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恰好
(1).正好;恰巧合适。 唐 白居易 《勉闲游》诗:“唯有分司官恰好,闲游虽老未曾休。” 明 李东阳 《〈孟子〉直讲四》:“譬如那称锤一般,随物轻重,或往或来,务要取箇恰好处。” 老舍 《骆驼祥子》三:“他不希望得三个大宝,只盼望换个百儿八十的,恰好够买一辆车的。”
(2).恰当;正当。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一折:“两口儿做些不恰好的勾当。”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二折:“你便似那烟薰的 子路 ,墨洒的金刚,休道是白日里夜晚间扑着你,也不是恰好的人。”
《漢語大詞典》:得当(得當)
(1).相当;相配。史记·匈奴列传:“ 汉 留 匈奴 使, 匈奴 亦留 汉 使,必得当乃肯止。”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及饮, 卓氏 弄琴, 文君 窃从户窥,心説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颜师古 注:“当谓对偶之。”
(2).谓当事任职。《楚辞·东方朔〈七谏·沉江〉》:“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王逸 注:“言信直之臣被蒙譖毁而身败,弄虚伪之人进用在位而当显职也。”
《漢語大詞典》:的当(的當)
(1).的确;确实。 五代 齐己 《寄南岳诸道友》诗:“谩为 楚 客蹉跎过,郤是边鸿的当来。” 宋 秦观 《秋兴拟白乐天》诗:“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
(2).恰当;稳妥。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陆贄 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当。”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就着他办下东西的当了,来回我话者。”《水浒传》第一○六回:“闻 宛州 兵马单弱,元帅当密差的当人役,往 均 巩 两州守城将佐处。”
《漢語大詞典》:稳便(穩便)
(1).恰当;方便;稳妥。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詔勑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宋 范仲淹 《与指使魏佑书》:“如且要守坟持孝,即待支庄课供瞻,一切取伊稳便。” 明 高明 《琵琶记·风木馀恨》:“你今在此庐墓,老夫合当陪伴,但 牛氏夫人 在此,怕不稳便。”红楼梦第九一回:“况我又不能自去,少不得要他作脚,索性和他商量个稳便主意。”
(2).犹自便,请便。 宋 辛弃疾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词:“高车駟马,金章紫綬,便语渠儂稳便。”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孩儿一向有失探望,母亲请坐,受你孩儿几拜。[做拜科][夫人云]孩儿请取稳便。”《水浒传》第四回:“待詔道:‘师父稳便,小人赶趁些生活,不及相陪。’”
《漢語大詞典》:谛当(諦當)
确当;恰当。景德传灯录·清让禅师:“僧问:‘ 大通智胜佛 十刼坐道塲,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时如何?’师曰:‘其问甚諦当。’” 元 倪瓒 《折桂令·辛亥过陆庄》曲:“问音信何人諦当,想情怀旧日风光。”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子路篇八:“ 双峰 説狂、狷各有过、不及处,自是諦当。”
分類:确当恰当
《漢語大詞典》:允衷
恰当。北史·刘芳传:“窃见所置坛祠,远近之宜,考之典制,或未允衷。”
分類:恰当
《漢語大詞典》:确切(確切)
(1).准确;恰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箴全御过,故文资确切。”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书名:“著书必先命名,所命之名,与所著之书,明简确切,然后可传。”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一:“其实更确切一点说:他不过是傀儡师手里的一个木头人而已。”
(2).确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六:“以史证之,殊为确切。” 鲁迅 《且介亭杂文·答国际文学社问》:“现在 苏联 的存在和成功,使我确切的相信无产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
(3).执著。 宋 司马光 《〈吕献可章奏集〉序》:“ 献可 为臺諫官前后凡若干年,遇黜者三,皆以弹奏执政,确切不已。”
《漢語大詞典》:恰贴(恰貼)
恰当;妥贴。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但秀才不同意,以为太通俗,人云亦云的名字。于是翻开了《易经》《书经》,向这里面找,但找了半月,一月,还没有恰贴的字。”
分類:恰当妥贴
《漢語大詞典》:恰当(恰當)
正好;适逢。 宋 杨万里 《送黄几先司户》诗:“恰当新酒熟,幸与故人接。”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三:“这正是她眼前急切需要的经验,她感激他对自己的工作的息息相关的恰当其时的关怀。”
合适,妥当。 明 李贽 《寒灯小话》:“禽兽畜牲强盗奴狗既不足以駡人,则当以何者駡人乃为恰当。” 闻一多 《神话与诗·龙凤》:“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漢語大詞典》:非道
