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谶步(讖步)
指以谶术对天象灾变的推算。步,推步。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乃冶铜匭为一室,署东曰‘延恩’,受干赏自言;南曰‘招諫’,受时政失得;西曰‘申冤’,受抑枉所欲言;北曰‘通玄’,受讖步祕策。”
《漢語大詞典》:五行
(1).水、火、木、金、土。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古人常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书·甘誓:“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孔颖达 疏:“五行,水、火、金、木、土也。”《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备万斋:“且人也,同得阴阳五行之气以成形也。”
(2).旧时星相家以五行生尅推算命运。因亦用以称命运。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则为我五行差,没乱的难迭办,几能勾青琐点朝班。” 明沈受先《三元记·议亲》:“药无功、神不灵,祸福难明也,须请星士前来问五行。”
(3).五种行为。礼记·乡饮酒义:“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
(4).星名。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非数年在西也。”
(5).乐舞名。史记·孝文本纪:“舞者,所以明功也。 高庙 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裴骃 集解引 孟康 曰:“《武德》, 高祖 所作也。《文始》, 舜 舞也。《五行》, 周 舞也。”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文始》《五行》, 唐 后亦闕。”
(6).《五行志》的简称。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若乃《五行》《艺文》, 班 补 子长 之闕。”通志·总序:“臣故削去《五行》而作《灾祥略》。”
(7).五种德行。即五常:仁、义、礼、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旧造説,谓之五行。” 杨倞 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宋 戴埴 鼠璞·驺虞:“ 汉 儒尚符瑞,以龙麟凤龟为四灵,后增騶虞,以配五行。曰龙仁兽,凤礼兽,騶虞义兽,龟麟知与信兽,诬罔可知。”
(8).五种德行。孝的五行:庄、忠、敬、笃、勇。吕氏春秋·孝行:“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篤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
(9).五种德行。将的五行:柔、刚、仁、信、勇。《淮南子·兵略训》:“所谓五行者,柔而不可卷也,刚而不可折也,仁而不可犯也,信而不可欺也,勇而不可陵也。”
(10).佛典中指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见大乘起信论。又指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见《涅槃经》
《漢語大詞典》:历数(歷數)
(1).犹历法。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汉书·律历志下:“历数之起上矣。” 唐 柳宗元 《舜禹之事》:“﹝ 舜 ﹞合时月,正历数。”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有一人姓 王 名 朔 ,亦善通五行历数之书。”
(2).古谓帝王代天理民的顺序。历,也写作“厤”。论语·尧曰:“咨,尔 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 何晏 集解:“厤数谓列次也。” 邢昺 疏:“ 孔 注尚书云:谓天道。谓天厤运之数。帝王易姓而兴,故言厤数谓天道。”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今天眷明德,民怀奥主,历数允集,歌讼同臻。” 唐 杜甫 《重经昭陵》诗:“草昧英雄起,謳歌历数归。”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追复杨涟等官爵廷臣谢表》:“水德之传一传二,岂独神言赤帝之为 桓 为 灵 ,诚非历数。”
亦作“厤数”。
(1).岁时节候的次序。庄子·寓言:“天有歷数,地有人据。”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鸡知将旦,不能究阴阳之歷数。”
(2).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书·洪范:“五纪……五曰厤数。” 孔 传:“厤数节气之度以为厤,敬授民时。” 孔颖达 疏:“筭日月行道所歷,计气朔早晚之数,所以为一岁之厤。”后汉书·郅恽传:“﹝ 郅惲 ﹞及长,理《韩诗》《严氏春秋》,明天文歷数。” 清 王锡阐 晓庵新法·自序:“儒者不知歷数,而援虚理以立説。”
