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款曲  拼音:kuǎn qū
1.衷情。汉。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二:「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2.殷勤应酬。《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
3.原委。《三国志。卷二六。魏书。郭淮传》:「每羌、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
《國語辭典》:就里(就裡)  拼音:jiù lǐ
内中、内情。元。无名氏《渔樵记》第四折:「若不是哥哥说开就里,你兄弟怎生知道?」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王家设宴莫猜疑,就里机关我自知。」
《國語辭典》:底里(底裡)  拼音:dǐ lǐ
1.深藏不显见的地方。《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书不足以深达至诚,故遣刘钧口陈肝胆。自以底里上露,长无纤介。」《红楼梦》第七五回:「老贤甥,你不知我邢家底里。我母亲去世时,我尚小,世事不知。」
2.心。汉。扬雄〈答刘歆书〉:「谨归诚底里,不敢违言。」
《漢語大詞典》:老根
内情;底细。 李之华 《反“翻把”斗争》:“你要说那难听的话呀,我把老根儿给你挖出来,一条地壠也不给你留。”
分類:内情底细
《漢語大詞典》:中蕴
犹内情。 明 李贽 《答邓明府》:“所论甚见中藴。”
分類:中蕴内情
《國語辭典》:底细(底細)  拼音:dǐ xì
人或事的根源内情。《程乙本红楼梦》第八○回:「其中底细,一言难尽。」《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无奈人家都知道他的底细,虽然他手中颇有几文,尚还看他不起。」
《國語辭典》:老底  拼音:lǎo dǐ
1.内情、底细。如:「你先把这事的老底调查清楚,再向我报告经过。」也作「老底子」、「老底儿」。
2.凭恃。如:「他心里有老底,所以不怕把事闹大。」也作「老底儿」。
3.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是一种粗俗的讲法。《警世通言。卷三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从小里,随先老底便在员外宅里掉茶盏、抹托子。」也作「老底儿」。
《國語辭典》:与闻(與聞)  拼音:yù wén
参与、干预。《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也作「预闻」、「豫闻」。
《國語辭典》:预闻(預聞)  拼音:yù wén
参与、干预。汉。王充《论衡。逢遇》:「日力不足不预闻,何以准主而纳其说,进身而托其能哉?」也作「豫闻」、「与闻」。
《國語辭典》:预知(預知)  拼音:yù zhī
事先知道。《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闻得华山陈希夷先生名抟,表德图南的,精于数学,预知未来之事。」
《國語辭典》:底蕴(底蘊)  拼音:dǐ yùn
事情的底细,或蕴藏于内心而不轻易示人的部分。《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馀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文明小史》第四七回:「一到上海,就搬到礼查客店,住了一间每天五块钱的房间,为的是场面阔绰些,好叫人看不出他的底蕴。」
《國語辭典》:个中人(個中人)  拼音:gè zhōng rén
1.此中人、局中人,了解或经历过某事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兄弟你也是个中人,怎学别人说淡话?」
2.妓女的隐语。元。张可久锦橙梅。红馥馥〉曲:「料应他,必是个中人,打扮的堪描画。」
《國語辭典》:里言(裡言)  拼音:lǐ yán
衷心的言语。《左传。庄公十四年》:「且寡人出,伯父无里言,入又不念寡人,寡人憾焉。」
《國語辭典》:头脑(頭腦)  拼音:tóu nǎo
1.头颅。《后汉书。卷七七。酷吏列传。序》:「若其揣挫彊埶,摧勒公卿,碎裂头脑而不顾,亦为壮也。」
2.脑筋、思想。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诗:「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五八:「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铜买酒回。」
3.头绪、条理。如:「他办事很有头脑。」《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好几日饭不得饱吃,东奔西趁,没个头脑。」
4.首领、主脑人物。《红楼梦》第五六回:「单你们有一百个也不成个体统,难道没有两个管事的头脑带进大夫来?」《九命奇冤》第一三回:「这里又有聚仙馆的林大有,他是个私贩烟土的头脑。」
5.结婚的对象。《水浒传》第八回:「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婆子道:『教授方才二十有二,却像三十以上人。想教授每日价费多少心神!据老媳妇愚见,也少不得一个小娘子相伴。』」
6.理由、原因。《警世通言。卷二○。计押番金鳗产祸》:「押番不知头脑,走出房门看时,周三让他过一步,劈脑后便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莫翁在莫妈面前,寻个头脑,故意说丫头不好,要卖他出去。」
7.主顾。《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似这寸金田地,偏有卖主,没有受主,敢则经纪们不济,须自家出去寻个头脑。」
8.一种用肉与杂味配合的酒。《水浒传》第五一回:「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金瓶梅》第九八回:「王六儿安排些鸡子肉圆子,做了个头脑,与他扶头。」也称为「头脑酒」。
《國語辭典》:头路(頭路)  拼音:tóu lù
1.端绪、线索、办法。《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平空不见了五十绽大银,见今著落临安府提捉贼人,十分紧急,没有头路得获,累害了多少人。」
2.门路。《西游记》第四○回:「八戒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得到?』」
3.对象。《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我今苟延性命,与死无二,便多活几年,没甚好处。不如早早死了,出脱了娘子。他也得趁少年美貌,别寻头路。」
4.投靠的人,主人。《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他家许多人,都存住不得,各自四散去了。你何不也别了他,另寻头路?」
5.闽南方言。指职业。
《國語辭典》:头脑酒(頭腦酒)  拼音:tóu nǎo jiǔ
一种杂有肉及药材的热酒。《金瓶梅》第七六回:「到次日,西门庆早起,约会何千户来到,吃了头脑酒起身,同往郊外送侯巡抚去了。」也称为「投脑酒」、「头脑」、「头脑汤」。
分類:和杂配制
《國語辭典》:露风(露風)  拼音:lòu fēng
露出口风、走漏消息。《红楼梦》第六五回:「便有那游手好閒,专打听小事的人,也都去奉承贾琏,乘机讨些便宜,谁肯去露风?」《红楼梦》第八九回:「侍书告诉了我,又叮嘱千万不可露风说出来,只道是我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