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风烟(風煙)  拼音:fēng yān
1.风景。唐。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随风而逝的烟。如:「远望群山,风烟万里。」
《國語辭典》:风日(風日)  拼音:fēng rì
风光。唐。王维 汉江临眺诗:「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國語辭典》:佳气(佳氣)  拼音:jiā qì
美好的气象。唐。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诗之三:「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唐。杜甫〈哀王孙〉诗:「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國語辭典》:光景  拼音:guāng jǐng
1.光辉、光亮。《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鸡子,光景非常。」南朝梁。萧子范 春望古意诗:「光景斜汉宫,横梁照采虹。春情寄柳色,鸟语出梅中。」
2.比喻恩泽。《韩诗外传》卷三:「孔子贤乎,英杰而圣德备,弟子被光景而德彰。」
3.光彩的仪容。敬称他人的容貌。《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
4.日月。《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5.比喻时光、岁月。唐。李白 相逢行:「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6.情形、境况。《红楼梦》第九一回:「宝蟾回来,将薛蝌的光景一一的说了。」
7.风光、景色。《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西南夷传》:「青蛉县禺同山有碧鸡金马,光景时时出见。」
8.趣味、意思。《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不必逐日逐夜,件件细述,但只拣有些光景的,才把来做话头。」
9.女孩。《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女孩儿道:『借问则个,范二郎在那里么?』酒博思量道:『你看二郎,直引得光景上门。』」
10.希望、苗头。《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大卿见说请到里面吃茶,料有几分光景,好不欢喜。」
11.模样、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莫妈也见双荷年长,光景妖娆,也有些不要他在身边了。」
《國語辭典》:光景  拼音:guāng jǐng
1.左右、上下。约计之词。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自离了师父,可早五日光景也。」《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
2.大概,因情形而推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他光景知道我同藩台还说得话来,所以特地来拜会我。」
《漢語大詞典》:烟光(煙光)
亦作“烟光”。
(1).云霭雾气。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霽色冷。” 宋 黄庭坚 《题宗室大年画》诗之一:“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 金 元好问 《九月晦日玉村道中》:“烟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清 于养志 《不寐》诗:“小苑烟光薄,疏帘月影清。”
(2).指春天的风光。 唐 黄滔 《祭崔补阙》:“ 闽 中二月,烟光秀絶。”
《漢語大詞典》:风期(風期)
(1).犹风信。 南朝 梁 任昉 《为庾杲之与刘居士虬书》:“胜寄冥通,谅有风期之迟。” 隋 虞世基 《秋日赠王中舍》诗:“伊昔风期早,金兰信为宝。”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仇兆鳌 注:“风期,恐是言风信。”
(2).风度品格。晋书·习凿齿传:“其风期俊迈如此。”世说新语·言语“贫道重其神骏” 刘孝标 注引《高逸沙门传》:“﹝ 支道林 ﹞少而任心独往,风期高亮。”
(3).犹友谊、情谊。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倾意气於一言,缔风期於千祀。” 宋 司马光 《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诗:“曾无礼节间,但以风期亲。”
(4).风光。 唐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诗:“相去数百年,风情宛如昨。”
《漢語大詞典》:妍华(妍華)
(1).指美艳;华丽。 北齐 卢士深 妻 崔氏 《靧面辞》:“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 唐 韦应物 《效陶彭泽》诗:“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 宋 周邦彦 《渡江云》词:“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四库全书总目·总集一·西昆酬唱集》:“其诗宗法 唐 李商隐 ,词取妍华,而不乏兴象,效之者渐失本真。”
(2).指美丽的风光。 南朝 宋 鲍照 《采菱歌》之三:“暌阔逢暄新,悽怨值妍华。”
(3).喻青春。 唐 李峤 《东飞伯劳歌》:“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七:“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
《國語辭典》:春光  拼音:chūn guāng
