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8,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教典
礼训
富教
保氏
身教
本教
监学
阿保
女学
教诱
意教
儒训
学务
保阿
内训
《漢語大詞典》:教典
(1).周官太宰六典之一。教育法规。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 郑玄 注:“教典,司徒之职,故立其官,曰:‘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
(2).犹教义,教条。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其他的周书差不多每篇都有上帝,每篇都是神道设教的教典;而独于《秦誓》这一篇没有一点儿气味沾到天上来。”
(3).指佛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南来诗:“师贯穿教典,尤以诗名。” 梁启超 《广诗中八贤歌》:“驱役教典庖丁刀,何况 欧 学皮与毛?”
《漢語大詞典》:礼训(禮訓)
有关礼仪的教育训导。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年始志学,家门礼训,皆折衷於公。”隋书·列女传·郑善果母:“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
《漢語大詞典》:富教
论语·子路:“ 冉有 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后以“富教”指富民和教民。谓使人民富裕,并加以教育。 南朝 宋 谢灵运 《种桑诗》:“常佩知方诫,愧微富教益。”《陈书·世祖纪》:“朕哀矜黔庶,念康弊俗,思俾阻饥,方存富教。”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边防》:“至东三省中, 吉林 五方杂处,风气偷弱,山中 金 匪不下十餘万,固宜设官分汛,力图富教,常以游兵驱剿,渐清 金 匪之源。”
《漢語大詞典》:保氏
古代职掌以礼义匡正君王、教育贵族子弟的官员。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郑玄 注:“諫者,以礼义正之。《文王世子》曰:‘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周礼保氏掌教六书。”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谙达:“更番入卫,教授皇子骑射,名曰‘諳达’,体制稍杀於师傅,盖古保氏之责。”
《國語辭典》:身教  拼音:shēn jiào
以自己的行为举止为榜样。如:「言教不如身教。」
分類:自身教育
《漢語大詞典》:本教
(1).谓农事。韩非子·亡徵:“主多怒而好用兵,简本教而轻战攻者,可亡也。” 陈奇猷 集释:“简本教,谓废农事也。”
(2).根本性的教育。吕氏春秋·孝行:“夫孝,三皇五帝之本教,而事之纪也。”
(3).藏族地区固有的宗教,崇奉鬼神和自然物,尚巫术。佛教传入前,在 吐蕃 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八世纪后势力逐渐衰微。在与佛教的长期相互斗争中,吸收佛教的部分教义,逐渐形成类似喇嘛教的一个教派。藏语称“本波”。也叫“钵教”、“笨教”,俗称“黑教”。
《漢語大詞典》:监学(監學)
清 末在中等以上学堂设立的学官。也称学监。主管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居和日常行为。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 宣统 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七:“﹝ 秦公 ﹞来函以监学相委,以为整理本校非鄙人之力不能。”
指国子监。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宋史·职官志五:“﹝ 建炎 ﹞十三年,太学成,增置博士、正、録。参用 元祐 、 绍圣 监学法,修立监学新法。” 元 虞集 《请吴先生书》:“先生抱道怀德,经明行脩,係乎监学者匪轻。”
《國語辭典》:阿保  拼音:ē bǎo
1.保护抚养。《汉书。卷八。宣帝纪》:「故人下至郡邸狱复作尝有阿保之功,皆受官禄田宅财物。」
2.保姆。《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
3.近臣。汉。荀悦〈阿保乳母论〉:「阿保御竖之为乱,自古所患。」
《國語辭典》:女学(女學)  拼音:nǚ xué
1.书名。清蓝鼎元编,共六卷。博采经传格言,旁及史传,以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四项内容教导妇女。
2.女子学校。唐。杜光庭《录异记。卷六。洞》:「长安富平县北定陵通关乡入谷三十馀里,有二洞,一名东女学,一名西女学。」
《國語辭典》:妇学(婦學)  拼音:fù xué
古代妇女所应学习的礼仪及职事,包括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唐。贾公彦。疏:「掌妇学之法者,谓妇人所学之法,即妇德已下是也。」
分類:妇女教育
《漢語大詞典》:教诱(教誘)
教育诱导。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 王烈 器业过人……善於教诱。” 明 唐顺之 《陆慎斋先生寿序》:“古者,耆年道艺之士,尊则为三老五更,以为王侯之师;下不失为閭胥族师,以教诱化诲其乡人。”
分類:教育诱导
《漢語大詞典》:意教
谓相示以意进行教育。 明 钱德洪 《〈阳明先生文录〉序》:“古之立教有三:有意教,有政教,有言教。太上之世,民涵真性,嗜慾未涉。圣人者,特相示以意已矣。若 伏羲 陈奇偶以指象是也。而民遂各以意会不逆於心,羣物以游,熙如也。是之谓意教。”
分類:行教教育
《漢語大詞典》:儒训(儒訓)
谓儒学教育。三国志·魏志·刘馥传:“上疏陈儒训之本曰:‘夫学者,治乱之轨仪,圣人之大教也。’”梁书·儒林传序:“ 汉氏 承 秦 燔书,大弘儒训,太学生徒,动以万数。” 唐 李绛 《请崇国学疏》:“自 高祖 初立 关中 ,便修太学,并为功臣宗室子弟别立小学,建黌舍,大加儒训,增置生徒。”
分類:儒学教育
《國語辭典》:学务(學務)  拼音:xué wù
1.有关教育方面的事务。
2.学生事务的简称。
分類:教育事务
《漢語大詞典》:保阿
古代抚养教育贵族子女的妇女。汉书·李寻传:“唯陛下执乾刚之德,彊志守度,毋听女謁邪臣之态。诸保阿乳母甘言悲辞之託,断而勿听。”后汉书·皇后纪序:“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响。” 李贤 注引列女传:“ 孝公 使駟马立车载姬。姬泣曰:‘妾闻妃下堂,必从傅母保阿,进退则鸣玉佩环;今立车无軿,非敢受命。’”参见“ 保母 ”。
《國語辭典》:保母  拼音:bǎo mǔ
1.古时宫廷中,抚育王室子弟的女师。《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也作「保姆」、「褓姆」。
2.替人保育子女的妇人。汉。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也作「保姆」、「媬姆」、「褓母」、「褓姆」。
《國語辭典》:内训(內訓)  拼音:nèi xùn
封建时代对妇女闺门内的教育。《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也作「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