(1).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书·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孔 传:“人以言咈违汝心,必以道义,求其意,勿拒逆之;逊,顺也。言顺汝心,必以非道察之,勿以自臧。” 宋 储泳 《祛疑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惟达理者不受非道之欺。”
(2).不恰当;不适宜。韩非子·奸劫弑臣:“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譖,溺於当世之言,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
(3).非常事故,变故。太平广记卷一一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王乙》:“洎夜秉烛,其从悉已大酣,乙虑有非道,默坐念咒。”
《漢語大詞典》:无当(無當)
不值,不逢。《楚辞·九辩》:“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鑠而瘀伤;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 王逸 注:“不值圣王,而年老也。”
(1).不合乎;不符合。礼记·学记:“鼓无当於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
(2).指物体无底部。晏子春秋·谏下一:“寸之管无当,天下不能足之以粟。” 吴则虞 集释引 孙星衍 曰:“ 刘渊林 注:‘当,底也,去声。’” 晋 左思 《〈三都赋〉序》:“玉巵无当,虽寳非用。” 唐 元稹 《赋得玉卮无当》:“共惜连城寳,飜成无当卮。”
(3).不恰当;不相称。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太祖 破 荆州 ,欲顺 江 东下。 詡 諫…… 太祖 不从”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然则 魏武 之东下,非失算也。 詡 之此规为无当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知精神现象实人类生活之极颠,非发挥其辉光,于人生为无当。”
《漢語大詞典》:合宜
合适,恰当。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礼制修,奢僭息,事合宜,则无凶咎。” 唐 姚合 《题凤翔西郭新亭》诗:“结构方殊絶,高低更合宜。”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二》:“故必其平日学问该博,事机熟透,猝至而应,莫不合宜。”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其实,我于做这等事,是不大合宜的。”
《漢語大詞典》:幸当(幸當)
犹言恰当,正处在。 唐 韩偓 《宫柳》诗:“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幸当玉輦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
分類:恰当正处
《漢語大詞典》:顺适(順適)
(1).顺从,迎合。战国策·燕策三:“於是尊 荆軻 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 荆軻 所欲,以顺适其意。”汉书·元后传:“ 宣帝 闻太子恨过诸娣妾,欲顺适其意,乃令皇后择后宫家人子可以虞侍太子者, 政君 与在其中。” 宋 苏辙 《春秋论》:“事有以拂乎吾心,则吾言忿然而不平;有以顺适乎吾意,则吾言优柔而不怒。”
(2).顺应,适应。旧唐书·裴度传:“伏以颐养圣躬,在於顺适时候。若饮食有节,寝兴有常,四体唯和,万寿可保。”
(3).顺心适意;顺遂舒适。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 养浩兄 在 深溪 必顺适。” 明 汪绮石 理虚元鉴·论劳嗽吐血能治不能治大旨:“凡患此疹者,如心性开爽,养调自然,又当境遇顺适,则为可治。” 杨朔 《北线》:“ 李全喜 心情顺适,心眼也变机灵了。”
(4).通顺恰当;流畅。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 乐天 之诗……至长韵大篇,动数百千言,而顺适愜当,句句如一,无争张牵强之态。” 叶圣陶 《倪焕之》二六:“在同伴中以直爽著名的 蒋华 忽然感觉口齿间不大顺适,吞吐地说:‘他们对于你也说了好些闲话呢?’”
《漢語大詞典》:明允
(1).明察而诚信。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 唐 元稹 《赠郑馀庆太保》:“追书保养之荣,用彰明允之德。” 宋 曾巩 《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祖贽追封魏国公》:“具官某,明允纯篤,德业惟茂。” 清 戴名世 《〈四书朱子大全〉序》:“惟得一明允之吏,片言立剖,而纷紜之辨顿息。”
(2).严明恰当。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足下听断明允,庶事无滞,则吏慎其负,而人听不惑矣。”《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所以做官的切不可率意断狱,任情用刑,也要求个公平明允。”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后有族人与他姓訐讼,族长请之于官,判决明允,官民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