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一声(一声)  拼音:yī shēng
1.一个响音。《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寨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军,如潮似浪,拥将出来。」《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当下,姚老夫子便和颜悦色的走到巡捕跟前,尊了一声巡捕先生。」
2.国音声调,四声分类的第一类。相当于阴平的音韵。
《國語辭典》:五声(五聲)  拼音:wǔ shēng
1.宫、商、角、徵、羽五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2.审理诉讼的五种方法。即辞、色、气、耳、目。《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3.语音学上指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
《漢語大詞典》:五听(五聽)
审察案情的五种方法。听,判断。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郑玄 注:“观其出言,不直则烦;观其颜色,不直则赧然;观其气息,不直则喘;观其听聆,不直则惑;观其眸子,视不直则眊然。”陈书·儒林传·沈洙:“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準五听,验其虚实。” 唐 崔颢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诗:“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 清 钱谦益 《左寺副曹文衡授儒林郎制》:“五听之辞,已孚於抢地。”
《國語辭典》:四声(四聲)  拼音:sì shēng
字音的四种声调。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国音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如三、民、主、义即是。
《漢語大詞典》:第一声(第一聲)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阴平声。如“哀”“方”“肌”“秧”等字调为第一声。
《漢語大詞典》:上平
(1).旧时书牍中遇尊称之词时,另行抬写,与上行齐平,谓之上平。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凡詔命、制书、奏事、上书诸称 燕王 者,可皆上平。”
(2).《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因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称上卷为上平,称下卷为下平。 元 熊忠 古今韵会举要·凡例:“旧韵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声,凡二百六韵,今依《平水韵》併通用之韵,为一百七韵。”
(3).汉语平声字的声调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种。称阴平为上平,阳平为下平。
《國語辭典》:阴平(陰平)  拼音:yīn píng
1.国音声调中的第一声,音调高而平,始终一致。多由古音平声中属于清音声母的字分化而来。如天、仙、东、风等。
2.地名:(1)古羌氐地。汉武帝开西南夷,置阴平道,故城在今甘肃省文县西北。(2)东晋置,位于今四川省梓潼县西北。(3)南朝宋置,南齐沿置,故址在今四川省德阳县西北。
《國語辭典》:四声(四聲)  拼音:sì shēng
字音的四种声调。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国音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如三、民、主、义即是。
《國語辭典》:平声(平聲)  拼音:píng shēng
一种汉语调类。声调平出而没有高低的变化。今国音分化为阴平、阳平二类,即第一声、第二声。第二声注音符号用「ˊ」来表示。
《漢語大詞典》:第四声(第四聲)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去声。如“授”“璐”“宋”“套”等字调为第四声。
《漢語大詞典》:第三声(第三聲)
(1).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 巴 东 三峡 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因以“第三声”指令人凄切的猿鸣声。 唐 戴叔伦 《和崔法曹建溪闻猿》:“闻道 建溪 肠欲断,的知断著第三声。” 唐 李端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楚 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2).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上声。如“板”“此”“鬼”“也”等字调为第三声。
《漢語大詞典》:第二声(第二聲)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阳平声。如“旁”“魔”“琦”“檀”等字调为第二声。
《漢語大詞典》:阴栈(陰棧)
阴平 的栈道。为入 蜀 捷径。 三国 魏 将 邓艾 即由此道进兵灭 蜀 。泛指入 蜀 栈道。 南朝 陈 阴铿 《蜀道难》诗:“高 岷 长有雪, 阴 栈屡经烧。”
《國語辭典》:阴调(陰調)  拼音:yīn diào
1.阴平、阴上、阴去、阴入的总称。古代的四声:因受声母清浊不同的影响,到后来分化为阴阳两类。清声母的字为阴调,浊声母的字为阳调。
2.一种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的腔调。在西北地区的秦腔、碗碗腔、陇东道情等戏曲和民间音乐中广泛使用。用以表现悲愤、哀伤的情感。
《国语辞典》:声调符号(声调符号)  拼音:shēng diào fú hào
标记声调的符号。如汉语拼音用-表示阴平,ˊ表示阳平,上声用ˇ,去声用ˋ,轻声用。等等。
《国语辞典》:调号(调号)  拼音:diào hào
1.西洋音乐中用来表示调性的记号,有升记号(#)与降记号(b),通常写在五线谱谱号之后。key signature中译名。
2.汉语中用来区别声调的符号,阴平是「一」,阳平是「ˊ」,上声是「ˇ」,去声是「ˋ」,轻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