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生  拼音:chū shēng
1.降生、生下来。如:「他出生在一户小康家庭,深知生活用度须有节制的道理。」
2.舍身。《吕氏春秋。仲冬纪。忠廉》:「忠臣亦然。苟便于主,利于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
《国语辞典》:杀身出生(杀身出生)  拼音:shā shēn chū shēng
舍弃生命。《吕氏春秋。仲冬纪。忠廉》:「忠臣亦然,苟便于主利于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
《国语辞典》:逃出生天  拼音:táo chū shēng tiān
脱离困苦环境或逃离灾难,渐入佳境。如:「期末考结束的那天,就是我们逃出生天的时候了。」
《国语辞典》:出生别(出生别)  拼音:chū shēng bié
出生时在兄弟或姊妹中的排行。
《国语辞典》:出生牙  拼音:chū shēng yá
婴孩一出生就有的牙齿。
《国语辞典》:出生證明  拼音:chū shēng zhèng míng
證明初生婴儿生辰等相关资料的重要文件。通常由医院医师或助产士等开立,用以确保其合法身分。
《漢語大詞典》:出生地主义(出生地主義)
以出生地为准决定国籍,称为出生地主义。
《國語辭典》:出生率  拼音:chū shēng lǜ
每年出生婴儿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称为「出生率」。
《國語辭典》:出生入死  拼音:chū shēng rù sǐ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语出《老子》第五○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后形容不避艰险,将生死置之度外。《旧五代史。卷四六。唐书。末帝本纪上》:「我年未二十从先帝征伐,出生入死,金疮满身,树立得社稷,军士从我登阵者多矣。」《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吾等出生入死,身冒矢石,功反不及女巫耶?」
《漢語大詞典》:入死出生
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卷八:“某经歷海洋五十年,此身在礮弹中入死出生者数数矣!”
《國語辭典》:出世  拼音:chū shì
1.出生、诞生。晋。王嘉《拾遗记》卷一○:「有大螺,名裸步……,明王出世,则浮于海际焉。」宋。陈师道〈谢寇十一惠端砚〉诗:「诸天散花百神喜,知有圣人当出世。」
2.淡泊名利,超出尘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宋。苏轼 书黄鲁直李氏传后:「无所厌离,何从出世?无所欣慕,何从入道?」
3.佛教用语。超脱六道轮回。金刚三昧经:「令彼众生获得出世之果。」
《國語辭典》:出身  拼音:chū shēn
1.奉献自己。《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刘表列传。袁绍上》:「臣出身为国,破家立事,至乃怀忠获衅,抱信见疑。」汉。祢衡〈鹦鹉赋〉:「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
2.指仕宦为官。《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宣徽好生不忍,心里要收留拜住回家成亲,教他读书,以图出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守了一世书窗,指望巴个出身,多少挣些家私。」
3.因个人前段经历或家庭背景而具备的身分。如:「工人出身」。《三国演义》第二回:「我与汝出身寒微,非张让等,焉能享此富贵?」《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好汉不论出身低,实不相瞒,我这贱内,就是这里头出身。」
4.旧称丫鬟嫁人为「出身」。《金瓶梅》第六二回:「这小丫头绣春,我教你大娘寻家儿人家,你出身去罢。」
《漢語大詞典》:下生
出生。 梁斌 《播火记》四:“自从下生以来,还没有听过有人说给她这么几句贴心的话。”
分類:下生出生
《國語辭典》:生年  拼音:shēng nián
1.出生的那一年。《后汉书。卷七五。吕布传》:「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备乃举兵与术对战。」
2.活著的年数。《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國語辭典》:生身  拼音:shēng shēn
1.身体。《列子。杨朱》:「虽全生身,不可有其身。虽不去物,不可有其物。」
2.亲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你也可怜见我生身父母,救我一救。」《老残游记》第一六回:「你却抵死不肯招出他来,反令生身老父替他担著死罪。」
3.蒙古以未出痘者为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