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生身
(1).肉体;肉身。列子·杨朱:“虽全生身,不可有其身;虽不去物,不可有其物。”法苑珠林卷六三:“良由 如来 长我法身,父母养我生身。”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刑都比门,人肉餛飩。工屯虞水,生身饿鬼。”
(2).出生。 唐 韩愈 《琴操·雉朝飞操》:“生身七十年,无一妾与妃。”《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随驾礼部官取羊皮度牒一道,中书房填写 佛印 法名及生身籍贯,奉旨披剃年月,付 端卿 受领。”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说什么 龙须沟 脏, 龙须沟 臭!她也不想想,这是她生身之地。”
(3).亲生。 元 顾瑛 《以柳塘春水漫分韵得柳字》:“全我浊世身,荐我生身母。”《水浒传》第一○三回:“那 王庆 自小恶逆,生身父母,也再不来触犯他的。”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伯父你待我的恩情也抵得个生身父母。”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九:“在这年月里,人们连用眼泪祭奠自己生身母亲的自由都没有了!”
《漢語大詞典》:真子
(1).谓亲生的儿子。吕氏春秋·疑似:“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2).佛教以信顺佛法,继承佛业者为真子。《涅槃经·寿命品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法王真子,是号 弥勒 。” 唐 刘禹锡 《袁州广禅师碑》:“真子号呼,围绕薪火,得舍利如珠璣者数百十焉。” 五代 欧阳炯 《巫山一段云》词:“絳闕登真子,飘飘御彩鸞。”
《漢語大詞典》:养子(養子)
(1).生育子女。《礼记·大学》:“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2).收养的非亲生的儿子。后汉书·顺帝纪:“四年春二月丙子,初听中官得以养子为后,世袭封爵。” 宋 孙升 孙公谈圃卷上:“ 文庄 尚幼,有道士爱之,乞为养子。” 公刘 《太阳的家乡》:“ 小石宝 被山上的 阿卡 人领去做养子了。”
《漢語大詞典》:遗体(遺體)
亦作“ 遗躰 ”。
(1).旧谓子女的身体为父母所生,因称子女的身体为父母的“遗体”。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身者,亲之遗躰也。”一本作“ 遗体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天雨花》第六回:“险将父母遗体,断送妖狐手内。”
(2).即亲生子。汉书·霍光传:“ 中孺 ( 霍中孺 )趋入拜謁,将军迎拜,因跪曰:‘ 去病 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太平广记卷三二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上郡 胡馥之 ,娶妇 李氏 ,十餘年无子而妇卒,哭之慟:‘汝竟无遗体,怨酷何深!’”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朱墨史:“及 梁师成 用事,自谓 苏氏 遗体,颇招延 元祐 诸家子孙,若 范温 、 秦湛 之徒。”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六:“ 冯祭酒 具区 《跋孙覿尚书尺牘》云:‘ 阳羡 孙老 得 东坡 弃婢而生尚书,实 坡公 遗体。’予跋《鸿庆集》既辩之矣。”
(3).犹身体。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或有乘危冒嶮,投死忘生,弃遗体於万仞之下,邀荣华於一朝之间,比夫轻四海爱脛毛之士,何其缅然邪!” 宋 梅尧臣 《道旁虎迹行》:“伤哉此遗体,冒险轻百金。”《西游记》第七九回:“ 沙僧 道:‘朝士休怪丑陋,我等乃是生成的遗体。若我师父,来见了我师兄,他就俊了。’”
(4).指所尊敬的人的尸体。 唐 李商隐 《为王侍御瓘谢宣吊并赙赠表》:“降悯惻於上公,厚賻礼於遗体。” 元 虞集 《考思亭记》:“墓也者,遗体之所藏也。”《说唐》第四二回:“ 柴绍 放声大哭,只得殮了 元霸 遗体,连同他的遗物和玉璽降表,回转 长安 。”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七章:“不一时,又找到了四位烈士的遗体。”
(5).指以前遗留下来的形体、式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仓頡》者, 李斯 之所辑,而鸟籀之遗体也。”
《漢語大詞典》:养身(養身)
(1).保养身体。列子·黄帝:“朕閒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 清 曾国藩 《与李眉生书》:“ 申夫 新刻之《聪训斋语》……可以惜福,可以养身却病。”
(2).维持生活。《水浒传》第三二回:“那妇人捧着一包金银献与 武行者 乞命。 武行者 道:‘我不要你的,你自将去养身,快走快走!’”
