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履端  拼音:lǚ duān
1.推算日历的起点。《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馀于终。」
2.正月、元旦。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天子履端废朝,单于长围高宴。」
3.皇帝即位之初改元。《晋书。卷二。景帝纪》:「履端初政,宜崇玄朴。」
4.泛指一切事物的开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夫京殿苑猎,述行序志,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既履端于倡序,亦归馀于总乱。」
《國語辭典》:新历(新曆)  拼音:xīn lì
1.一种民国以后所采行的新历法。参见「太阳历」条。
2.新岁的历书。唐。王维 春中田园作诗:「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唐。来鹄 早春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3.重新制定的历法。《新唐书。卷二七。历志三上》:「诏僧一行作新历,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
《漢語大詞典》:岁历(歲曆)
亦作“ 岁歷 ”。 即年历。书·尧典“允釐百工,庶绩咸熙” 孔 传:“言定四时,成岁歷,以告时授事,则能信。” 宋 梅尧臣 《矮石榴树子赋》:“非封植,忽此生荣,三传岁历,密叶如盖。” 赵朴初 《金缕曲》词:“岁历翻新页,喜回头,一年经过,奇峰千迭。”
分類:年历
《漢語大詞典》:挂历(挂曆)
供悬挂用的日历、月历或年历。《花城》1981年第6期:“什么也没有,连一份大美人头的挂历都没有,真是‘家徒四壁’呀。”
《国语辞典》:国剧(国剧)  拼音:guó jù
旧时流行于中国各地的剧种。有近两百年历史,清末以北京最为盛行,故称为「京剧」、「京戏」。民国改北京为北平,称为「平剧」。以汉调的西皮、徽调的二黄为主要唱腔,同时也吸收其他唱腔,如昆腔、吹腔、梆子腔、罗汉腔等,也称为「皮黄戏」。表演上唱、做、念、打并重,且融入武术技巧,多用虚拟性动作。内容则以历史故事为主,服装考究,色泽鲜丽,具有独特风格,对各地的剧种影响很大。由于地区与艺术风格的不同,故分有许多流派,以京派、海派为两大支。
《漢語大詞典》:月份牌
彩画单张年历的旧称,亦用以称日历。 洪深 《青龙潭》第三幕:“壁上贴着些隔年的月份牌,褪了色的美女图;都是城里洋货店或外国肥田粉公司的广告。” 阿英 《漫谈初期报刊的年画和日历》:“至于日历,当时称作‘月份牌’。” 老舍 《四世同堂》八:“老人的年岁正像岁末的月份牌,撕一张就短一张,而眼看着已经只剩下不多的几张了。”
《国语辞典》:鹿特丹影展  拼音:lù tè dān yǐng zhǎn
重要国际影展之一。已具十八年历史。每年于一月下旬至二月下旬间举行。参展影片约一百二十部。主要活动为:影片观摩、专业讨论会、影片交易等,是一非竞赛性影展,无评审办法及委员。
《国语辞典》:糕仔崁古道  拼音:gāo zǐ kǎn gǔ dào
位于阿里山区的古道。约有二百年历史。在阿里山铁公路未开辟前,系奋起湖往瑞里、嘉义的唯一交通要道。现存古道中有「闷柴窑」、「天造大帝」日本神社、「爱玉发源地」等遗址。
《国语辞典》:航海历(航海历)  拼音:háng hǎi lì
航海家观测天体时所用的天文年历。除记载各天体的位置外,亦包罗其他与航海有关的天文事项。
《國語辭典》:淮海戏(淮海戲)  拼音:huái hǎi xì
流行于大陆地区江苏省淮阴、徐州、涟水、泗阳一带的剧种。参见「拉魂腔」条。
《漢語大詞典》:大本曲
白族的曲艺。已有数百年历史。流行于 云南 大理白族自治州 ,有南腔和北腔之分。一人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以白语为主,也有用汉语的。唱词格式大都是四句一组,前三句为七字句,第四句为五字句。后又在其基础上发展出“吹吹腔”,除有民间乐舞的特点外,还吸取了汉族戏剧的优点,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