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格律  拼音:gé lǜ
1.传统法中指法律条令。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五。孝行》:「复雠礼所许,杀人亦格律具存。孝子之心,义不顾命。国家设法,焉得容此。杀人成复雠之志,赦之亏格律之道。」《旧五代史。卷三七。唐书。明宗本纪三》:「自兵兴以来,法制不一,诸道州县常行枷杖,多不依格律,请以旧制晓谕,改而正之。」
2.诗、词、曲、赋的平仄、音韵、字数、句数等形式和规律。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贯穿古今,覶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宋。许顗《彦周诗话》:「有五句成篇者,尽古今诗之格律,足以资详博,不可不知也。」
3.个人生活行为在主观上所遵循法度和规则。唐。窦冀〈怀末上人草书歌〉:「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國語辭典》:谱子(譜子)  拼音:pǔ zi
1.记录一些格式或符号让人模仿学习的书册。
2.大致的范围。也作「谱儿」。
《國語辭典》:度曲  拼音:dù qǔ
1.依曲调的节拍歌唱。汉。张衡〈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唐。杜甫〈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之二:「翠眉萦度曲,云鬓俨成行。」
2.制作乐曲。《汉书。卷九。元帝纪》:「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聊斋志异。卷二。林四娘》:「谈及音律,辄能剖悉宫商。公遂意其工于度曲。」
《國語辭典》:图谱(圖譜)  拼音:tú pǔ
有系统的分类编辑而可用来说明事物的图表,是根据实物描绘或摄制而成。《隋书。卷四九。牛弘传》:「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
《國語辭典》:作曲  拼音:zuò qǔ
制作乐曲。如:「他喜欢作曲。」清。徐珂《清稗类钞。音乐类。俞春浦善琵琶》:「会是夕风雨,春浦取琵琶作曲,铁云乃作诗以寄小颠。」
《漢語大詞典》:声文(聲文)
(1).泛指音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2).特指曲谱及词。 宋 姜夔 《〈铙歌鼓吹曲〉序》:“迺 政和 七年,臣工以请上詔製用,中更否扰,声文罔传。”
分類:音调曲谱
《国语辞典》:步步高  拼音:bù bù gāo
1.梯子。
2.两三层的搁东西的板架。
3.箜篌曲谱名。
《漢語大詞典》:度声(度聲)
按曲谱唱歌。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声色》:“听促柱之方遒,闻度声之始囀。”参见“ 度曲 ”。
分類:曲谱唱歌
《國語辭典》:度曲  拼音:dù qǔ
1.依曲调的节拍歌唱。汉。张衡〈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唐。杜甫〈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之二:「翠眉萦度曲,云鬓俨成行。」
2.制作乐曲。《汉书。卷九。元帝纪》:「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聊斋志异。卷二。林四娘》:「谈及音律,辄能剖悉宫商。公遂意其工于度曲。」
《國語辭典》:歌谱(歌譜)  拼音:gē pǔ
歌曲的谱子。通常以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置于五线谱上,以表现曲调,或以1、2……7等数目以表示音阶高低而写成简谱。
分類:歌曲曲谱
《漢語大詞典》:谱次(譜次)
(1).用曲谱记录。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十七年, 驃国 王 雍羌 遣弟 悉利移 、城主 舒难陁 献其国乐。至 成都 , 韦皋 復谱次其声,又图其舞容、乐器以献。”
(2).按照事物的系统、类别和次序记录。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惟是间有祖训所未及载,或载而未详者,谨谱次梗概于左。”
《國語辭典》:老谱(老譜)  拼音:lǎo pǔ
1.旧谱子。如:「这曲子是按老谱修改而来的。」
2.老方法、旧规矩。如:「按老谱行事少差错。」也称为「老谱儿」。
《国语辞典》:太和正音谱(太和正音谱)  拼音:tài hé zhèng yīn pǔ
书名。明代朱权所编,二卷,为现存最早的北曲曲谱。上卷论曲七章,分杂剧体式、古今英贤乐府格式、杂剧十二科群英所编杂剧、善歌之士、音律宫调、词林须知、乐府等项;下卷分宫别调详列三百三十五章曲牌的句格、声调谱式。
《国语辞典》:燕乐半字谱(燕乐半字谱)  拼音:yàn yuè bàn zì pǔ
唐代的一种乐谱。如敦煌千佛洞之唐人大曲谱。
《漢語大詞典》:七字谱(七字譜)
器乐演奏用的一种曲谱,以 吴 语星、汤、蒲、大、各、句、同七字状乐器之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鐃鈸、号筒,祇用笛、管、簫、絃、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后增星鈸,器輒不止十种,遂以星、汤、蒲、大、各、句、同七字为谱。七字乃吴语状器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