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惬情(愜情)
(1).合乎情理。梁书·止足传·顾宪之:“临终为制敕其子曰:‘……常谓中都之制,允理愜情。衣周於身,示不违礼;棺周於衣,足以蔽臭。’”
(2).满意,符合心意。 唐 张九龄 《使还湘水》诗:“于役已弥岁,言旋今愜情。”
《漢語大詞典》:称数(稱數)
犹计算。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军败而还,是时死伤者不可称数。”魏书·刘骏传:“凡甚者乃危亡不相知,飢寒不相恤,又疾谗害其间,不可称数。”
符合法度。荀子·富国:“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时臧餘,谓之称数。”
重量单位的数量。管子·幼官:“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藪泽以时禁发之。” 尹知章 注:“称,斤两也。数,多少也。”
《国语辞典》:不罚(不罚)  拼音:bù fá
指行为人所为之行为已经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因特殊情由而不加处罚。如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难,阻却其行为之违法性或因行为人欠缺责任能力而不罚。
《漢語大詞典》:适愿(適願)
犹言符合心愿。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内子性仁和,闻之无难色,遂輦而迎之,其喜於适愿也如是。” 清 李调元 《潘訒斋过寿佛宫见访》诗:“标梅歌适愿,芍药赋将离。”
《漢語大詞典》:协中(協中)
符合中庸之道;适中,合适。《书·大禹谟》:“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 孔颖达 疏:“民皆合於大中,言举动每事得中,不犯法宪,是合大中。”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其能本末相顾,隐显协中,如 潮州 殆鲜焉。” 明 张居正 《奏请圣母裁定大婚吉期疏》:“今若定以春时,则既有合於天地交泰、万物化醕之意,且当圣龄十六,又率遵乎累朝列圣之规,不迟不早,最为协中。”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自是决徒者差减,帝尝称其( 王曾 )协中。” 清 林则徐 《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摺》:“若逕坐死罪,是与十恶无所区别,即於五刑恐未协中。”参见“ 大中 ”、“ 中道 ”。
《國語辭典》:不衷  拼音:bù zhōng
1.不善。《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君若惠保敝邑,无亢不衷,以奖乱人,孤之望也。」
2.不当。《左传。昭公十六年》:「子产怒曰:『发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刑之颇类。』」
3.无法获得轻重之间的平衡。《资治通鉴。卷一三七。齐纪三。武帝永明八年》:「凡铸钱,与其不衷,宁重无轻。」
《漢語大詞典》:中医(中醫)
符合医理。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於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传奇中宾白之繁,实自予始……与其留餘地以待增,不若留餘地以待减。减之不当,犹存作者深心之半,犹病不服药之得中医也。”
分類:中医符合
《漢語大詞典》:风则
指符合规范的言行举止。南齐书·褚渊传:“ 渊 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周书·宇文神举传:“百僚无不仰其风则,先辈旧齿至於今而称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仪形有礼,风则有纪。” 明 李贽 初潭集·交难:“ 刘绘 与 张融 、 周颐 雅有风则。”
《漢語大詞典》:应迹(應迹)
符合心迹。 宋 程颢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论衡《问孔》,序意自明,以 仲尼 大圣,其语言应迹,有絶出常情者,当时门弟子不能极问,故设疑发难。”
《漢語大詞典》:入调(入調)
(1).符合某种声腔韵调。 鲁迅 《南空北调·题记》:“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一:“‘黄包车!’ 潘先生 很入调地喊。”
(2).方言·合乎规矩;正经。如:你讲话不要不入调!
《漢語大詞典》:审分(審分)
(1).审定名分、职分。吕氏春秋·审分:“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 唐 白居易 《吟四虽》诗:“省躬审分何侥倖,值酒逢歌且欢喜。”
(2).谓审核是否符合标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斲削矣。”
《國語辭典》:合法  拼音:hé fǎ
1.合乎法令规定。如:「合法行为」、「先要了解法律,才能利用法律来保障自身合法的权益。」
2.合乎文章的理法。《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比如主考中出一榜人来,也有合法的,也有侥倖的。」
《漢語大詞典》:中率
谓符合军功封赏条例。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蔡 ﹞以 元朔 五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 乐安侯 。” 司马贞 索隐引 小颜 云:“率,谓军功封赏之科,著在法令,故云中率。” 清 宋学洙 《张文忠公遗事》:“祖宗旧例,武臣必身临行阵,斩将搴旗,以功中率,乃得封。”
《漢語大詞典》:一符
(1).一道符箓。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北齐书·方伎传·由吾道荣:“ 晋阳 人某,大明法术……及河,值水暴涨,桥坏,船渡艰难。是人乃临水禹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絶。”
(2).全相符合。朱子语类卷十八:“前圣后圣,心心一符,如印记相合,无纤毫不似处。”
《漢語大詞典》:克厌(克厭)
能符合或满足。国语·周语下:“帅象 禹 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心。” 韦昭 注:“克,能也。厌,合也。” 晋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蒙詔书之恩,裁加表异,以宠亡灵,则人望克厌,谁不曰宜!”新唐书·黎干传:“当时通儒鉅工尊 高祖 以配天,宗 太宗 以配上帝,人神克厌,为日既久。”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帝曰:‘与其去位,曷若同寅协恭,交修不逮,思所以克厌天心者!’”
分類:符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