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全唐诗》卷六百八十四〈商人〉
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北抛衡岳南过雁,朝发襄阳暮看花。蹭蹬也应无陆地,团圆应觉有天涯。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三〈警句〉
王文穆罢相帅,朝士皆有诗,陈从易诗最佳,云:「千重浪里平安过,百尺竿头稳下来。」
典故
一钓饱千里
 
五十犗为饵
  
任公大饵
  
任公钓东海
  
任钓
 
巨海钓
 
巨缗东钓
 
沧海钓
  
钓东海
 
钓竿疏
 
钓鲸公子


《庄子集释》卷九上〈杂篇·外物〉~925~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大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例句

欲问任公子,垂纶意若何。 张南史 富阳南楼望浙江风起

任子偶垂沧海钓,戴逵虚认少微星。 张祜 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

昔日任公子,期年钓此鱼。 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之海鱼骨

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李白 金陵望汉江

巨海能无钓,浮云亦有梯。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 薛据 登秦望山

龟为秉灵亡,鱼为弄珠死。心中自有贼,莫怨任公子。 邵谒 放歌行

巨缗东钓傥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韩愈 赠刘师服

典故
七里溪
 
严光钓濑
 
严子垂钓
  
严陵卧
 
严陵钓
 
垂钓严生
 
垂钓沧波
  
子陵钓
 
富春渔钓
 
富春生
 
思严子
 
披羊裘
 
披裘垂钓
 
披裘泽畔
 
换钓舟
 
桐江叟
 
桐江羊裘
 
桐江钓叟
 
汉皇故人
 
狂客羊裘
 
独抱羊裘
 
笑严陵
  
羊裘翁
 
羊裘老子
 
羊裘钓
 
野水投竿
  
相关人物
严光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严光〉~2764~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徵,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3283~
会贞按:《后汉书·严光传》,字子陵。光武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注》引顾野王《舆地志》,七里濑在东阳江下,与严陵濑相接,有严山。桐庐县南有严子陵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严陵钓坛也。《元和志》,严子陵钓台在桐庐县西三十里,浙江北岸。即今桐庐县西。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严光传》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唐·李贤注引顾野王《舆地志》:「桐庐县南有严子陵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严陵钓坛』也。」

简释

严陵钓:咏隐士。唐李白《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例句

知君济世有长策,莫问沧浪隐钓矶。 刘沧 赠颛琐山人

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 刘沧 题王校书山斋

何忍严子陵,羊裘死荆棘。 李华 杂诗六首之二

云山绕屋犹嫌浅,欲棹渔舟近钓台。 李郢 钱塘青山题李隐居西斋

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台。 柳宗元 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

垂老登云路,犹胜守钓矶。 许棠 寄江上弟妹

结茅秪约钓鱼台,溅水鸬鹚去又回。 郑谷 寄赠杨夔处士

典故
指点虚无路
 
诗卷长留
 
道我问讯如何
 
钓竿拂珊瑚
 
相关人物
孔巢父
 
李白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钓竿欲拂三珠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花繁草青春日暮】。蓬莱织女回云车【仙人玉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指点虚无引归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我欲苦留君富贵。何如草头易晞露】。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罢琴惆怅月点席】,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书卷长携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我拟把袂苦留君。富贵何如草头露。深山大泽龙蛇远,花繁草青风景暮。仙人玉女回云车,指点虚无引归路。若逢李白骑鲸鱼,道甫问信今何如。】。
典故

《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七〈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6549~
臣稹咏霈泽于鸡竿之前,睹斯云散之为五采之湛露。
《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三·少府·中尚〉~269~
中尚署: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掌供郊祀圭璧及天子器玩、后妃服饰彫文错䌽之制。凡金木齿革羽毛,任土以时而供。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承以䌽盘,维以绛绳,将作监供焉。击鼓千声,集百官、父老、囚徒。坊小儿得鸡首者官以钱购,或取绛幡而已。岁二月,献牙尺。寒食,献毬。五月,献绶带。夏至,献雷车。七月,献钿针。腊日,献口脂。唯笔、琴瑟弦,月献。金银暨纸,非旨不献。制鱼袋以给百官;蕃客赐宝钿带鱼袋,则授鸿胪寺丞、主簿。监作四人,从九品下。凡监作,皆同品。
典故
一钓十五鳌
 
