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斯文  拼音:sī wén
1.礼乐制度教化。《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汉书。卷一○○。叙传下》:「武功既抗,亦迪斯文,宪章六学,统壹圣真。」
2.儒士。《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平日敬重斯文,喜欢才士。」《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先圣祠内,共观大礼之光;国子监中,同仰斯文之主。」
《國語辭典》:斯文  拼音:sī wen
人的举止文雅有礼。《红楼梦》第六三回:「斯文些的才好,别大呼小叫,惹人听见。」《文明小史》第三回:「如果打死了外国人,我拚著脑袋去陪他,金委员不该拿读书人如此蹧蹋,到底不是斯文一脉!」
《漢語大詞典》:雅文
(1).犹文雅。荀子·富国:“所以説之者,必将雅文辩慧之君子也。”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荀》书雅字,多对鄙雅而言。此云雅文,即文雅耳。”
(2).雅正的文辞,。《汉书·王嘉传》:“ 谭 颇知雅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斯并鸿裁之寰域,雅文之枢辖也。”
《漢語大詞典》:娴都
文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若夫 青琴 宓妃 之徒,絶殊离俗,姣冶嫺都。” 司马贞 索隐:“ 郭璞 云:‘都,雅也。’説文曰:‘嫺,雅也。’或作‘闲’。”
分類:文雅
《漢語大詞典》:僩雅
文雅。僩,通“ 嫺 ”。 汉 贾谊 新书·傅职:“明慈爱以道之仁,明僩雅以道之文。” 卢文弨 注:“僩与‘嫻’同。”
《國語辭典》:斑斑  拼音:bān bān
1.泪痕点点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泪湿衣襟,斑斑成血。」
2.繁茂的样子。金。刘迎 沙漫漫诗:「沙漫漫,草斑斑,南山北山相对看。」也作「班班」。
3.文彩明显的样子。如:「文质斑斑」。
《國語辭典》:尔雅(爾雅)  拼音:ěr yǎ
1.书名。十九篇。相传〈释诂〉一篇,为周公所撰。其他或言为孔子、子夏、叔孙通、梁文所增补。基本上当是由汉初儒者缀辑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为中国最古训诂名物的书。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一般语词,后十六篇专门解释各种名物术语。《尔雅》的注释有晋代郭璞注、宋代邢炳疏、清代邵晋涵的《尔雅正义》、清代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皆称精博。
2.文雅正直。《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宋。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诗:「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
《國語辭典》:彬彬  拼音:bīn bīn
各种不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其十志该富,赞序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也作「斌斌」。
《國語辭典》:彬彬有礼(彬彬有禮)  拼音:bīn bīn yǒu lǐ
形容人的礼貌恰到好处,不至于矫情多礼,也不至于粗鲁无礼。如:「他对人彬彬有礼。」《镜花缘》第八三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國語辭典》:雅俗  拼音:yǎ sú
高雅与庸俗。汉。刘熙〈释名序〉:「名号雅俗,各方名殊。」《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雅俗所归,惟称许郭。」
《國語辭典》:文体(文體)  拼音:wén tǐ
文章的体裁或风格。《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自汉至魏四百馀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世有浇淳,时移治乱,文体迁变,邪正或殊。」
《國語辭典》:闲雅(閑雅)  拼音:xián yǎ
从容安舒。《晋书。卷五五。张载传》:「载性闲雅,博学有文章。」《文选。陆机。文赋》:「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
《國語辭典》:温雅(溫雅)  拼音:wēn yǎ
温和高雅。《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郎中温雅,器识纯素。」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见小童隐映疏竹间,年可十四、五,端丽温雅,如靓妆女子。」
《國語辭典》:文气(文氣)  拼音:wén qì
1.文章中的气势。如:「文气卑弱」。
2.文雅。《文明小史》第三六回:「这不要紧,就见他们一见亦何妨?我见过他们两次了,很文气的。」
《漢語大詞典》:雅化
(1).谓趋于文雅、高雅。史记·李斯列传:“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説耳目者,必出於 秦 然后可,则是 宛 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 赵 女不立於侧也。” 司马贞 索隐:“谓闲雅变化而能通俗也。”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馀’。”
(2).纯正的教化。晋书·华谭传:“刑罚悬而不用,律令存而无施,适足以隆太平之雅化,飞仁风於无外矣。”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你司晨伤雅化,长舌犯良规。”
《國語辭典》:雅驯(雅馴)  拼音:yǎ xún
文辞言语典雅而精致。《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國語辭典》:和韵(和韻)  拼音:hé yùn
为文作诗,讲求句中音调或句末韵脚和谐,称为「和韵」。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声律》:「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