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搢绅(搢紳)  拼音:jìn shēn
1.古时官吏插笏于绅带间,故称仕宦为搢绅。《庄子。天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晋书。卷二五。舆服志》:「所谓搢绅之士者,搢笏而垂绅带也。」也作「缙绅」。
2.称地方的绅士。也作「缙绅」。
3.搢绅录的简称。参见「搢绅录」条。
《漢語大詞典》:垂绅(垂紳)
大带下垂。礼记·玉藻:“凡侍於君,绅垂。” 孔颖达 疏:“绅,大带也。身直则带倚,磐折则带垂。”言臣下侍君必恭。后借指在朝为臣。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气,而措天下於 泰山 之安。” 宋 黄庭坚 《留王郎》诗:“母慈家人肥,女慧男垂绅。”
《漢語大詞典》:朝绅(朝紳)
(1).束朝服的大带。 唐 韩愈 孟郊 《会合联句》:“朝绅鬱青緑,马饰曜珪珙。”
(2).借指朝廷大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宦寺肆横,簸弄天纲,外閫朝绅,多出门下。”明史·欧阳一敬传:“ 一敬 寻劾 拱 威制朝绅,专柄擅国,亟宜罢。” 清 朱茂晖 《崇祯戊辰湖上观毁逆奄祠纪事》诗:“云何承平日,坏法自朝绅。”
(3).曾任朝官而退居乡间的绅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慷慨奇人难屡见,休将仗义望朝绅。” 清 陈梦雷 《绝交书》:“不孝虽箝口结舌於絶域,而乡里愤悱,朝绅公论,从此而起。”
《國語辭典》:鲜卑(鮮卑)  拼音:xiān bēi
1.山名。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之西,当地人称为「蒙格」。鲜卑族名即因此山而得名。
2.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本属东胡族。分布在西喇木伦河、洮儿河间,因鲜卑山而得名。汉代时被匈奴打败,分鲜卑、匈奴二支,匈奴亡后,渐移居匈奴故地。晋时为五胡之一,燕国慕容氏、凉国秃发氏、秦国乞伏氏及魏国拓跋氏,皆鲜卑族。今为通古斯系。
3.复姓。如元有滦州节度使鲜卑仲吉。
《國語辭典》:大带(大帶)  拼音:dà dài
1.古代以丝编成的腰带。也称为「丝绦」。
2.适用于录放影机VHS系统的录影带,因形体较大,故称为「大带」。
《漢語大詞典》:绅緌(紳緌)
绅,大带;緌,冠带之末梢下垂部分。借指有官职的人。 宋 陆游 《光宗册宝贺太皇太后笺》:“绅緌杂遝,遥瞻济济之贺班。” 宋 陆游 《谢洪丞相启》:“尝厠迹于绅緌。”
《漢語大詞典》:绅笏(紳笏)
(1).大带与笏板。古仕宦者所服用。宋史·刘伯正传:“ 伯正 立殿下,绅笏儼然,声色不动。”
(2).指做官。 宋 陈造 《惟安堂赋》:“审吾身之易安,顾何赖於绅笏。” 清 曹寅 《送程正路之黄陂丞兼怀赤方先生》诗:“平生独奇尚,绅笏一时情。”
《漢語大詞典》:拖绅(拖紳)
亦作“拕绅”。
(1).引大带于朝服之上。论语·乡党:“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拖, 唐 石经本作“扦”。 朱熹 集注:“病卧不能著衣束带,又不可以褻服见君,故加朝衣於身,又引大带於上也。”汉书·龚胜传:“ 胜 称病篤,为牀室中户西南牖下,东首加朝服拕绅。”
(2).借指大臣生病。 唐 柳宗元 《祭李中丞文》:“拖绅遽闻,卷衣已復。” 唐 刘禹锡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荣耀初题剑,清羸已拖绅。”
(3).指绶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舵牙当执板,茧缆是拖绅,这是荣耀的下梢头。”
《國語辭典》:鞶带(鞶帶)  拼音:pán dài
古代男子所系的腰带,因以皮革制成,故称为「鞶带」。
《漢語大詞典》:素带(素帶)