1.春天的景色。南朝梁。沈约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诗五首之三:「春光发陇首,秋风生桂枝。」《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少卿,春光已见几分,不知十里江梅,如何光景。」
2.男女情爱的情景。如:「泄露春光」。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九出:「(内侍)启万岁爷,杨娘娘到了。(生作呆科)呀,这春光漏泄,怎地开交?」
3.指身体,或美好的体态。如:「春光外泄」。
4.指岁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三出:「绣幕奇葩,春光正当十八。」
《國語辭典》:风景(風景)  拼音:fēng jǐng
1.风光景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问问两公子平日的学业,看看江上的风景。」
2.风采。《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故能令义士宗其风景,州闾归其清流。」
《漢語大詞典》:秋光
(1).秋日的阳光。 唐 李商隐 《商於》诗:“ 商於 朝雨霽,归路有秋光。” 清 刘大櫆 《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 岷江 以涤也。”
(2).秋日的风光景色。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诗:“秋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唐 司空图 《重阳山居》诗:“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宋 王安石 《锺山西庵白莲亭》诗:“野艷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明 杨慎 《赋得千山红树图送杨茂之》:“画作千山红树图,行色秋光两瀟洒。”
《國語辭典》:风物(風物)  拼音:fēng wù
风光景物。即风景。唐。张九龄〈高斋閒望言怀〉诗:「风物动归思,烟林生远愁。」《宋史。卷二九二。张观传》:「居业尝过洛,嘉其山川风物。」
《國語辭典》:风骚(風騷)  拼音:fēng sāo
1.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辞》中的〈离骚〉。《宋书。卷六七。列传。谢灵运》:「原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后用「风骚」泛指诗文之事。唐。高适 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留连日日奉杯宴,殊无閒隙吟风骚。」
2.借指文采、才情。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他多管是意不平自发扬,心不遂閒缀作,十分的卖风骚,显秀丽,誇才调。」
3.当代的潮流。如:「这部电影在今年的国际影坛上独领风骚,大放异彩。」清。赵翼 论诗诗其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风流放荡。《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那老儿虽然风骚,到底老人家,只好虚应故事,怎能勾满其所欲?」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二八出:「我为人性格风骚,洞房中最怕寂寥。」亦指风流放荡之人。清。李渔《怜香伴》第二六出:「他出这等风致题目,一定是个老风骚,做首肉麻的诗应付他。」
5.本指女子俏丽,今多指轻佻的样子。《说唐全传》第一三回:「那些风骚妇女明知有此光景,在家坐不过,又喜欢出来布施,也趁此机会识两个青年标致后生,算为一乐。」清。徐珂《清稗类钞。考试类。朝考避翠浪字》:「某年新进士朝考,题为『麦天晨气润』,一进士诗中用『翠浪』二字,阅卷者大骇,谓翠字已不可用,况更加以浪字。倘进呈,必大触圣怒。盖京中俗谚,以浪为妇女风骚之代名词也。」
《國語辭典》:观风(觀風)  拼音:guān fēng
1.察看机会,随机应变。《易经。观卦。六三》「观我生进退」句下唐。孔颖达。正义:「故时可则进,时不可则退,观风相几,未失其道。」
2.观察风俗得失。《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观风久有作,陈诗愧未妍。」
3.游览。《西游记》第二八回:「想是老和尚坐不住,往那里观风去了。」
4.替人守望以便警告。《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把两个银戒指赏著春来,教他观风做脚,防守门户。」
5.清朝学政及地方官到任时命题课士,称为「观风」。
《國語辭典》:风色(風色)  拼音:fēng sè
1.风。《西游记》第八四回:「母亲,我家有个黑处,又无风色,甚好!甚好!」
2.天气。唐。卢照邻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诗:「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
3.景色、风光。南朝梁。何逊〈暮秋答朱记室〉诗:「寒潭见底清,风色极天净。」
4.人的面色。《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忠存轨迹,义形风色。」
5.风声、消息。《喻世明言。卷一九。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杨知县听得这风色慌了,躲在舱里说道:『奶奶,如何是好?』」
6.情势的变化。《三国演义。第三八回:「权见风色不利,收军还东吴。」《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他后来看看风色不好,就携眷出都,靠著那条陈的的虚名,倒也一路并无阻碍。」
《國語辭典》:风水(風水)  拼音:fēng shuǐ
1.风和水。《宋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公中流蹙之,因风水之势,贼舰悉泊西岸。」
2.一种认为房屋或坟地的方向以及周围的地脉、山势、水流等能决定吉凶祸福的传统见解。常用于兴建房舍或埋葬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