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里俗
(1).乡里风俗。 唐 李贺 《昌谷》诗:“珍壤割绣段,里俗祖风义。”明史·杨廷和传:“帝命迴鑾日羣臣各製旗帐迎, 廷和 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瀆献。’” 清 厉鹗 《吴山咏古诗·铁四太尉》:“奇事神降 莘 ,里俗文诅 楚 。”
(2).俚俗;粗俗。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一》:“皆儿童里俗之谈,近於游戏。” 清 鲁一同 《荒年谣》序:“事皆徵实,言通里俗。”
《漢語大詞典》:近鄙
(1).犹俚俗。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讖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别字:“近鄙者,犹今俗用之字。别字者,本当为此字,而误为彼字者。”
(2).鄙薄。《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至若淫妄之徒,世自近鄙,源流蔑然,固不足论。”
分類:鄙薄俚俗
《漢語大詞典》:猥俗
(1).犹俚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中外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
(2).粗俗。 宋 费兖 梁溪漫志·戚氏词:“此等鄙俚猥俗之词,殆是教坊倡优所为。”文献通考·经籍十二:“世传 行冲 疏外,餘家尚多,皆猥俗褊陋,不足行远。” 清 方东树 《〈切问斋文钞〉书后》:“吾观集中诸贤之製,其意格境象字句辞气多与古人不类,且有甚猥俗、不识禁忌者,而便谓足躋於先 秦 、两 汉 、 唐 、 宋 大家,其信然乎?”
分類:粗俗俚俗
《國語辭典》:里言(裡言)  拼音:lǐ yán
衷心的言语。《左传。庄公十四年》:「且寡人出,伯父无里言,入又不念寡人,寡人憾焉。」
《國語辭典》:里耳  拼音:lǐ ěr
里巷俗人的耳朵。指其不能欣赏高格雅乐,或不能理解谈论大道。《庄子。天地》:「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荂则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也作「俚耳」。
《漢語大詞典》:俚耳
俗人之耳。指没有欣赏音乐能力的人。 宋 欧阳修 《谢石秀才启》:“然而奏磬俚耳,难矣赏音;抱石 荆山 ,终为至寳。” 宋 王安石 《次韵董伯懿松声》:“俚耳纷纷多《郑》《卫》,直须闻此始心清。”
《漢語大詞典》:里曲
俚俗的歌曲。 清 厉鹗 《六十生日答吴苇村见贻之作》诗:“荣名无足凭,里曲岂堪宝。”
分類:俚俗歌曲
《國語辭典》:鄙言  拼音:bǐ yán
1.浅俗、粗鄙的言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太真终日无鄙言。」《三国演义》第九三回:「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
2.谦称自己说的话。《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凡人为贵,当使可贱,如卿等欲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
《漢語大詞典》:哇咬
(1).俚俗的音乐;民歌。 汉 傅毅 《舞赋》:“眄般鼔则腾清眸,吐哇咬则发皓齿。”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哇咬环观兮,蒙耳大吕。” 宋 欧阳修 《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诗:“吾尝哀世人,声利竞争贪。哇咬聋两耳,死不享《韶》《咸》。” 清 黄景仁 《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和赠一首》:“ 夔 襄 子野 不在世,奈此哇咬羣声何!”
(2).形容声音繁细。 唐 刘禹锡 《采菱行》:“笑语哇咬顾晚暉,蓼花緑岸扣舷归。”
《漢語大詞典》:迓鼓
(1). 宋 元 时民间乐曲名。官府有衙鼓,民间效其节奏,讹作迓鼓。 元 张可久 《折桂令·幽居次韵》曲:“攛顿着小丫鬟舞元宵迓鼓,摸索着大肚皮装村酒葫芦。”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村里迓鼓》:“ 元 人乐府有村里迓鼓之名, 宋 人乐苑有迓鼓格,图官衙严鼓之节也。衙讹为迓。曲名村里迓鼓者,以村里而效官衙,其衣装声节,必多可笑者,以是名之。”
(2).指俚俗的曲调。《老残游记》第九回:“ 申公 在省城里,弹好琴的多着呢,何必听我们这乡里迓鼓。”
《漢語大詞典》:咬哇
指俚俗靡曼的音乐。 唐 柳宗元 《答问》:“黄鐘、元间之登清庙也,鏗天地,动神祇,而呜呜咬哇,不入里耳。”集注引 孙汝听 曰:“咬哇,邪声。” 宋 梅尧臣 《次韵再和永叔尝新茶杂言》:“公不遗旧许频往,何必丝管喧咬哇。”参见“ 哇咬 ”。
《漢語大詞典》:哇咬
(1).俚俗的音乐;民歌。 汉 傅毅 《舞赋》:“眄般鼔则腾清眸,吐哇咬则发皓齿。”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哇咬环观兮,蒙耳大吕。” 宋 欧阳修 《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诗:“吾尝哀世人,声利竞争贪。哇咬聋两耳,死不享《韶》《咸》。” 清 黄景仁 《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和赠一首》:“ 夔 襄 子野 不在世,奈此哇咬羣声何!”
(2).形容声音繁细。 唐 刘禹锡 《采菱行》:“笑语哇咬顾晚暉,蓼花緑岸扣舷归。”
《漢語大詞典》:文野
(1).文明与野蛮。 梁启超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自由与制裁》:“是故文明人最自由,野蛮人亦最自由,自由等也,而文野之别,全在其有制裁力与否。” 鲁迅 《二心集·〈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者附记》:“然而文野不同, 中国 人是古文明国人,大约只是心折而不至于实做的了。”
(2).文雅与俚俗。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二》:“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
《漢語大詞典》:质俚(質俚)
质朴俚俗。 宋 刘攽 刘恕 等《旧本〈魏书〉目录序》:“而修史者言词质俚,取捨失衷,其文不直,其事不核。”
分類:质朴俚俗
《漢語大詞典》:野说(野説)
俚俗之说。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纬书论:“又史主记载,雅言野説俱存之,异於著作考论是非也。”
分類:俚俗
《漢語大詞典》:俚近
俚俗浅近。新唐书·叛臣传下·高骈:“ 用之 自谓与僊真通,对 駢 叱咤风雨,或望空顾揖再拜,言语俚近。”
分類:俚俗浅近
《漢語大詞典》:谐谚(諧諺)
诙谐俚俗的话语。 明 高启 《赠杨荥阳》诗:“醉中共笑语,往往杂谐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