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严正(嚴正)  拼音:yán zhèng
庄严端正。如:「持论严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
《漢語大詞典》:崇隆
亦作“ 崇嶐 ”。
(1).高,高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西山崇隆,小瀑屡屡从山岭悬注。” 清 黄景仁 《池阳写望》诗:“池阳山水窟,石城鬱崇嶐。” 佘疚侬 《三年五月一日与同学登慧山》诗:“地势隔江远,西去逾崇隆。”
(2).严正。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惟时风宪崇隆,官吏严肃,刺不易投,三日犹未得见方伯。”
(3).高尚伟大。《太平天囯文选·常熟报恩牌碑序》:“ 虞山 高耸,并文德之崇嶐; 琴水 冲融,通武功之振奕。” 郭沫若 《祭李闻》:“莽彼河山,因突兀而增色;嗟我民猷,感无上之崇隆。”
《漢語大詞典》:整严(整嚴)
严正。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汉 朝録前后功,封 坚 乌程侯 ”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坚 整严救之。”宋史·马从先传:“ 从先 性整严,虽盛夏不袒跣。” 明 唐顺之 《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 邳 帅谋勇,纪律整严,其下必有敢死用命者。”
分類:严正
《漢語大詞典》:简正(簡正)
犹严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大将军 与 元皇 表云:‘ 舒 ( 王舒 )风概简正,允作雅人,自多於 邃 。’”
分類:严正
《漢語大詞典》:肃迈(肅邁)
犹严正。 晋 陆机 《吴大司马陆公诔》:“我公承轨,高风肃迈,明德继体,徽音奕世。”
分類:严正
《漢語大詞典》:峭正
严正。新唐书·萧嵩传:“ 光庭 卒,帝委 嵩 择相, 嵩 推 韩休 。及 休 同位,峭正不相假,至校曲直帝前。 嵩 惭,乞骸骨。”新唐书·虞世南传:“ 煬帝 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
分類:严正
《國語辭典》:肃肃(肅肅)  拼音:sù sù
1.恭谨的样子。《诗经。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2.迅速、匆忙的样子。《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抱衾与裯。」
3.严正的样子。《诗经。小雅。黍苗》:「肃肃谢功,召伯营之。」
4.拟声词。形容风声。《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董祀妻传》:「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國語辭典》:正言  拼音:zhèng yán
1.公正而刚直的话。《汉书。卷七七。刘辅传》:「莫敢尽节正言,非所以昭有虞之听,广德美之风也。」《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时人迫胁,莫敢正言。」
2.职官名。唐有左右拾遗,宋初改为左右正言,主掌规谏,分别隶属于门下、中书两省。
《漢語大詞典》:清严(清嚴)
(1).清廉严正;清正严肃。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为政清严有威惠。”北齐书·崔昂传:“ 昂 本性清严,凡见黷货辈,疾之若讐。” 宋 惠洪 冷斋夜话·韩欧范苏嗜诗:“ 范文正公 清严而喜论兵。”《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 汉 士在朝,习其淫慝,人为雄狐,家有麀鹿,使中夏清严之俗,扫地无餘。”
(2).清新浓烈。 清 龚自珍 《寒月吟》之五:“其香何清严,腊供今年足。”
《國語辭典》:截然  拼音:jié rán
1.分明的样子。《诗经。商颂。长发》:「九有有截。」汉。郑玄。笺:「故天下归乡汤,九州齐一截然。」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词曲部。词采。重机趣》:「即于情事截然,绝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
2.态度严肃的样子。《宋史。卷四二八。道学列传二。李侗》:「平日恂恂,于事若无甚可否,及其酬酢事变,断以义理,则有截然不可犯者。」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
《漢語大詞典》:正辞(正辭)
(1).端正言辞。《易·繫辞下》:“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汉 蔡邕 《郭泰碑》:“若乃砥节礪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明史·左良玉传:“ 良玉 疾已剧,至 九江 ,邀总督 袁 继咸 入舟中,袖中出密諭,云自皇太子,劫诸将盟, 继咸 正辞拒之。”
(2).正式文辞。孔丛子·公仪:“ 子思 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於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郊祀必洞於礼,戎事必练於兵,田穀先晓於农,断讼务精於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
(3).正直、严正的言辞。鹖冠子·能天:“圣人知其所极,正辞者惠物者也。” 陆佃 注:“不詖、不淫、不邪、不遁,谓之正辞。”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訕之诛。遂使羣下结口,莫图正辞。”
《國語辭典》:懔懔(懍懍)  拼音:lǐn lǐn
1.危惧的样子。《书经。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文选。陆机。文赋》:「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2.劲烈严正的样子。《后汉书。卷七○。孔融传。论曰》:「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國語辭典》:抗颜(抗顏)  拼音:kàng yán
面色严正不屈。唐。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宋。苏轼〈上刘侍读书〉:「抗颜高议,自以无前。」
《漢語大詞典》:棘刺
(1).荆棘芒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列子·汤问:“ 飞卫 之矢先穷。 纪昌 遗一矢;既发, 飞卫 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 清 唐甄 潜书·全学:“士或遇蠭蠆而色变,触棘刺而失声。”
(2).喻刚直严正。晋书·崔洪传:“寻为尚书左丞,时人为之语曰:‘丛生棘刺,来自 博陵 。在南为鷂,在北为鹰。’”
(3).喻障碍。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一种新鲜活泼之气,宜场屋,利科名,即其人富贵福泽享用,自从容无棘刺。”
《漢語大詞典》:峭绝(峭絶)
(1).陡削耸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城在 川 北源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絶。”新唐书·南蛮传下·扶南:“居山穴,四面峭絶,人莫得至。”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石洞方广可三丈,左壁峭絶直出。”
(2).形容性格严正。 宋 叶适 《〈东溪先生集〉序》:“ 庆元 元年,还至 南徐州 ,病甚,腰膂不能据身,脉乍有乍无,神将离形,犹峭絶凛立,谆谆皆仁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