三岛钓鳌
  
巨鳌
 
巨鳌连钓
 
巨鳌钓
   
钓连鳌
  
长竿钓巨鳌
   
鳌岭
   
鳌驾蓬莱
 
龙伯啖
 
龙伯国人
 
龙伯戏
 
龙伯翁
 
龙伯钓
 
龙伯钓鳌


《列子·汤问》
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
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引《河图玉版》
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而死。
《列子集释》卷五〈汤问篇〉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閒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

简释

钓鳌:咏仙,或喻事业非凡。唐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龙伯国人:指仙人。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尤伯国人罢钓鳌。”


例句

鳌冠三山安海浪,龙盘九鼎镇皇都。 司空图 淮西

此中即是神仙地,引手何妨一钓鳌。 李咸用 陈正字山居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 李商隐 异俗二首

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 李德裕 罗浮山(番禺连帅所遗)

未誇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李白 赠薛校书

我欲东召龙伯翁,上天揭取北斗柄。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 杜甫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温庭筠 拂舞词(一作公无渡河)

太公取璜我不取,龙伯钓鳌我不钓。 皎然 奉和颜鲁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

独向若耶溪上住,谁知不是钓鳌人。 翁洮 赠方干先生

河清海晏少波涛,几载垂钩不得鳌。 翁洮 赠进士王雄

典故
免俗未能
 
南北阮
  
南阮贫
 
二阮居南北
 
摊裈
  
晒裈
  
穷巷南阮
  
阮郎裈
 
晋阮
 
犊鼻挂长竿
 
聊复尔耳
 
阮郎贫

相关人物
阮咸(始平)
 
阮籍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2~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竹林七贤论》曰:「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犊鼻裈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七〈戴逵·竹林七贤论〉~2254~
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大布犊鼻恽于庭中。人问之,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兄子)阮咸〉~362~
咸字仲容。父熙,武都太守。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简释

阮家贫:指生活贫困。唐王维《郑梁州相过》:“中厨办粗饭,应恕阮家贫。”


例句

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

南阮贫无酒,唯将泪湿衣。 李端 送别驾赴晋陵即舍人叔之兄

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 王维 郑果州相过

迎接须衿疏傅老,祗供莫笑阮家贫。 白居易 酬郑二司录与李六郎中寒食日相过同宴见赠

悔下东山石,贫于南阮家。 陆翱 闲居即事


《南齐书》卷十二〈天文志上·日光色〉~208~
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典故  
上鱼竿
 
竹上鱼
 
鱼上竹竿

相关人物
梅尧臣


《归田录》卷二~27~
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鱼上竹竿耶!」闻者皆以为善对。
典故
相关人物
郅恽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应休琏(璩)《与从弟苗君冑书》
「昔伊尹辍耕,郅恽投竿。」唐·李善注引《东观汉记》:「郅恽,字君章,汝南人也。郑次都隐于弋阳山中。恽即去,从次都止,渔钓甚娱,留数十日。恽喟然叹曰:『天生俊士,以为民也。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尹乎?将为许、巢而去尧、舜也?』次都曰:『吾年耄矣,安得从子?子勉正性命,勿劳神以害生。』告别而去。恽客于江夏,郡举孝廉为郎。」

