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人  拼音:chū rén
1.将犯人推至刑场斩首。《水浒传》第四○回:「这里出人,如何肯放你?你要赶路程,从别路过去。」
2.超越他人。《商君书。画策》:「凡人主德行非出人也,知非出人也,勇力非过人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杨州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郤嘉宾。」
《漢語大詞典》:出人意
出人意外。 唐 刘禹锡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诗:“蔼蔼京城在九天,贵游豪士足华筵。此时一行出人意,赌取声名不要钱。”
分類:出人意外
《漢語大詞典》:出人下
在人之下。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 为人,蜂準,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分类字锦》:毋出人上
唐书刘延祐传补渭南尉有吏能治第一李绩戒之曰子春秋少而有美名宜稍自抑毋为出人上延祐钦纳
分类:县令
《漢語大詞典》:故出人罪
谓量刑时故意开脱或轻判。明史·儒林传一·薛瑄:“都御史 王文 承 振 旨诬 瑄 及左右少卿 贺祖嗣 、 顾惟敏 等故出人罪。”参见“ 故出入人罪 ”。
《漢語大詞典》:故出入人罪
谓量刑不当,故意增减刑罚。《明律·刑律十一·官吏出入人罪》:“凡官司故出入人罪,全出全入者,以全罪论。”
《國語辭典》:出人命  拼音:chū rén mìng
死了人,发生了命案。如:「有人斗殴,出人命了!赶快报警。」
分類:人员
《國語辭典》:出人头地(出人頭地)  拼音:chū rén tóu dì
让他高出一头。语本宋。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后指超越他人,独露头角。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七出:「书生俊杰真天纵,出人头地建奇功。」《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禅师赶五戒》:「勉强送他学堂攻书,资性聪明,过目不忘,吟诗作赋,无不出人头地。」
《漢語大詞典》:出一头地(出一頭地)
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读 軾 ( 苏軾 )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七:“道德识见以至於文章语言,须向古人中出一头地,方始立得脚住。”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钱文敏 尚书虽师之而好为 黄子久 一派,其气象雄迈,固自另出一头地。”亦省作“ 出一头 ”。 宋 苏轼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尚欲放子出一头,酒醒梦断四十秋。”
《漢語大詞典》:出人望外
犹出人意表。 宋 叶适 《高夫人墓志铭》:“每族里间计较家事,极为退懦卑约,示若无有,人或颇忽易,逮其一旦设张丰大,出人望外数等,人皆惊不意,以为何术能然,直以为勉强然尔;至其久无不然。”
《國語辭典》:出人意表  拼音:chū rén yì biǎo
出乎意料之外。《南史。卷二六。袁湛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新义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若题起女工一事,飞针走线,出人意表。」也作「出人意料」、「出人意外」。
《國語辭典》:出人意料  拼音:chū rén yì liào
出乎意料之外。明。无名氏《赠书记》第三二出:「才貌却相当,缘合未堪奇赏,出人意料,在那错联鸾凰。」《红楼梦》第五七回:「凭你两家隔著海,隔著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也作「出人意表」、「出人意外」。
《國語辭典》:出人意外  拼音:chū rén yì wài
出乎意料之外。《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却又自有转眼贫富出人意外,眼前事分毫算不得准的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我生平第一次进京,头一天出来閒逛,他却是甚么许久不来啊,两个月没来啊,拉拢得那么亲热,真是出人意外。」也作「出人意表」、「出人意料」。
分類:出人意外
《分类字锦》:容止出人
梁书何敬容传身长八尺白晰美须眉性矜庄衣冠尤事鲜丽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國語辭典》:卧龙(臥龍)  拼音:wò lóng
1.睡卧的龙。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2.比喻隐居而未显达的旷世奇才。《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國語辭典》:灵芝(靈芝)  拼音:líng zhī
植物名。多孔菌科灵芝属。子实体有一长柄,其上具有一肾形革质菌盖,呈黑褐色,环以云纹。盖背面有许多细孔,呈白色或淡褐色。古代以灵芝为仙草,服食后可驻颜不老,具起死回生的神效,故称为「灵芝」。也称为「希夷」、「紫芝」。
《國語辭典》:跌宕  拼音:dié dàng
1.行为放纵不拘。《文选。江淹。恨赋》:「脱略公卿,跌宕文史。」《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简雍传》:「优游风议,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也作「跌荡」。
2.形容文章音节抑扬顿挫。如:「文章贵于跌宕生姿,波澜变化。」也作「跌荡」、「跌踼」。
《國語辭典》:跌宕昭彰  拼音:dié dàng zhāo zhāng
文章的气势放纵不拘,文意鲜明。南朝梁。萧统 陶渊明集序:「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