(3).指帝王继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说法,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序相应。论语·尧曰:“ 尧 曰:‘咨!尔 舜 ,天之歷数在尔躬。’” 汉 蔡邕 《光武济阳宫碑》:“歷数在帝,践祚允宜。” 宋 范成大 《秦淮》诗:“经营暨六代,兹地称神州,乃知歷数定,昧者徒私忧。” 明 朱元璋 《免朝谒手诏》:“尔察歷数,观天文,择主就聘,首陈三策,朕实嘉行。”
亦作“厤数”。 一一列举;逐个说出。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元年:“因歷数大臣过失。” 宋 欧阳修 《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昨所能黜臺諫五人,惟是 从诲 入臺未久,其他四人,出处本末,迹状甚明,可以歷数也。”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若 杜陵 长篇,有歷数月日事者,合为一章。《大雅》有此体。”《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 铁人 ﹞历数钻工们如何苦战。”
《漢語大詞典》:五星
(1).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史记·天官书论:“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 汉 刘向 说苑·辨物:“所谓五星者,一曰岁星,二曰荧惑,三曰镇星,四曰太白,五曰辰星。” 宋 叶适 《送程传叟》诗:“谁知仰天愬天公,三辰五星在心中。”
(2).古代星命术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来推算禄命,因以指命运。 前蜀 杜光庭 《遂府相公周天醮词》:“五星四景之中,永销危厄;天府地司之内,别注休禎。”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偏则是我五星,直恁般时乖运蹇不通亨。”
《漢語大詞典》:节度(節度)
(1).节序度数。指历象上据以推算天体运行、季节变化的度数。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繫於斗。”
(2).规则;法则。 汉 王充 论衡·明雩:“日月之行,有常节度,肯为徙市故,离毕之阴乎?”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九:“﹝ 东坡 ﹞在 黄州 自作蜜酒, 惠州 自作桂酒,皆一试而止,盖出於一时之戏剧,未必皆中节度耳。” 明 吴承恩 《〈春秋列传〉序》:“观之六代之乐,其规条节度岂不极盛也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灰焙之法必有节度,亦必有宜忌。”
(3).犹节制,约束。汉书·循吏传·龚遂:“功曹以为 王生 素耆酒,亡节度,不可使。”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旧唐书·田绪传:“初, 田悦 性俭嗇,衣服饮食,皆有节度,而 绪 等兄弟,心常不足。”
(4).调度;指挥。后汉书·刘虞传:“初,詔令 公孙瓚 讨 乌桓 ,受 虞 节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潮汐去还,谁所节度?” 宋 李纲 《上道宗太上皇帝封事》:“遣大臣……尽统诸将,听其节度,推轂授师,不从中制,使兵势不分。”清史稿·礼志九:“中建黄纛为中军,两翼斜行建红、白二纛为表,两翼末国语曰乌图哩,各建蓝纛为表,皆受中军节度。”
(5).见“ 节度使 ”。
《漢語大詞典》:节度使(節度使)
官名。 唐 初沿 北周 及 隋 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 唐 睿宗 景云 二年, 贺拔延嗣 为 凉州 都督,充 河西 节度使,自此始有节度使之号。其初,仅于边地有之, 安 史 之乱后遍设于国内。一节度使统管一道或数州,总揽军、民、财政。 宋 以节度使为虚衔, 辽 金 沿置, 元 废。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其后由膳部郎中为 荆南 节度行军司马,遂为节度使。”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 绍兴 年间,行在有个 关 西 延安府 人。本身是三镇节度使。”亦省称“ 节度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宣和 中復 幽州 ,乃建为 永清军 节度,以命 郭药师 。”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唐制节度观察二使不并置:“ 唐 制节度、观察二使不并置,故节度常兼观察处置等使。 崔珙 为 凤翔 陇州 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漢語大詞典》:相荡(相盪)
见“ 相盪 ”。
亦作“ 相荡 ”。
(1).相推移;来回运动。易·繫辞上:“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盪。” 韩康伯 注:“相推盪也,言运化之推移。”礼记·乐记:“阴阳相摩,天地相荡。” 郑玄 注:“荡,犹动也。”
(2).相推算。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乘除相盪,无所附益,泯然冥会者,真数也。”
《漢語大詞典》:推排
(1).排斥;排挤。 汉 王充 论衡·书虚:“ 孔子 生时推排不容,故叹曰:‘凤鸟不至, 河 不出图,吾已矣夫!’生时无祐,死反有报乎?”晋书·董京传:“或见推排駡辱,曾无怒色。” 郁达夫 《无题》诗:“前贤不解藏人善,门户推排孰起初?”