例句

未肯投竿起,惟欢负米归。 李商隐 崔处士

《國語辭典》:钓竿(釣竿)  拼音:diào gān
钓鱼用的竹竿,一端系线,线端有钩。《红楼梦》第三八回:「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命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坐著,拿了钓竿钓鱼。」
《漢語大詞典》:一竿
宋 时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为“一竿”。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一竿。美者售钱三五十箇。近岁贵人务以声色为得意,妾价腾贵至五千緡,不復论箇数。”
分類:京师五千
《漢語大詞典》:渔竿(漁竿)
钓鱼的竹竿。多作垂钓隐居的象征。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祗缘五斗米,孤负一渔竿。” 清 吴烺 《寄德甫》诗:“何当与尔乘船去,手把渔竿变姓名。”
《骈字类编》:千竿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 普慈寺后千竿竹,醉里曾看碧玉椽。
宋 苏轼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 其二 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骈字类编》:万竿(万竿)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其四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 李群玉 题竹 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
《國語辭典》:百尺竿头(百尺竿頭)  拼音:bǎi chǐ gān tóu
百尺竿的顶端。比喻达到极高的境界,多用来勉励人的成就虽达登峰造极的境地,仍须努力上进。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朱熹〈答巩仲至书〉:「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元。张养浩〈折桂令。功名百尺竿头〉曲:「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乾休。」也作「百丈竿头」、「万丈竿头」。
《國語辭典》:任公  拼音:rén gōng
任公子造大钩巨纶以钓得大鱼。见《庄子。外物》。后引用其事,比喻以道养人。《文选。谢灵运。七里濑诗》:「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分類:任公孔子
《漢語大詞典》:任公子
古代传说中善于捕鱼的人。亦称 任公 、 任父 。庄子·外物:“ 任公子 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为饵,蹲乎 会稽 ,投竿 东海 ,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鉤,錎没而下,鶩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任公子 得若鱼,离而腊之,自 制河 以东, 苍梧 已北,莫不厌若鱼者。” 成玄英 疏:“ 任 ,国名。 任国 之公子。”后常用以指超世的高士。 唐 李贺 《苦昼短》诗:“谁似 任公子 ,云中骑碧驴。” 明 薛惠 《草堂》诗:“平生颇诧 任公子 ,末路方思 马少游 。”
《漢語大詞典》:任子
(1).因父兄的功绩,得保任授予官职。汉书·王吉传:“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驁,不通古今……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子弟以父兄任为郎。” 宋 苏洵 《上皇帝书》:“夫所谓任子者,亦犹曰信其父兄而用其子弟云尔。”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乙未,詔:‘自今五品以上官任子,止赐同学究出身,依例赴选集,不得滥授摄官。’”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汉选士之法》:“大抵任子多为郎,以为太子洗马。”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子弟一人为郎,叫做‘任子’。”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七
(2).人质,指为取信对方而用作抵押的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马超 ﹞固请割地,求送任子。”晋书·成帝纪:“﹝ 咸和 ﹞五年春正月己亥,大赦。癸亥,詔除诸将任子。”北史·吐谷浑传:“ 献文 以重劳将士,乃下詔切责之,徵其任子。”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七年:“ 曹操 下书责 孙权 任子, 权 召羣僚会议, 张昭 、 秦松 等犹豫不决。” 胡三省 注:“任,质任也。”
指 任公子 。文选·曹植〈七启〉:“乃使 任子 垂钓, 魏氏 发机。” 吕向 注:“ 任子 , 任公子 ,善钓者。”参见“ 任公 ”。
《國語辭典》:任公  拼音:rén gōng
