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榛棘
(1).犹荆棘。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五:“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宋 曾巩 《秋怀》诗:“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谁卹。”
(2).引申为阻塞。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一:“此三小人伤政害国,言路榛棘,外敌侵陵,可为痛哭。”
分類:荆棘阻塞
《漢語大詞典》:榛荆
犹荆棘。形容荒芜。 唐 柳宗元 《首春逢耕者》诗:“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明 刘基 《醒斋铭》:“ 楚国 皆醉, 鄢 郢 榛荆。”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宿滦河》词:“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
分類:荆棘荒芜
《漢語大詞典》:棘荆
荆棘。泛指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宋 梅尧臣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园荒久不治,道路生棘荆。”《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朱亥 无谋先惧 秦 ,要将金寳赂仇人;若非 周霸 真君子, 魏国 城池尽棘荆。”
《漢語大詞典》:棘榛
荆棘。南史·薛安都传:“ 任 榛大抵在 任城 界,积世逋叛所聚,棘榛深密,难为用师,故能久自保藏。” 丁三在 《用秋叶赠亚子韵》:“徧地棘榛悲战士,还乡泉石著《潜夫》。”
分類:荆棘
《國語辭典》:柴棘  拼音:chái jí
比喻欲伤害人的心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
分類:荆棘心计
《漢語大詞典》:棘子
荆棘。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兄弟三人,皆得躄疾”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兄弟躄来三十餘载,脚如棘子,不可復治。”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作酢法:“以棘子彻底搅之。” 前蜀 韦庄 《秦妇吟》:“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墙匡月。”
分類:荆棘
《漢語大詞典》:榛刺
犹荆棘。 唐 李群玉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诗:“摧藏担簦客,鬱抑胸襟事……粮薪极桂玉,大道生榛刺。”
分類:荆棘
《漢語大詞典》:楚棘
荆棘。管子·地员:“其木宜蚖菕与杜松,其草宜楚棘。”晏子春秋·杂下十三:“若部娄之未登,善,登之无蹊,维有楚棘而已。” 汉 贾谊 新书·劝学:“昔者 南荣跦 丑圣道之忘乎己,故步陟山川,坌冒楚棘,弥道千餘百舍,重茧而不敢久息。”
分類:荆棘
《漢語大詞典》:棘楚
荆棘。吕氏春秋·应同:“师之所处,必生棘楚。”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物固以类相召也,故以龙致雨,以扇逐暑,军之所处以棘楚。”
分類:荆棘
《漢語大詞典》:荆樲
犹荆棘。 宋 沈括 《杨君墓志铭》:“是疆是亩,荆樲惟旅。孔作既固,子孙是祜。”此言葬殓入土后没入棘丛。
《漢語大詞典》:棘柴
荆棘。 明 徐渭 《和葛景文》:“十丈高垣地,团团遶棘柴。”
分類:荆棘
《國語辭典》:丛棘(叢棘)  拼音:cóng jí
1.丛生的荆棘。
2.拘留罪犯的处所。《易经。坎卦。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唐。孔颖达。正义:「谓囚执之处,以棘丛而禁之也。」唐。陈子昂 祭韦府君文:「昔君梦奠之时,值余寘在丛棘,狱户咫尺,邈若山河,话言空存,白马不吊。」
《國語辭典》:荆杞(荊杞)  拼音:jīng qǐ
1.荆木和枸杞。《山海经。南山经》:「又东四百里,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杞。」
2.形容杂草丛生的荒芜景象。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3.比喻奸臣、小人。《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三》:「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漢語大詞典》:棘丛(棘叢)
丛生的荆棘。比喻困境。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学而篇四:“ 潜室 不与直截决去其疑,乃为‘纵是有之’之説,则愈入棘丛。”
《漢語大詞典》:棘刺
(1).荆棘芒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列子·汤问:“ 飞卫 之矢先穷。 纪昌 遗一矢;既发, 飞卫 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 清 唐甄 潜书·全学:“士或遇蠭蠆而色变,触棘刺而失声。”
(2).喻刚直严正。晋书·崔洪传:“寻为尚书左丞,时人为之语曰:‘丛生棘刺,来自 博陵 。在南为鷂,在北为鹰。’”
(3).喻障碍。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一种新鲜活泼之气,宜场屋,利科名,即其人富贵福泽享用,自从容无棘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