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底漆  拼音:dǐ qī
油漆时,粉刷于物体表面的第一层涂料,作为面层涂料的基础,称为「底漆」。
《國語辭典》:前站  拼音:qián zhàn
行军或集体出行时,称将要停留的地点或将要到达的地点为「前站」。
《國語辭典》:打前站  拼音:dǎ qián zhàn
走在最前头或做开路先锋。《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洒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马饭完也未?」
《國語辭典》:进货(進貨)  拼音:jìn huò
商店为了销售营利而购进货品。
《國語辭典》:教案  拼音:jiào àn
1.特别指在满清末年时,外国教会欺压民众及民众反抗传教士所发生的各种案件。
2.教师根据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将师生活动和教学资源事先加以计划,以便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案。
3.学校教室中,供教师用的桌子。
《漢語大詞典》:籍稿
自坐草席上,表示准备受刑。汉书·元后传:“车骑将军 音 籍稾请罪。 商 、 立 、 根 皆负斧质谢。” 颜师古 注:“籍稾,自坐稾上,言就刑戮也。”
《漢語大詞典》:豫科
旧制高等学校升入本科前的准备阶段,学业期限为一至三年。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二》:“学生在三四百人之间,就算作四百人罢,分为豫科及本科七系。”
《國語辭典》:预备役(預備役)  拼音:yù bèi yì
根据国家需要随时准备应召入伍的兵役。服满役期退伍的军人和依法应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按规定编入预备役。相对于现役而言。
《國語辭典》:以退为进(以退為進)  拼音:yǐ tuì wéi jìn
表面上退让,实则藉此作为进攻或晋升的手段、方法。汉。扬雄《法言。君子》:「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明史。卷二二九。王用汲传》:「即炌当世宗朝,亦养病十馀年。后夤缘攀附,骤列要津。以退为进,宜莫如炌。」
《國語辭典》:有口无心(有口無心)  拼音:yǒu kǒu wú xīn
1.心直口快。《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老爷此时早看透了邓九公,是个重交尚义,有口无心,年高好胜的人。」《瞎骗奇闻》第一回:「我晓得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也作「有嘴无心」。
2.随口说说,毫不放在心上。《金瓶梅》第三九回:「你便有口无心许下,神明都记著。」也作「有嘴无心」。
《國語辭典》:有备无患(有備無患)  拼音:yǒu bèi wú huàn
凡事有准备,方可免后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虽然现今没有事情,然而我们总是防备的好。自古道:『有备无患』。」
《漢語大詞典》:主厨
对食品准备有技巧的人,他负责管理厨房和大企业(如旅馆或饭店)的炊事人员,计划菜单,订购食品原料,指挥和协助烹饪工作,准备特定的饭菜等——亦称“炊事长”
《漢語大詞典》:枕戈剚刃
谓准备杀敌复仇。剚刃,用刀剑插入物体。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则枕戈剚刃之事, 秦 赵 已不能施于 白 项 ,而汉族犹可施于 满洲 ,章章明矣。”
《國語辭典》:枕戈汗马(枕戈汗馬)  拼音:zhèn gē hàn mǎ
汗马,马疾驰而出汗,指建立战功。枕戈汗马形容时时处于备战之中,以便杀敌立功。《明史。卷二○四。曾铣传》:「臣非不知兵凶战危,而枕戈汗马,切齿痛心有日矣。」明。屠隆《昙花记》第二八出:「须教,枕戈汗马,努力塞云边草,几时得功成大漠,鹤归华表。」
《漢語大詞典》:枕戈待命
枕着武器等待命令。形容时刻准备战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张统制 现带有可靠军队数营,在 汉口 刘家庙 枕戈待命。”
《國語辭典》:枕戈待敌(枕戈待敵)  拼音:zhèn gē dài dí
头枕兵器,以待敌人来袭。形容丝毫不敢松懈,随时准备作战。《南齐书。卷二十三。褚渊传》:「常时惧惑,当虑先定,结垒新亭,枕戈待敌,断决之策,寔有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