任公子造大钩巨纶以钓得大鱼。见《庄子。外物》。后引用其事,比喻以道养人。《文选。谢灵运。七里濑诗》:「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分類:任公孔子
《漢語大詞典》:犗饵(犗餌)
庄子·外物:“ 任公子 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为饵,蹲乎 会稽 ,投竿 东海 ,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鉤,錎没而下,鶩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任公子 得若鱼,离而腊之,自 制河 以东, 苍梧 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后以“犗饵”喻志向远大,气魄宏伟。 唐 李峤 《与夏县崔少府书》:“仍恐豚肩祷薄未足享盈车之报,犗饵非香不能致吞舟之获耳。” 金 元好问 《曹寿之平水之行》诗:“驪珠可忍轻弹雀,犗饵何缘得钓鰲。”
《漢語大詞典》:严子濑(嚴子瀨)
即 严陵濑 。 唐 钱起 《送虞说擢第东游》诗:“月中 严子瀨 ,花际 楚王城 。” 唐 钱起 《送杨皞擢第游江南》诗:“挂帆 严子瀨 ,酹酒 敬亭祠 。”参见“ 严陵瀨 ”。
分類:严陵濑
《漢語大詞典》:严陵濑(嚴陵瀨)
在 浙江 桐庐县 南,相传为 东汉 严光 隐居垂钓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除为諫议大夫,不屈,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自县( 桐庐县 )至 於潜 ,凡十有六瀨,第二是 严陵瀨 ,瀨带山,山下有一石室, 汉 光武帝 时 严子陵 之所居也。故山及瀨,皆即人姓名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严州 有 严光 钓瀨,名 严陵瀨 。”
《漢語大詞典》:子陵台(子陵臺)
东汉 严子陵 隐居钓鱼处。在 浙江 桐庐县 南 富春山 腰间,有东西两台,各高百余米。东称 严子陵钓台 ,西是 宋 末 谢翱 哭 文天祥 处。 南朝 梁 顾野王 《舆地志》:“ 桐庐县 南,有 严子陵 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 严陵钓坛 也。” 唐 谭用之 《寄王侍御》诗:“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 子陵臺 。” 宋 王自中 《酹江月·题钓台》词:“扁舟夜泛,向 子陵臺 下,偃帆收櫓,水阔风摇舟不定。”参见“ 富春山 ”。
《漢語大詞典》:富春山
山名。在 浙江 桐庐县 南。一名 严陵山 。前临 富春江 ,山下有滩称 严陵濑 ,为 汉 隐士 严光 游钓处。山腰有二盘石,称东西二钓台。各高百余米,巍然对峙,耸立江湄。东称 严子陵钓台 ,西为 宋 处士 谢翱 哭 文天祥 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严光 ﹞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焉。” 李贤 注:“今 杭州 富阳县 也。本 汉 富春县 ,避 晋 简文帝 郑太后 讳,改曰 富阳 。”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二:“长揖万乘君,还归 富春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严州府》:“ 富春山 ,县( 桐庐县 )西三十里,一名 严陵山 ,前临大江, 汉 子陵 钓处,人号 严陵瀨 ,有东西二钓臺,各高数百丈。”
《漢語大詞典》:羊裘
(1).羊皮做的衣服。
(2). 汉 严光 少有高名,与 刘秀 同游学,后 刘秀 即帝位, 光 变名隐身,披羊裘钓泽中。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羊裘”指隐者或隐居生活。 宋 陆游 《寓叹》诗:“人怪羊裘忘富贵,我从牛侩得贤豪。” 元 萨都剌 《钓雪图》诗:“人间富贵草头露, 桐江 何处觅羊裘。”
《漢語大詞典》:钓矶(釣磯)
钓鱼时坐的岩石。 北周 明帝 《贻韦居士诗》:“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磯。” 唐 赵嘏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诗:“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遶钓磯。”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磯。” 清 杜浚 《送友》诗之一:“送客停橈傍钓磯,江风初起浪花稀。”
《漢語大詞典》:钓台(釣臺)
见“ 钓臺 ”。
亦作“ 钓台 ”。
(1).钓鱼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其水东注 天渊池 ,池中有 魏文帝 九华臺 。殿基悉是 洛中 故碑累之。今造钓臺於其上。” 唐 张乔 《宿江叟岛居》诗:“了得平生志,还归筑钓臺。”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但留荒塚在,遥并钓台孤。”
(2).指 东汉 严子陵 垂钓处。故址在 浙江 桐庐 城西十五公里的 富春山 上。 东汉 严光 ,字 子陵 ,隐于此山垂钓。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今 钓台 处有石亭,临江有 严先生祠 。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漢語大詞典》:鸡竿(雞竿)
