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拜见(拜見)  拼音:bài jiàn
谒见、参见。《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红楼梦》第六八回:「我亲自过来拜见,还求妹妹体谅我的苦心。」
《漢語大詞典》:庆谒(慶謁)
拜贺谒见。新唐书·后妃传下·贞献萧太后:“帝( 文宗 )每五日问安及岁时庆謁,率由复道至 南内 。”
分類:拜贺谒见
《漢語大詞典》:须参(須參)
等候谒见皇帝。北齐书·儒林传·张景仁:“每旦须参,即在东宫停止。”
《漢語大詞典》:内引
到内殿谒见皇帝。因须由有关官员引领,故称“内引”。 宋 赵升 朝野类要·班朝:“内引:内殿引见,则可以少延时刻,亦或赐坐,亦或免穿执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符离之师:“明日内引, 浚 奏曰:‘ 史浩 意不可回也,恐失机会,惟陛下英断。’”
《漢語大詞典》:礼谒(禮謁)
以礼谒见。后汉书·陈忠传:“时帝数遣黄门常侍及中使 伯荣 往来 甘陵 ,而 伯荣 负宠骄蹇,所经郡国莫不迎为礼謁。” 唐 贾岛 《寄毗陵彻公》诗:“已有南游约,谁言礼謁难。”旧唐书·方伎传·神秀:“时王公士庶,竞来礼謁。”
分類:礼谒谒见
《漢語大詞典》:宾谒(賓謁)
亦作“賔謁”。 谓以敬宾之礼谒见。 宋 洪适 《贺林尚书启》:“望峻官仪,上星辰而听履;私无賔謁,指风月以飞谈。” 宋 张孝祥 《江州林知府启》:“半生慕义,未遑宾謁之修;支郡承流,遂有善邻之托。”
分類:礼谒谒见
《國語辭典》:陛见(陛見)  拼音:bì jiàn
臣下谒见天子。《北史。卷四六。列传。张普惠》:「普惠又表乞朝直之日,时听奉见。自此之后,月一陛见。」《红楼梦》第一六回:「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
《漢語大詞典》:追班
谓百官按位次排列谒见皇帝。 宋 王得臣 麈史·朝列:“凡朝会必集於此,以待追班,然后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驾兴,歇座。百官退出殿门幕次。须臾追班,起居再坐。”宋史·赵普传:“ 太祖 大怒,促令追班。将下制逐 普 ,赖 王溥 奏解之。”
《漢語大詞典》:通谒(通謁)
通报请求谒见。后汉书·方术传上·李南:“ 和帝 永元 中,太守 马棱 坐盗贼事被徵,当诣廷尉,吏民不寧, 南 特通謁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遣亲官一人,驰往见 贯 ,至则通謁拜贺于庭。” 清 唐甄 潜书·名称:“通謁於长者……虽非贵,则於名之上,称曰晚。”
《國語辭典》:过堂(過堂)  拼音:guò táng
1.犯人到公堂上受审。《红楼梦》第九七回:「哥哥的事上司已经准了误杀,一过堂就要题本了,叫咱们预备赎罪的银子。」
2.佛教用语。僧众一起在斋堂用午餐。
《漢語大詞典》:庭参(庭參)
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宋 沈括 《梦溪续笔谈》:“ 成都府 知録,虽京官,例皆庭参。”宋史·郑刚中传:“都统每入謁,必庭参然后就坐。”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垂老得这一个教官,又要去递手本,行庭参,自学得腰胯硬了,做不来这样的事。”
《漢語大詞典》:谒拜(謁拜)
谒见礼拜。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牧守班禄,皆先謁拜,吏民祈祷,无不如意,若有违犯,立得祸。”
《漢語大詞典》:参奉(參奉)
(1).犹参与。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今皇帝二月五日制书,泽被幽显,小子 稹 ,参奉班荣,得用封赠。”
(2).参拜,谒见。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岑文本》:“上清童子 元宝 ,故此参奉。”
《漢語大詞典》:候谒(候謁)
等候谒见。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一:“ 余儔 ……吾乡诗人也。 章泉先生 雅爱之,作书,使袖访 韩仲止 ,及门,候謁甚久。”
分類:等候谒见
《漢語大詞典》:诣见(詣見)
前往谒见。 明 归有光 《与陆太常书》:“瞻望咫尺,未遑诣见。”
分類:前往谒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