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复命(復命)  拼音:fù mìng
执行命令后回报。《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也作「覆命」。
《漢語大詞典》:兼本
谓其他相同的本子,复本。南史·徐广传:“ 法盛 诣 绍 , 绍 不在,直入窃书。 绍 还失之,无復兼本,於是遂行 何 书。”
分類:本子复本
《漢語大詞典》:还元(還元)
(1).人恢复本来面目或事物恢复原状。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一折:“你与我逞精神,送旧迎新,二十载还元见 老君 。”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俎:“金一为箔,无復再还元矣。” 郭沫若 《长春集·迎春序曲》:“墓里的枯骸,它们也在变,变成肥料再向生命还元。”
(2).恢复、滋养元气。 唐 吕岩 《渔父词·炼质》:“运本还元於此寻,周流金鼎虎龙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秋石:“主治:虚劳冷疾,小便遗数,漏精白浊,滋肾水,养丹田,返本还元,归根復命。”
《漢語大詞典》:复性(復性)
谓回复本性之善。 唐 李翱 《复性书》中:“妄情灭息,本性清明,周流六虚,所以谓之能復其性也。”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故其学一以復性为鵠,以慎独为括,以喜怒哀乐未发为奥,以能知未发而至之为窍。”
分類:回复复本
《國語辭典》:息黥补劓(息黥補劓)  拼音:xí qíng bǔ yì
黥,古代在脸上刺字、涂墨的刑罚。劓,古代割鼻子的酷刑。息黥补劓本指修整面容的残缺,以恢复本来的面目。语本《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后比喻痛悟前非,改过自新。宋。苏轼 登州谢两府启:「策蹇磨铅,少答非常之遇;息黥补劓,渐收无用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