(1).即绅。白绢缝制的大带。束于腰间,一端下垂。古代天子、诸侯、大夫用素带。礼记·玉藻:“天子素带朱里,终辟。” 郑玄 注:“谓大带也。”礼记·玉藻:“而素带、终辟。大夫素带,辟垂。” 郑玄 注:“而素带、终辟,谓诸侯也。”南齐书·舆服志:“素带广四寸,朱里,以朱緑裨饰其侧,要中以朱,垂以緑,垂三尺。”明会典·冠服一·皇帝冕服:“素带朱里青表,緑缘边,腰围饰以玉龙九片。”
(2).引申指贵人服饰。 晋 陆机 《百年歌》之三:“辞家观国综典文,高冠素带焕翩纷。” 南朝 宋 鲍照 《放歌行》:“素带曳长飈,华缨结远埃。”
(3).白色的带子。服丧用。南齐书·礼志下:“当单衣白帢素带哭于中门外,每临輒入,与宫官同。”
《漢語大詞典》:绅带(紳帶)
古时士大夫束腰之大带。《孔子家语·五仪解》:“然则章甫、絇履、绅带、搢笏者,皆贤人也。”后汉书·第五伦传:“刻著五臧,书诸绅带。”
《漢語大詞典》:鞶厉(鞶厲)
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带。语本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杜预 注:“鞶,绅带也;一名大带。厉,大带之垂者。” 汉 张衡 《东京赋》:“火龙黼黻,藻繂鞶厉。” 晋 陆机 《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一说鞶为小囊,裂帛为之饰。厉、裂,古通,义同。参见“ 鞶裂 ”。
《漢語大詞典》:鞶裂
鞶囊的边饰。礼记·内则“男鞶革,女鞶丝” 汉 郑玄 注:“鞶,小囊……有饰缘之,则是鞶裂与?” 孔颖达 疏:“言男女鞶囊之外,更有繒帛之物饰而缘之,则是春秋·桓二年所称鞶裂者与……按传作鞶厉。 郑 此注云:鞶裂、厉裂义同也,祇谓鞶囊裂帛为之饰。”
分類:边饰
《漢語大詞典》:锦绅(錦紳)
以锦缘饰的束腰大带。礼记·玉藻:“童子之节也,緇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髮,皆朱锦也。” 孙希旦 集解:“锦绅,以锦辟其带绅也。”
《漢語大詞典》:束绅(束紳)
犹束带,整饰衣服。绅,束在衣外的大带。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束绅入西寝,伏軫出东坰。” 李善 注引论语:“子曰:‘ 赤 也,束带立於朝。’” 唐 徐安贞 《奉和圣制喜雨赋》:“微臣束绅国史,秉笔阶戺,仰宸仪之法度,闻天韵之宫徵。”参见“ 束带 ”。
《漢語大詞典》:束带(束帶)
(1).整饰衣服。表示端庄。论语·公冶长:“ 赤 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刘宝楠 正义:“带,繫繚於要,所以整束其衣,故曰束带。”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寡人束带听朝三十餘年,曾无闻焉。” 宋 秦观 《雷阳书事》诗之一:“束带趋祀房,瞽史巫纷若。”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早见那位钦差顶冠束带、满脸春风的迎出舱来。”
(2).泛指装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掌灯时分, 萧队长 跟 郭 白 二人商量一会,又忙一阵,两个人束带停当,办好通行证和介绍信,又支了路费。”
(3).指官服。引申谓公务。 唐 韦应物 《休暇东斋》诗:“由来束带士,请謁无朝暮。” 宋 司马光 《病中鲜于子骏见招不往》诗:“虽无束带苦,实惮把酒併。”
(4).指腰带。《水浒传》第十三回:“﹝ 索超 ﹞身披一副铁叶攒成鎧甲,腰繫一条镀金兽面束带。”红楼梦第七四回:“从 紫鹃 房中搜出两副 寳玉 往常换下的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帔带。”
《漢語大詞典》:盘厉(盤厲)
鞶厉。古代的一种束衣大带。盘,通“ 鞶 ”。 汉 应瑒 《驰射赋》:“尔乃縈迴盘厉,按节和旋。”
分類: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