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厌厌(猒猒)  拼音:yàn yàn
安泰的样子。《荀子。儒效》:「厌厌兮其能长久也。」
《國語辭典》:厌厌(厭厭)  拼音:yān yān
1.安静的样子。《诗经。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2.茂盛的样子。《诗经。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3.露水重的样子。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趁著这厌厌露华,对著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
4.暗淡、微弱的样子。《汉书。卷七五。李寻传》:「列星皆失色,厌厌如灭。」
5.虚弱生病的样子。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这两日茶饭不进,厌厌瘦削。」《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只是王氏生来娇怯,厌厌弱病尝不离身的。」也作「恹恹」。
《國語辭典》:安然  拼音:ān rán
1.平安无事。晋。郭璞〈谏留任谷宫中疏〉:「不宜令谷安然自容,肆其邪变也。」元。王晔《桃花女》第一折:「你今日安然,明日无事,到后日午时,合该土炕上板僵身死。」
2.安定、安恬不惊奇。《晋书。卷九。简文帝纪》:「晞大恐,求下车,而帝安然无惧色,温由此惮服。」《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三。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弗独自安然。」
《國語辭典》:寂静(寂靜)  拼音:jí jìng
安静无声。《红楼梦》第五六回:「只见院中寂静,只有ㄚ鬟婆子诸内壸近人在窗外听候。」
《國語辭典》:宁静(寧靜)  拼音:níng jìng
安静、平和。三国蜀。诸葛亮 诫子:「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红楼梦》第六三回:「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
《國語辭典》:安生  拼音:ān shēng
1.安定生活,安居。宋。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馀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红楼梦》第六九回:「你虽悔过自新,然已将人父子兄弟致于麀聚之乱,天怎容你安生。」
2.安静、安宁。《西游记》第三三回:「我们若吃了他师父,他肯甘心?来那门前吵闹,莫想能得安生。」
《國語辭典》:消停  拼音:xiāo ting
1.停止。宋。赵长卿 念奴娇。玉龙声香词:「摆脱风尘,消停酸苦,终有成时节。」《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绰板婆消停口舌,磁器匠担误生涯。」
2.歇息、停留。宋。王质〈江城子。细风微揭碧鳞鳞〉词:「斜湾丛柳暗阴阴,且消停、莫催行。」《水浒传》第五○回:「既是大官人不肯落草,且在山寨消停几日,打听得没事了时,再下山来不迟。」
3.从容、不慌不忙。《红楼梦》第四回:「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咱们先能著住下,再慢慢的著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
《漢語大詞典》:恬安
安静;安逸。《汉书·严安传》:“心既和平,其性恬安;恬安不营,则盗贼销。”旧五代史·晋书·张希崇传:“昔 班仲升 西戍,不敢擅还,以承詔故也。我今入 关 ,断在胸臆,何恬安於不测之地,而自滞耶!”
分類:安静安逸
《國語辭典》:宁靖(寧靖)  拼音:níng jìng
安定。《晋书。卷五七。吾彦传》:「在镇二十馀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三国演义》第八六回:「吴、魏宁靖,臣当征南,平定蛮方,然后图魏。」
分類:安定安静
《國語辭典》:諔诡(諔詭)  拼音:chù guǐ
奇异。《庄子。德充符》:「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
分類:安静奇异
《国语辞典》:息静(息静)  拼音:xí jìng
安静。《儒林外史》第七五回:「陈礼又焚了一道符,叫众人都息静。」
分类:安静
《漢語大詞典》:密率
(1).安静。文选·王褒〈洞箫赋〉:“惏慄密率,掩以絶灭。” 李善 注:“密率,安静也。”
(2).圆周率的较精确值。隋书·律历志上:“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
《國語辭典》:恬谧(恬謐)  拼音:tián mì
安静。唐。欧阳詹〈唐天文述〉:「求诸恬谧则常宁。」
分類:安静
《漢語大詞典》:闲靓(閒靚)
安静。靚,通“ 静 ”。 明 归有光 《畏垒亭记》:“予妻之家在焉。予独爱其室中閒靚,壬寅之岁,读书於此。” 清 刘大櫆 《漱润楼记》:“ 谢君 师其 避地至此,乃於其居宅之后,买隙地为楼,其前虽喧嚣,而后颇閒靚。”
分類:安静
《漢語大詞典》:哑静(啞静)
寂静;安静。 艾芜 《乡愁》二:“屋子里哑静了一会儿。”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大家都哑静一点,守点规矩么!” 邓洪 《潘虎》:“全场顿时哑静下来,一双双眼睛都向我睁大着。”
分類:寂静安静
《國語辭典》:绵绵(綿綿)  拼音:mián mián
形容连续不绝。《诗经。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