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铁 → 鋨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铁衣(鐵衣)  拼音:tiě yī
1.铁片所制成的战衣。《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唐。岑参〈白雪送武判官归京〉诗:「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也称为「铁甲」。
2.铁上的赤锈。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铁锈》:「释名:铁衣。弘景曰:『此铁上赤衣也。刮下用。』」
《国语辞典》:铁锁(铁锁)  拼音:tiě suǒ
1.铁制的枷锁,常指刑具。《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其男子槛车,儿女子步,以铁锁琅当其颈。」《红楼梦》第一二回:「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把他套住,拉了就走。」
2.用铁环连缀而成的锁链。如:「铁锁横江」、「铁锁沉江」。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漢語大詞典》:铁钱(鐵錢)
古代用铁铸成的钱币。始于 汉 代 公孙述 。 南朝 梁武帝 时又铸铁五铢。 五代 、 宋 和 清 代亦铸造过铁钱。铁钱的铸造,标志货币贬值。梁书·武帝纪下:“﹝ 普通 四年﹞十二月戊午,始铸铁钱。”陈书·沈炯传:“ 僧辩 素闻其名,於军中购得之,酬所获者铁钱十万。自是羽檄军书皆出于 炯 。”宋史·兵志五:“职级已上,冬赐绵袍,月给食盐、米麦、铁钱。”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原始:“ 梁武帝 时以铁钱之故,商贾多姦,有东钱、西钱、长钱之分,以七八十为一百,末年竟以三十五为一百。”
《國語辭典》:铁甲(鐵甲)  拼音:tiě jiǎ
铁片制成的铠甲。《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衣铁甲,操铁杖,以战。」《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也称为「铁衣」。
《國語辭典》:铁画(鐵畫)  拼音:tiě huà
用铁片制作的工艺品。锻打铁片成线条,钩成图案,再涂上黑色或棕红色,制成挂屏,用于壁饰。相传为安徽芜湖铁匠汤鹏所创。也称为「铁花」。
《國語辭典》:铁画银钩(鐵畫銀鉤)  拼音:tiě huà yín gōu
语本唐。欧阳询 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形容笔画如铁般的刚劲,如银般的柔媚。《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锦心绣口,李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也称为「铁笔银钩」、「银钩铁画」。
《國語辭典》:髡钳(髡鉗)  拼音:kūn qián
古代一种惩治罪犯的方式。剃去头发称髡,而以铁圈束住脖子称钳。汉文帝废除肉刑时,以髡钳城旦舂代替黥刑。
《國語辭典》:听子(聽子)  拼音:tīng zi
大陆地区指以镀锡或镀锌的铁皮制成,用来装食品、香烟等的筒子、罐子。由英语tin翻译得名。
《國語辭典》:琅珰(琅璫)  拼音:láng dāng
1.拟声词。形容金属或玉石撞击的声音。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四首之三:「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珰。」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琅珰交错垂金锁,锦绣崚嶒绚彩霞。」也作「锒铛」。
2.刑具。指缚系人犯的铁锁、铁链。或指用锁锁住。《文明小史》第九回:「带领衙役,到监里,把一班秀才,一齐铁索琅珰提了上来,当堂跪下。」也作「郎当」、「锒铛」。
《漢語大詞典》:尚玄
崇尚黑色。铁色黑,因亦指崇尚用铁制作。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子孙稍下衰,然流寓 太原 者,始尚玄,亦以精鍊见重。”按,“容城侯”指镜。 唐 乔琳 有《太原进铁镜赋》
《國語辭典》:铁塔(鐵塔)  拼音:tiě tǎ
1.钢铁建造的高塔。可供人游览或架设高压电线。如:「巴黎铁塔」。
2.形容强壮高大的样子。如:「黝黑的面庞,高壮的躯体,像一座铁塔般站在我的面前。」
《國語辭典》:铁门限(鐵門限)  拼音:tiě mén xiàn
1.南朝智永禅师以书法著名,索书者众,门槛被踏穿,因此用铁叶包起的故事。典出唐。李绰《尚书故实》。后借指宾客众多,家道兴盛。
2.比喻防范严谨。如:「说是公开招考职员,却又定了这么多严苛的条件,像是铁门限般的,谁能进得来。」
《漢語大詞典》:铁打(鐵打)
用铁打成的。比喻坚固。 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正是为了社会主义的铁打江山长明不锈。”
分類:用铁坚固
《國語辭典》:铁丝(鐵絲)  拼音:tiě sī
1.用铁制成的线状物品,有粗细多种。如:「只见他用铁丝裍扎著钢筋。」
2.喻蝴蝶的黑色触须。宋。苏轼 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漢語大詞典》:铁钵(鐵鉢)
僧徒的食器。用铁制成,故称。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木杯能渡水,铁鉢肯降龙。”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至今铁鉢在,当底手跡穿。”
《國語辭典》:汤瓶(湯瓶)  拼音:tāng píng
一种以金属或瓷制成装热水的瓶子。
分類:茶水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