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炸弹(炸彈)  拼音:zhà dàn
内装炸药的炮弹。分炮用、手用、飞机用三种,一般由飞机投掷。
《國語辭典》:硝石  拼音:xiāo shí
一种硝酸盐矿物,成分为硝酸钾(KNO3)。属斜方晶系,为针状或毛发状的集合体,可为制火药、硝酸等的原料。
《漢語大詞典》:伏药(伏藥)
埋伏着的炸药。 郭孝成 《民国各团体之组织》二:“密云不雨,伏药徧地,迅雷乘之,乃易爆发,其理势使然。”
分類:埋伏炸药
《國語辭典》:爆破  拼音:bào pò
用炸药摧毁岩石、建筑物等。如:「隧道施工人员准备在明日进行爆破工作。」
《漢語大詞典》:手炮(手礮)
手掷的炸药包。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天武军校 荆嗣 ,率众先登,手刃数人,足贯双箭,中手礮,折碎二齿。”
分類:炸药药包
《國語辭典》:火门(火門)  拼音:huǒ mén
1.炉门。如:「火太小了,快把火门打开,添些柴火吧!」
2.枪、炮等武器中的点火引爆装置。
《国语辞典》:药线(药线)  拼音:yào xiàn
1.燃点炸药的引线。如爆竹的纸捻。也称为「药捻儿」。
2.比喻事情的开端、原因。《金瓶梅》第六九回:「走在路上,各人省恐,更不量今日受这场亏,那里药线?」《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不过借我们这点,当作药线,好处在后头,所以不必叫他多要。」
3.制成线条状的药物。《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是因清唱赵奇元说起他有极好的药线,要往省下赶举场,说起才合他相处了没多几日。」
《國語辭典》:炮眼  拼音:pào yǎn
1.掩蔽工事的火炮射击口。
2.用来装炸药的洞孔。
《國語辭典》:引火线(引火線)  拼音:yǐn huǒ xiàn
1.引燃能爆裂物的绳线。
2.直接引起事件爆发的近因。如:「他的粗心是这场悲剧的引火线。」
《漢語大詞典》:塑性炸药
以黑索今为主要成分,与非爆炸性黏合剂、增塑剂混合制成的具有良好塑性的炸药。在-57~-77°c的温度范围内可任意改变炸药形状。主要用于装填特种弹药或供特种技术爆破使用。
《国语辞典》:塑胶炸弹(塑胶炸弹)  拼音:sù jiāo zhà dàn
一种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炸药。其组合成分依制造法各有不同,形态上有如黏土,可耐强压、揉挤,甚至防水,并可依需要捏成各种形状。除依一定程序引爆外,不会自动爆炸。引爆方式很多,一般在炸药上插定时信管,或用遥控、电击等,均可引炸,威力则不亚于TNT黄色炸药。
《国语辞典》:工矿炸药(工矿炸药)  拼音:gōng kuàng zhà yào
诺贝尔在西元一八六七年所发明的炸药。由硝化甘油混合一些惰性物质,必须装上爆炸帽的雷管才能爆炸。安全性颇高,今日广泛的用于造水坝、开运河或造地基等工程上。
《国语辞典》:硝化甘油  拼音:xiāo huà gān yóu
一种有机化合物,为炸药的原料。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于摄氏五十至六十度开始分解,遇热或撞击容易爆炸。少量时可制成医药品使用于血管扩张剂。也称为「三硝酸甘油酯」。
《国语辞典》:诡雷(诡雷)  拼音:guǐ léi
将引信用诡变阴险的手法装置成的炸药。如将使用压发引信的诡雷置于座位下,利用坐下去的压力使它爆炸。
《国语辞典》:油气弹(油气弹)  拼音:yóu qì dàn
一种应用低燃点、高挥发性火药产生气爆的廉价炸药。引爆后的火势能够将空气中的氧气烧尽,故即使藏身于战壕、碉堡等掩蔽物中,亦难倖免。其特点为爆炸范围广,爆炸时的杀伤力不下于核子弹,为传统炸弹的十倍,且制造材质低廉,有「穷人的原子弹」之称。也称为「气爆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