(2).拥挤。汉书·朱买臣传:“拜为太守, 买臣 衣故衣,怀其印綬,步归郡邸……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
(3).搬动。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后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终不动摇。”宋书·少帝纪:“及 懿后 崩背,重加天罚,亲与左右执紼歌呼,推排梓宫,抃掌笑謔,殿省备闻。”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 江 南 运河 而东至於 浙江 ,谓推排重物曰勃。”
(4).谓随着岁月推移。 南朝 齐 王僧虔 《戒子书》:“吾在世,虽乏德业,要復推排人閒数十许年,故是一旧物。”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迷人知返,去道不遥,幸速推排,急登正路。” 清 唐孙华 《辛巳除夕》诗:“自怜尘世推排久,擥镜休嫌白髮生。”
(5).相比。 唐 方干 《贼退后赠刘将军》诗:“非唯 吴起 与 穰苴 ,今古推排尽不如。” 清 姚椿 《题〈剑南集〉后五首柬书田》诗之四:“ 陆 杨 名字共推排,雅俗如何好共儕?”
(6).排列;排列推算。 宋 陆游 《春社有感》诗:“耆年凋落还堪叹,社饮推排冠一乡。”朱子语类卷六五:“若他也恁地逐一推排,便不是 伏羲 天然意思。” 清 袁枚 新齐谐·算命先生:“喜为人算命,写八字与之,其推排悉合世上五行之説,亦不甚验也。”
(7). 宋 、 金 、 元 时三年一度核实厘正赋役的法制。宋史·食货志上六:“至於推排,则因其貲产之进退为之升降,三岁而一行之。然当时之弊,或以小民粗有米粟,仅存室庐,凡耕耨刀斧之器,鸡豚犬彘之畜,纤微细琐皆得而籍之。吏视赂之多寡,为物力之低昂。”宋史·奸臣传四·贾似道:“后又行推排法, 江 南之地,尺寸皆有税,而民力弊矣。”金史·张大节传:“推排 东京路 户籍,人服其平。”《元典章·圣政二·均赋役》:“验其物力,从公推排。”
《漢語大詞典》:履端
(1).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谓之“履端”。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 杜预 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 孔颖达 疏:“履,步也,谓推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首……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於前更无餘分,以此日为术之端首,故言履端於始也。”后因以指正月初一。 晋 张华 《食举东西厢乐诗》:“履端承元吉,介福御万邦。” 北周 庾信 《宫调曲》:“履端朝万国,年祥庆百灵。”明史·魏良弼传:“明年元日,副都御史 王应鹏 坐事下詔狱。 良弼 言履端之始,不宜以微过繫大臣。” 清 钱谦益 《毛母戈孺人六十序》:“ 毛生 子晋 之母 戈孺人 ,年六十矣,诞辰在今年孟秋,而称庆以履端之月。”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传制官高声背诵:‘履端之庆,与卿等共之!’”
