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暖 → 煖暖”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白醉
(1).浮白酒醉。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於是腊鼓垂,无赖之子白醉耳热之后,结党合羣,游不择类。”
(2).谓温暖如醉。 宋 楼钥 《炙背俯晴轩》诗:“映簷成白醉,挟纊谢奇温。”
《國語辭典》:温煦(溫煦)  拼音:wēn xǔ
和暖。唐。郑亚〈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日赫于昼而乏清媚,月皎于夜而无温煦。」《聊斋志异。卷九。安期岛》:「时方严寒,既至,则气候温煦,山花遍岩谷。」
《漢語大詞典》:和泽(和澤)
(1).仁德,恩泽。梁书·严助传:“盛德上隆,和泽下洽。”
(2).指和润的雨露。 晋 张协 《安石榴赋》:“含和泽以滋生,鬱敷萌以挺栽。”
(3).温暖湿润。 晋 陶潜 《劝农》诗:“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晋 陶潜 《和郭主簿》诗之二:“和泽同三春,华华凉秋节。”
《漢語大詞典》:安燠
舒适温暖。语本《诗·唐风·无衣》:“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郑玄 笺:“燠,煖也。” 宋 苏轼 《赐诸路臣寮中冬衣袄制》:“霜露荐至,衣褐未周,念我远臣,何以卒岁。往均安燠之赐,尚体眷怀之深。”
分類:舒适温暖
《漢語大詞典》:暖色(煖色)
(1).温暖的色调感。 唐 温庭筠 《遐水谣》:“犀带鼠裘无暖色,清光炯冷黄金鞍。”
(2).给人以温暖感觉的颜色。如红色、橙色、黄色。
(3).温和的面色。《新民晚报》1987.5.15:“我发现他阴沉的脸上蓦然腾起不少暖色。”
《漢語大詞典》:温软(温軟)
温暖柔软。 唐 元稹 《送岭南崔侍御》诗:“火布垢尘须火浣,木绵温软当绵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倩儿》:“探皮囊取朱色药一粒,大如粟,纳女口中,接其吻以气运之。踰时,闻呻吟声,举体温软。” 吴组缃 《山洪》十七:“黑土又松又湿,踹在脚下有一种温软的感觉。”
分類:温暖柔软
《國語辭典》:熏熏  拼音:xūn xūn
1.和悦的样子。《诗经。大雅。凫鹥》:「鸟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文选。张衡。东京赋》:「君臣欢康,具醉熏熏。」
2.众多的样子。汉。扬雄《太玄经。卷二。交》:「往来熏熏,得亡之门。」
《漢語大詞典》:煖老
语本礼记·王制:“八十非人不煖。”后因以“煖老”谓给老人以温暖。 唐 杜甫 《独坐》之一:“煖老须 燕 玉,充饥忆 楚 萍。”
分類:老人温暖
《漢語大詞典》:寒喧
正确应为“寒暄”。暄:指温暖。问寒问暖。今多泛指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漢語大詞典》:暄燠
温暖,暖和。 清 王韬 瓮牖馀谈·续记李文通事:“当冬至时犹暄燠如夏至。”
分類:温暖暖和
《漢語大詞典》:温房
(1).温暖的房屋。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温房则冬服絺綌,清室则中夏含霜。”《宋书·孔季恭传》:“富户温房,无假迁业;穷身寒室,必应徙居。”
(2).宫殿名。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温房 承其东序, 凉室 处其西偏。” 李善 注:“ 温房 、 凉室 ,二殿名。”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 温房 佇幸,煦芳景於佳辰; 凉室 乘閒,凛徂颷於火序。”
《漢語大詞典》:阳虚
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阳虚大多具有气虚症状,同时兼有寒象。表现为畏寒肢冷、喜吃热饮、体温偏低、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漢語大詞典》:温气(温氣)
温暖之气。周礼·天官·凌人“春始治鑑” 汉 郑玄 注:“鑑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清一统志·顺天府二·山川》引 汉 刘向 《别录》:“ 燕 有 黍谷 ,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气生。”
分類:温气温暖
《漢語大詞典》:燠沐
温暖湿润。《后汉书·明帝纪》:“京师冬无宿雪,春不燠沐,烦劳羣司,积精祷求。” 李贤 注:“燠,暖也……沐,润泽。言无暄润之气也。” 宋 王安石 《答沉屯田启》:“岁云燠沐,物且长羸。”
分類:温暖湿润
《國語辭典》:暖融融  拼音:nuǎn róng róng
温暖的样子。如:「阳春三月,气候总是暖融融的,叫人陶醉。」也作「暖烘烘」、「暖溶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