亦作“鷄竿”。 一端附有金鸡的长竿。古代多于大赦日树立。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於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絳幡长七尺,承以綵盘,维以絳绳,将作监供焉。” 唐 许浑 《正元》诗:“高揭鸡竿闢帝閽,祥风微暧瑞云屯。”后用为赦罪之典。 清 余京 《毕孝子宁古塔负祖父骨归里》诗:“鸡竿明詔下鰲禁,忽许枯骼还山邱。” 清 周亮工 《儿子南来寿格移尊过慰静一老人同赋二月十六日诗》:“鷄竿唱彻人争听,鸦室声寒我独悲。”
《漢語大詞典》:六鳌(六鰲,六鼇)
亦作“ 六鰲 ”。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 岱舆 、 员峤 、 方壶 、 瀛洲 、 蓬莱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 、 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 唐 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登高丘,望远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明 夏完淳 《代人赠镇府》诗:“六鼇还镇澥,八柱独承天。”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回港舟中诗》:“雄驱岛屿飞千里,怒战貔貅走六鰲。”
《漢語大詞典》:连六鳌(連六鼇)
亦作“ 连六鰲 ”。 相传 渤海 之东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海而动,天帝命巨鳌十五,分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见列子·汤问。后因以为善钓之典实。 宋 刘攽 《和罗著作渔翁》:“ 龙伯国 人连六鰲,二山漂流不能止。” 清 李调元 《金鳌岭》诗:“我闻 龙伯 人,巨钓连六鰲。”亦省作“ 连六 ”。 唐 张友正 《钓鳌赋》:“谓优游以无穷,何瞬息而连六。” 明 杨基 《钓鳌海客歌》:“重施 龙伯国 人技,一展丝纶连六归。”
《漢語大詞典》:连鳌(連鼇)
亦作“ 连鰲 ”。
1.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于海,随波而动。天帝遂命巨鳌十五,分作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事见列子·汤问。后因以“连鼇”作善钓之典。 唐 李商隐 《异俗》诗之二:“点对连鰲饵,搜求缚虎符。” 明 杨基 《天平山十四题·钓鱼矶》诗:“谁操百尺竿,重试连鰲手。”亦为称人富有才干、可成大事之典。 唐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诗:“钓水路非远,连鼇意何深。” 宋 刘攽 《次韵酬李推官》:“倾盖强君留一醉,相看前路钓连鼇。” 宋 王圭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诗序:“ 叔志 连鼇 桂苑 ,展驥 巴陵 ,良为欣抃。”
2.形容岿然屹立的样子。
《國語辭典》:钓鳌(釣鼇)  拼音:diào áo
相传龙伯国有个巨人,一次就钓起六只负载五山的大龟。典出《列子。汤问》。比喻举止豪迈或抱负远大。唐。李白 赠薛校书诗:「未誇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漢語大詞典》:灵鳌(靈鼇)
神话传说中的巨龟。语出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王逸 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鼇,背负 蓬莱之山 而抃舞。” 三国 魏 曹植 《远游篇》:“灵鼇戴 方丈 ,神岳儼嵯峩!”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鼇蟠以螭。”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当时补天餘,偶堕灵鼇背。”
《國語辭典》:鳌山(鰲山)  拼音:áo shān
元宵节时布置花灯,叠成鳌形,高峻如山,称为「鳌山」。《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灯,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水浒传》第三三回:「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䌽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也作「鳌山」。
《國語辭典》:鳌山(鼇山)  拼音:áo shān
1.山名。位于湖南省常德县北,相传昔有名僧悟道于此。也称为「虎齿山」。
2.元宵节时布置花灯,叠成鳌形,高峻如山,称为「鳌山」。也作「鳌山」。
《國語辭典》:鳌戴(鼇戴)  拼音:áo dài
古代有上帝命十五巨鳌用头负举大山的传说,故后用为比喻恩德深重的感戴之词。《楚辞。屈原。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
《漢語大詞典》:鳌钓(鼇釣)
