
仙宫。亦为道观、殿堂之美称。初学记卷二三引《空洞灵章经》:“众圣集琳宫, 金母 命清歌。”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十:“ 上元 降玉闥, 王母 开琳宫。” 宋 赵师侠 《水调歌头·龙帅宴王公明》词:“琳宫香火缘在,还近 玉皇 家。” 元 曹之谦 《宿云台观》诗:“趍程疲永路,记宿喜琳宫。” 清 顾炎武 《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睇琳宫之绚烂,悲木鐸之幽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