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子声(子聲)
(1).即半律,也称半声。古乐十二律中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通典·乐三:“ 鳧氏 为鐘,以律计自倍半。半者,准半正声之半,以为十二子律,制为十二子声。比正声为倍,则以正声於子声为倍,以正声比子声,则子声为半……以黄钟之管正声九寸为均,子声则四寸半。”
(2).做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牙儿抵着不敢子声,侧着耳朵儿窻外听,千古清风指下生。”参见“ 则声 ”。
《國語辭典》:则声(則聲)  拼音:zé shēng
开口发言、出声。《醒世恒言。卷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月香暗暗叫苦,不敢则声。」《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妇人假意推来推去,却不则声。」也作「子声」、「做声」。
分類:作声
《漢語大詞典》:啧声(嘖聲)
做声;出声。《檮杌闲评》第三回:“ 云卿 吓得缩进被去,蒙头紧抱而睡,不敢嘖声。”《天雨花》第十六回:“只有 维明 不嘖声,袖手旁坐微微笑。”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一:“ 林宛芝 坐在小圆桌子旁边的椅子上,一直没有啧声。”
分類:做声出声
《國語辭典》:吱声(吱聲)  拼音:zhī shēng
北方方言。指吭声、说话。或读为ㄗ ㄕㄥ zī shēng。
分類:做声说话
《國語辭典》:吭声(吭聲)  拼音:kēng shēng
发出声音或说话。如:「他被骂得狗血淋头,却久久不敢吭声。」
《國語辭典》:声响(聲響)  拼音:shēng xiǎng
声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等了多时,并不见墙里有些些声响。」
《國語辭典》:雀息  拼音:què xí
噤言屏息,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三国志。卷六五。吴书。韦曜传》:「追惧浅蔽,不合天听,抱怖雀息,乞垂哀省。」《北史。卷九四。高丽传》:「成左右雀息不敢动,乃谢服。」
《漢語大詞典》:冻噤(凍噤)
因冻极而不能开口做声。 宋 张耒 《对雪呈仲车》诗:“飢喉冻噤谁与解,正藉醺酣得嚅囁。”
《国语辞典》:不见则声(不见则声)  拼音:bù jiàn zé shēng
不见做声,指没有回应。《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心疑,坐住床沿,正要穿鞋到门边静听,只听得又敲响了,却只不见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