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 伯龙之国 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鼇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唐 元稹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诗:“鼇钓气方壮,鶻拳心颇尊。” 明 李贽 《又书使通州诗后》:“公独鼇钓 通海 ,视等乡邻,不一引手投足,又何其忍耶!”
《國語辭典》:南阮  拼音:nán ruǎn
晋代的阮咸与阮籍同负盛名,共居道南,合称为「南阮」。语出《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借指贫穷的人。唐。戴叔伦 旅次寄湘南张郎中诗:「闭门茅底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
《漢語大詞典》:晒犊鼻(曬犢鼻)
指 晋 阮咸 于阴历七月七日挂晒犊鼻褌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 阮咸 )、 步兵 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皆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纱罗锦綺, 仲容 以竿挂大布犊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用为贫而豁达的典实。 唐 李商隐 《七夕偶题》诗:“明朝晒犊鼻,方信 阮郎 贫。”
《國語辭典》:未能免俗  拼音:wèi néng miǎn sú
未能免于世俗之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唐。杨烱〈送东海孙尉诗序〉:「未能免俗,何莫赋诗,缀集众篇。」
分類:常情
《漢語大詞典》:阮家贫(阮家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 阮咸 )、步兵,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纱罗锦綺。 仲容 以竿挂大布犊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因以“阮家贫”为家境贫寒之典。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陈公》诗:“近水方同 梅市 隐,曝衣多笑 阮 家贫。”
分類:家境贫寒
《漢語大詞典》:三竿日
犹言日上三竿。谓时间不早。语本南齐书·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 宋 欧阳修 《答枢密吴给事见寄》诗:“春寒拥被三竿日,宴坐忘言一炷香。”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我这矮窗睡彻三竿日,端的是傲杀人间万户侯,自在优游。” 清 程先贞 《春朝即事》诗:“舒膝三竿日,掀髯一镜霜。”
分類:时间不早
《國語辭典》:日上三竿  拼音:rì shàng sān gān
太阳已上升到三根竹竿相接的高度。表示时候不早了。《西游记》第一○回:「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徐渭《绣襦记》第一三出:「我与他锦帐深闺,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也作「日高三丈」、「日出三竿」、「三竿日上」。
《漢語大詞典》:上竿
(1).谓干禄求进。 宋 刘克庄 《最高楼》词:“笑狂生,还笏易,上竿难。”参见“ 上竿鱼 ”。
(2).古代杂技名,似今之爬竿。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百戏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盌注、踢瓶、筋斗、擎戴之类。”
《漢語大詞典》:上竿鱼(上竿魚)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梅圣俞 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脩唐书……其初受勅脩唐书,语其妻 刁氏 曰:‘吾之脩书,可谓猢猻入布袋矣!’ 刁氏 对曰:‘君於仕宦,亦何异鮎鱼上竹竿耶?’”后以“上竿鱼”比喻羁身仕途、难以自脱的人。 宋 范成大 《送许耀卿监丞同年赴静江》诗:“官涂真有上竿鱼,玉笋翻乘别驾车。” 清 钱谦益 《渡淮闻何三季穆之讣》诗:“宦海多喧豗,世运值阳九。戞戞上竿鱼,蒙蒙丧家狗。”
分類:仕途自脱
《漢語大詞典》:上竿鱼(上竿魚)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梅圣俞 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脩唐书……其初受勅脩唐书,语其妻 刁氏 曰:‘吾之脩书,可谓猢猻入布袋矣!’ 刁氏 对曰:‘君於仕宦,亦何异鮎鱼上竹竿耶?’”后以“上竿鱼”比喻羁身仕途、难以自脱的人。 宋 范成大 《送许耀卿监丞同年赴静江》诗:“官涂真有上竿鱼,玉笋翻乘别驾车。” 清 钱谦益 《渡淮闻何三季穆之讣》诗:“宦海多喧豗,世运值阳九。戞戞上竿鱼,蒙蒙丧家狗。”
分類:仕途自脱
《國語辭典》:投竿  拼音:tóu gān
比喻放弃仕宦之途。《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