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出娘胎  拼音:chū niáng tāi
出生。如:「他打从出娘胎以来,就一直体弱多病!」《西游记》第一二回:「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我自出娘胎从没有受过这般羞辱,大丈夫宁可玉碎,不做瓦全。」
分类:出生
《国语辞典》:出自娘胎  拼音:chū zì niáng tāi
1.出生。如:「我打出自娘胎就没有受过这般礼遇。」
2.来自遗传。如:「他这种个性出自娘胎,很难改变。」
《漢語大詞典》:诞乳(誕乳)
出生。隋书·长宁王俨传:“ 长寧王 儼 , 勇 长子也。诞乳之初,以报 高祖 , 高祖 曰:‘此即皇太孙,何乃生不得地?’”
分類:出生
《國語辭典》:人生  拼音:rén shēng
人的一生,人活在世上。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单道著人生功名富贵,总有天数,不如图一个见前快活。」
《國語辭典》:故乡(故鄉)  拼音:gù xiāng
家乡。《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三国演义》第四回:「是夜陈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剑一口,乘马投故乡来。」
《國語辭典》:龙门(龍門)  拼音:lóng mén
1.比喻声望高的人的宅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李膺》:「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2.科举试场的正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爷、二爷跟了这些人进去,到了二门口接卷,进龙门归号。」《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回头就不见了。」
3.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故以龙门代指司马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信生世等于龙门,辞亲同于河洛。」
《國語辭典》:三朝  拼音:sān cháo
1.古代天子、诸侯处理政事的场所,分为外朝、内朝、燕朝。《周礼。秋官。朝士》汉。郑玄。注:「周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2.三个朝代或三个帝王。宋。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國語辭典》:后生(後生)  拼音:hòu shēng
1.后代子孙。《诗经。商颂。殷武》:「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2.较后出生。《尔雅。释亲》:「父之昆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3.来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
4.年轻人、晚辈。《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只听得骰盆内掷骰子响声,仔细去桥亭上觑时,有五个后生在桥上赌钱。」《水浒传》第二回:「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脱膊著,刺著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约有十八、九岁,拿条棒在那里使。」
5.比喻年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望见了个花朵般后生妇人,独立岸边。」
《漢語大詞典》:一出
(1).谓出生或出现一次。《商君书·农战》:“今夫螟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老子 授之於 元君 , 元君 曰:‘此道至重,百世一出,藏之石室。’”
(2).谓出行或出来任事。“一”,语气助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故 子贡 一出,存 鲁 、乱 齐 、破 吴 、彊 晋 而霸 越 。” 宋 陆九渊 《陆修职墓表》:“介其乡之贤者致礼以延公,公却之再三,请益固,公为一出, 桐岭 学者於是变而乐义理之言。”
(3).完全出于。史记·吕太后本纪:“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4).一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有人道上见者,问云:‘公何处来?’答曰:‘今日与 谢孝 剧谈一出来。’”
(5).犹一套。景德传灯录·潭州云岩昙晟禅师:“ 药山 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我亦弄得。’师曰:‘和尚弄得几出?’曰:‘我弄得一出。’”
(6).传奇剧本结构上的一个段落。《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摆酒唱戏,公同饯行。当中坐首席的点了一本《荆釵》,找了一出《月下斩貂蝉》,一出《独行千里》,方各散席回房。”
《國語辭典》:生长(生長)  拼音:shēng zhǎng
1.发育成长。《管子。形势解》:「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生育子女。《金瓶梅》第三六回:「前日有书来说无子,来央及我这里替他寻个女子。不拘贫富,不限财礼,只要好的。他要图生长。」《红楼梦》第六八回:「正因我不大生长,原说买两个放在屋里的;今既见你妹妹很好,而又是亲上做亲的,我愿意娶来做二房。」
《國語辭典》:所生  拼音:suǒ shēng
1.父母。《诗经。小雅。小宛》:「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2.诞生。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闻之,索然作怒,乃曰:『吾天之所生,神之所使。』」
《國語辭典》:成名  拼音:chéng míng
1.获得美名。旧指科举中第。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你为甚在十年窗下无人问?只图个一举成名天下知。」《红楼梦》第八回:「秦钟此去,学业料必进益,成名可望。」
2.因特殊成就、事迹而得名。如:「他一生育才无数,因而成名于教育界。」。《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或为刀剑所伤,魄归长夜:生则有勇,死则成名。」
3.命名。《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4.美名、盛名。《礼记。哀公问》:「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荀子。非十二子》:「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
《漢語大詞典》:初生
(1).刚刚出生。《书·召诰》:“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诗·王风·大车》“毳衣如菼” 毛 传:“菼,鵻也,芦之初生者也。”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一:“初生色黑,渐渐加食,三日后,渐变白。”
(2).犹初兴。开始发展。《诗·大雅·緜》:“民之初生,自土 沮 漆 。”
(3).初现。 五代 朱希济 《临江仙》词:“素 洛 春光瀲灧平,千重媚脸初生。”
《國語辭典》:前生  拼音:qián shēng
上辈子。《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國語辭典》:堕地(墮地)  拼音:duò dì
1.掉落地上。《三国演义》第七回:「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
2.比喻出生。宋。辛弃疾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词:「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