(3).谓将非亲生儿童抚养大。《人民日报》1969.12.23:“七岁就被奴隶主强拉去当养身奴隶。”参见“ 养身父母 ”。
《漢語大詞典》:养身父母(養身父母)
抚养儿童成人的非生身父母。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学究云:‘孩儿且住,我説与你:这是你生身父母。我是你养身父母。’”
《漢語大詞典》:师兄(師兄)
(1).称同从一师而拜师时间比自己早的人。《西游记》第十九回:“﹝ 猪八戒 ﹞重新礼拜 三藏 ,愿随西去。又与 行者 拜了,以先进者为兄,遂称 行者 为师兄。”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五载,师傅圆寂,师兄不审行脚何方,剩餘东飘西荡。”
(2).僧人之间的相互敬称。《水浒传》第五回:“那和尚便道:‘师兄请坐,听小僧説。’ 智深 睁着眼道:‘你説!你説!’”《水浒传》第六回:“知客道:‘师兄你如何不知体面?即目长老出来,你可解了戒刀,取出那七条坐具、信香来礼拜长老使得?’”
(3).指俗人对僧人的敬称。《水浒传》第七回:“ 林教头 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 知深 道:‘洒家是 关西 鲁达 的便是。’”
(4).义和团成员之间的互称。 吴永 《庚子西狩丛谈》卷二:“众闻予言,似已心怯。右一人復作排解语曰:‘师兄,他一向迷误,也须此刻可以回转过来,何妨再试一番。’左者曰:‘师兄言之有理,就请再试。’”
(5).称师父的儿子或父亲生徒中之比自己年长者。
《漢語大詞典》:亲生(親生)
自己所生育或生育自己的。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你若是救出亲生子,便是俺 赵 家留得这条根。”《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仁宗认母传》:“既不是草头王,如何不知亲生之母。”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 秦妈妈 待她就像亲生的女儿一样。”
《漢語大詞典》:本生
(1).亲生父母。隋书·薛孺传:“ 收 初生,即与 孺 为后,养於 孺 宅。至於成长,殆不识本生。” 唐 白居易 《为崔相陈情表》:“臣亡父某官、亡妣某氏,是臣本生。亡伯某官某赠某官,臣今承后。”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致堂 本 文定 从子,其生也,父母欲不举, 文定 夫人举而子之。及贵,遭本生之丧,士论有非之者。”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不可亦可:“ 羊祜 无子,取弟子 伊 为子。及 祜 卒, 伊 不服重,曰:‘伯父养己,己不敢违,然无父命,宜仍还本生。’”
(2).亲生,生身。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胡明仲本末:“及显贵,不復为本生母持服。” 清 姚鼐 《印松亭家传》:“其在京师,遭本生父母丧,哀甚,见者不能与言也。”清史稿·礼志十二:“ 光绪 十六年, 醇亲王 奕譞 薨,定称号曰:‘皇帝本生考’。”
(3).指嫡亲。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吾女可配 衍圣公 ,公为媒; 衍圣公 之本生胞姊可配公之子,吾为媒。”
(4).犹个人,自身。 唐 元稹 《估客乐》诗:“火伴相勒缚:‘卖假莫卖诚。交关但交假,本生得失轻。’”
(5).巴利文意译,音译“闍陀伽”。佛教经典,为十二部经之一,通过叙述佛陀前生所行善业功德的寓言故事,发挥佛教的基本教义。故亦以指佛的前生事迹。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这两样,一是佛陀的本生,一是 孔子 的事迹,明明是连环图画,而且是宣传。”
《漢語大詞典》:养女(養女)
(1).生女。太平御览卷四八五引六韬:“ 太公 曰……养女太多,四盗也。” 唐 白居易 《晚桃花》诗:“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2).收养的非亲生的女儿。宋书·沈怀文传:“ 怀远 纳 东阳公主 养女 王鸚鵡 为妾。” 清 徐瑶 《太恨生传》:“未几某死,遗一女无依,寄养豪右某家。某家妇悍,名曰养女,实婢蓄之。”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章:“听东家出来洗菜的养女说,你们的工头嫌这个阿哥米舂得太糙。”
(3).为偷情而供养关系不正常的女子。《水浒传》第六回:“只被廊下那几个老和尚吃酒撒泼,将钱养女,长老禁约他们不得。”《醒世姻缘传》第五二回:“一个孩子,任着他养女吊妇的,弄的那鬼,説那踢天弄井待怎么!”