(2).指帝王初即位改元。晋书·景帝纪:“履端初政,宜崇玄朴。”
(3).泛指事物的开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鎔裁:“履端於始,则设情以位体。”
《漢語大詞典》:上溯
亦作“ 上泝 ”。
(1).逆水上行。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冀灵体之復形,御轻舟而上溯。”无能子·鱼说:“雷然一舍之间,河之巨鱼,春则连羣集其下,力而上泝,越其门者则化为龙,於是拏云拽雨焉。” 清 江藩 《河赋》:“上溯其脉,出於 崑山 。”
(2).从现在往上推算。 宋 宋庠 《南臣学士与余通书因成感咏》:“上泝三皇《坟》,旁採百家语。”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满洲跳神仪合于禘祭:“禘礼上溯远祖,旁及毁庙,与今 满洲 所祀者殊多相似。” 毛泽东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漢語大詞典》:占岁(占歲)
(1).观察岁星(即木星)的运行以推算制历。吕氏春秋·勿躬:“ 羲和 作占日, 尚仪 作占月, 后益 作占岁。”
(2).占卜一年的吉凶。史记·天官书:“夫自 汉 之为天数者,星则 唐都 ,气则 王朔 ,占岁则 魏鲜 。” 宋 王安石 《寄杨德逢》:“占岁以知子,将勤而后食。”
《漢語大詞典》:章程
(1).历数和度量衡的推算法式。史记·太史公自序:“ 张苍 为章程。”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章,历数之章术也;程者,权衡丈尺斛斗之平法也。”魏书·历律志上:“臣学缺章程,艺谢筹运。” 宋 王禹偁 《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又雅善音律、章程之伎,为时辈所推服。”
(2).制度、法规或程式、规定。 唐 赵璘 因话录·徵:“善守章程,深得宰相之体。” 郑观应 《盛世危言·廉俸》:“倘有玩忽章程,貽误政事、狥情受贿,越理取财,一经訐发,从严查办。”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倘亦预约,希将章程见示。”
(3).见“ 章程书 ”。
《漢語大詞典》:章程书(章程書)
书体的一种。即八分书。 南朝 宋 羊欣 《古来能书人名》:“ 钟 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亦省称“ 章程 ”。 宋 曾慥 类说·书法苑:“ 钟繇 有三体……二曰章程,谓八分书。”
《漢語大詞典》:平气(平氣)
(1).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 尹知章 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 郭沫若 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2).谓使心平气和。庄子·庚桑楚:“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郭象 注:“平气则静。”
(3).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 清 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
《漢語大詞典》:追溯
亦作“ 追遡 ”。
(1).逆流行向江河源头。比喻向前推算、探索事物的由来。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俗以天主降生之岁纪年,距今为一千八百三十六年,追溯之,当在 汉孝平 元始 二年。”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要讲《申报》,是必须追溯到六十年以前的,但这些事我不知道。”
(2).指回顾过去的人和事。 明 瞿式耜 《与顾玉书手札》之四:“且待中原恢復后,或有见 孝陵 之日,尔时大封功臣,或追遡前劳,量受恩阶一二。”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熙朝财赋》:“乱离初定,而追溯昇平,如梦如云,惝怳不可復记。”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章:“第孺子遭逢,不堪追溯。”
《漢語大詞典》:五运(五運)
(1).古代据五行生克说推算出的王朝兴替的气运。东观汉记·光武纪:“自帝即位,按图讖,推五运, 汉 为火德, 周 苍 汉 赤,木生火,赤代 苍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是以三正互用,五运相生,前朝道消,中原政散,瞻乌莫定,失鹿难追。” 宋 欧阳修 《正统论上》:“帝王之兴必乘五运者,繆妄之説也。”
(2).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行。《素问·天元纪大论》:“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朞之日,周而復始。” 张隐庵 集注:“言五运之气,递相沿袭,而一岁皆为之主治。”参见“ 五运六气 ”。
《漢語大詞典》:五运六气(五運六氣)
中医学名词。古代医家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行和阴、阳、风、雨、晦、明(《素问·至真要大论》以风、热、湿、火、燥、寒为六气。)六气的流转(即所谓“气运”),以推断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医家有五运六气之术,大则候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则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胶於定法,故其术皆不验。”明史·方伎传·周述学:“自历以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五运六气、海道鍼经,莫不各有成书,凡一千餘卷。”
《漢語大詞典》:历象(歷象)
(1).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汉书·律历志上:“曰:‘乃命 羲和 ,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历,一本作“ 厤 ”。参见“ 歷象 ”。
(2).历法,天文星象。后汉书·律历志中:“祖 尧 岱宗 ,同律度量,考在璣衡,以正历象,庶乎有益。” 唐玄宗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诗:“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参见“ 歷象 ”。
亦作“厤象”。
(1).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书·尧典:“乃命 羲和 ,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歷象之要,可以晷景测之。”
(2).历法;天文星象。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宜当拔擢,使登鼎司,上令三辰顺轨於歷象,下使五品咸训于嘉时。”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易数:“大抵之为书,无所不有,或以歷象,或以卜筮,盖不但性命之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