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簿子  拼音:bù zi
记录某些事物的本子。《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乡绅末了一个是唐二棒椎,手里拿一个簿子在那里边记帐。」
《漢語大詞典》:逸本
指散佚失传的本子。《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1期:“﹝ 陈乃乾 ﹞认为凡具有校勘价值的孤本、逸本,抵得上 宋 元 珍本与名钞宝册。”
《國語辭典》:手册(手冊)  拼音:shǒu cè
1.一种便于浏览的记事小册。如:「健康纪录手册」。明。张芹《备遗录。兵部尚书齐公》:「尝被召问边将姓名,泰历数无遗,又欲考诸图籍,泰出袖中手册以进,自是益承眷遇。」
2.介绍一般性或专业性知识的小册子。如:「急救手册」、「重订标点符号手册」。
《國語辭典》:生死簿  拼音:shēng sǐ bù
阴间记载生者生卒年月日时辰的簿本。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四。郑邻再生》:「复命检勾生死簿,称邻寿尚有一纪半。」《西游记》第三回:「是我显神通,直嚷到森罗殿,与那十王争吵,将我们的生死簿看了。」
《漢語大詞典》:记录本(記録本)
指开会记录发言或个人随事记录备忘的本子。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自己一个人留在屋里,打开记录本,撕下一张纸,用她的花杆儿水笔用心的写着。”
《漢語大詞典》:辑本(輯本)
指辑录散佚文稿编成的本子。 清 谭嗣同 《〈史例〉自叙》:“輒研校四库辑本,罗列 杜氏 所释,辅以 陆氏 春秋集传纂例、 刘氏 春秋传説例。”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 六朝 小说他据《汉魏丛书》,我据别本及自己的辑本,这工夫曾经费去两年多,稿本有十册在这里。”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但这部书大部分都散佚了,现在只有一个辑本,还保留着一小部分。”
《國語辭典》:日记(日記)  拼音:rì jì
每日的生活记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黄鲁直有日记,谓之家乘,至宣州,犹不辍书。」《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我作的那本日记,得把他修饰好了。」
《國語辭典》:日历(日曆)  拼音:rì lì
记载年、月、日、星期和节气、纪念日等的印刷物,一年一本,一日一页。
《漢語大詞典》:兼本
谓其他相同的本子,复本。南史·徐广传:“ 法盛 诣 绍 , 绍 不在,直入窃书。 绍 还失之,无復兼本,於是遂行 何 书。”
分類:本子复本
《國語辭典》:定本  拼音:dìng běn
1.基本原则。
2.已校正审定的书籍。《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传》:「臣今依前丞臣卢昶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
3.唐太宗得王羲之所书兰亭真迹,刻于学士院。后因乱辗转移置,曾置于定州,故称为「定本」。宋。俞松《兰亭续考》卷一:「兰亭叙,世閒本极多,惟定本者最佳。」
《漢語大詞典》:定武石刻
即 定武 《兰亭》。亦兼指其拓本。 宋 高文虎 《〈兰亭博议〉序》:“又有旧藏 定武 石刻,亦设诸几席。”详“ 定武兰亭 ”。
分類:拓本
《國語辭典》:卷子  拼音:juàn zi
1.可以舒捲的书画。《儒林外史》第四○回:「萧云仙拿出一个卷子递与武书,道:『这是小弟半生事迹,专求老先生大笔,或作一篇文,或作几首诗,以垂不朽。』」
2.试卷。《儒林外史》第三回:「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要细细看过,不可听著幕客,屈了真才。」
《漢語大詞典》:历子(歷子)
宋 代记述官员政迹功过以备考课升降之用的本子。宋史·选举志六:“诸州掾曹及县令、簿、尉,皆户部南曹给印纸、历子,俾州郡长吏书其绩用愆过,秩满,送有司差其殿最。”宋史·选举志六:“应监司郡守朝辞日,别给历子。如荐贤才为几人,若为治钱穀,若为理狱讼,兴某利,除某害,各为条目,使之黽勉从事。”
宋 制,料粮院掌发俸禄,有料钱录,据状注明各官授官日月,发给本人,凭以赴户部领支俸钱。 宋 朱熹 近思录卷七:“ 伊川先生 在讲筵,不曾请俸,诸公遂牒户部,问不支俸钱。户部索前任歷子,先生云:‘某起自草莱,无前任歷子。’”
《漢語大詞典》:文本
文件的某种本子。亦指某种文件。《人民日报》1988.3.17:“晚上,苏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 和 南斯拉夫 联邦主席团主席 拉·莫伊索夫 在位于 新贝尔格莱德 的联邦大厦交换了《南苏联合宣言》的文本。”
《國語辭典》:校本  拼音:jiào běn
依照善本校正过的书籍。也称为「校定本」。
《國語辭典》:掌记(掌記)  拼音:zhǎng jì
1.负责记载或管理笺奏。唐。贾岛〈送张校书季霞〉诗:「掌记试校书,未称高词华。」
2.元时戏剧的手抄曲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子身。第五出》:「不妨,你带得掌记来,敷演一番。」
3.职官名。唐代尚宫局中设有掌记二人,正八品。负责宫内入出,录为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