《漢語大詞典》:亲娘(親娘)
(1).亲生母。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我这位婆婆,从见你那日起,以至如今,是怎生般待你,难道还抵不得你一位亲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我今年五十多岁,没有几年的人了,只要他将来肯当我亲娘一般,送我的终,我的一分家当便传授给他,也不去族中过继什么儿子了。”
(2).方言。对祖母的称呼。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我这里快调好了,亲娘。”
《漢語大詞典》:生母
(1).生身之母。旧时庶子对其亲生母,出继子对其本生母亦称“ 生母 ”。 元 陈孚 《太常引·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词:“綵丝堂上簇兰翘,记生母,在今朝。”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一个人有生母便许有继母;有嫡母便许有庶母;推而至於养母、慈母,事非常有。” 邹韬奋 《凶悍泼辣》:“他的生母有奁田若干亩。”
(2).犹言催生婆。
《漢語大詞典》:亲子(親子)
(1).亲生子女。《淮南子·缪称训》:“诚能爱而利之,天下可从也;弗爱弗利,亲子叛父。”
(2).偏指亲生儿子。《封神演义》第三回:“吾为豪杰一场,今亲子被摛,强敌压境, 冀州 不久为他人所有,却为何来!”
(3).指父母与子女。 许地山 《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你破人家亲子之爱来造成的配偶,又何尝不是破?” 谢觉哉 《爱父母》:“亲子关系不是财的关系--不是讨债还债的关系,缺乏劳动力也好,思想落后也好,总是你的父母,应该奉养。”
《漢語大詞典》:一块肉(一塊肉)
(1).指亲生独子或遗孤。 宋 祥兴 二年, 元 兵攻陷 厓山 , 陆秀夫 背幼帝 赵昺 跳海死。帝母 杨太后 闻之,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 赵氏 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投海死。见《宋史·瀛国公纪》。 元 张宪 《厓山行》:“皇天不遗一块肉,一瓣香焚海舟覆。”
(2).指胎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父官司马,陷於仇……所以不即报者,徒以有母在;母去,又一块肉累腹中,因而迟之又久。”
《漢語大詞典》:息女
亲生女儿。史记·高祖本纪:“臣有息女,愿为 季 箕帚妾。” 张守节 正义:“息,生也。谓所生之女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魏 大司马 曹休 所统中郎将 谢璋 部曲义兵 奚儂 息女,年四岁病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门生有个息女,生得虽不十分怎样,却还略知大义。”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使凡略於他部之妇,其息女皆从母姓,则无嫌於内娶。”
《漢語大詞典》:息子
(1).亲生儿子。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菩提寺:“﹝ 张秀携 ﹞问 畅 曰:‘卿有儿死否?’ 畅 曰:‘有息子 涵 ,年十五而死。’” 唐 李翱 《叔氏墓志》:“ 翱 始生时,叔氏弃殁,爰殯於野,年周四甲;岂无诸亲,生故或迫,亦有息子,旅宦京国。”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老母无抚兮,少妇失依;赖有息子兮,可望其隆。”
(2).方言。称曾孙。 章炳麟 新方言《岭外三州语》:“三州谓曾孙曰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