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0,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却顾
顾忧
三顾
顾望
顾命
顾视
顾乃
南顾
左顾
眷顾
顾复
顾惭
内顾
顾曲
顾念
《漢語大詞典》:却顾(卻顧)
亦作“却顾”。
(1).回顾,回转头看。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刘法师》:“ 公弼 送法师迴,师却顾,唯见青崖丹壑,向之歌舞,一无所有矣。” 宋 叶适 《宜兴县修学记》:“方 周孝侯 童騃纵暴,至比以异物,一旦感激,杀虎斩蛟,从 陆士衡 兄弟,前死不却顾。”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裕州刀匪》:“ 汪 探听(囊)掷之,中左臂,负标而逃,絶不却顾。”
(2).犹言反复考虑。 宋 秦观 《盗贼上》:“凡盗贼之首既已伏其辜矣,而刀笔之吏不能长虑却顾,简节而疏目,则往往穷支党而治之。”
(3).犹顾虑。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目击狐鼠之横行,而噤不一詰,岂有所却顾与!”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稍有知识者,虽亦知汉族不宜受治於满人,然终不免迟疑却顾。”
《漢語大詞典》:顾忧(顧憂)
担忧,操心。管子·形势:“譕臣者可以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 尹知章 注:“顾忧,谓忠事勤臣道。” 戴望 校正:“圣人择言必顾其累,择行必顾其忧,故曰,顾忧者可与致道。” 宋 苏轼 《抚问知河南府张璪知永兴军韩缜口宣》:“卿輟自庙堂,出为师帅。劳於绥御,宽我顾忧。”
《漢語大詞典》:三顾(三顧)
(1).指 汉 末 刘备 三次往 隆中 访聘 诸葛亮 。 宋 陈亮 《酌古论·诸葛孔明下》:“雍容草庐,三顾后起。” 清 魏源 《定军山武侯祠》诗:“三顾起 南阳 ,六出来 渭 岸。”
(2).泛指一再顾访或诚意邀请。 唐 沈佺期 《陪幸韦嗣立山庄》诗:“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参见“ 三顾草庐 ”。
《漢語大詞典》:三顾草庐(三顧草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 刘备 往访 诸葛亮 ,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 ,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
《漢語大詞典》:顾望(顧望)
(1).还视,巡视。礼记·曲礼下:“侍於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
(2).观看。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二:“观望无所见,惟覩松柏阴。”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李清》:“因至堂北,见北户斜掩,偶出顾望,下为 青州 ,宛然在目。” 清 唐甄 潜书·法王:“如旅夜行,目无所见,不辨东西;鸡再号,顾望一方,微有爽色,而知日之出於是也。”
(3).犹豫观望。后汉书·申屠刚传:“羣众疑惑,人怀顾望。”新唐书·来瑱传:“初, 仲昇 被围,而 江陵 吕諲 病, 瑱 顾望不即救,及师出, 仲昇 已没。”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阁下若更畏缩循默,顾望而不为,则不唯国计渐隳,亦恐祸患及身矣。”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及议, 夏太监 坚言不可,众顾望不言,乃已。”
(4).指顾虑,畏忌。梁书·刘潜传:“在职弹纠无所顾望,当时称之。”北齐书·司马世云传:“时 世云 母弟在 鄴 ,便倾心附 景 ( 侯景 ),无復顾望。” 清 薛福成 《赠资政大夫前兵部侍郎广西巡抚壮节邹公行状》:“嫌疑祸福,无少顾望,临危蹈艰,累奋奇绩。”
《國語辭典》:顾命(顧命)  拼音:gù mìng
1.《书经》篇名。为周成王临终前的遗命。
2.天子的遗诏。《晋书。卷六。明帝纪》:「敬听顾命,任托付之重,同心断金,以谋王室。」《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世宗大惭,召范质等入言嗹命,谓质曰:『王著,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
3.顾及生命。唐。王维 与工部李侍郎书:「畏贼顾望,贡献不至,莫有斗心。侍郎慨然,枕戈泣血,奋不顾命,捍卫圣主。」《宋史。卷二五五。列传。康延泽》:「帅师讨贼,奋不顾命;垂老之年,殒身锋镝。」
《漢語大詞典》:顾视(顧視)
(1).转视,回视。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子胥 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於 江 水之中矣。”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秦丞相 晚岁权尤重,常有数卒,皁衣持挺立府门外,行路过者稍顾视謦欬,皆呵止之。”
(2).探视。《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 临安 ,妾乡也。从君至此已閲三秋,今愿得偕行,以顾视 翘翘 。”
《漢語大詞典》:顾乃(顧乃)
却;反而。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上》:“ 高 之解经,类以私意穿凿,诡异百端,曾无忌惮,顾乃于此著疑,以示重慎,岂不可笑哉!”金史·程震传:“不能上赞君父,同济艰难。顾乃专恃权势,蔑弃典礼,开纳货赂,进退官吏。”
分類:反而
《骈字类编》:南顾(南顾)
汉书韦贤传悠悠嫚秦上天不宁乃眷南顾授汉于京 魏书慕容如意传于时东阳未平人怀去就沈文静高崇仁拥众不朝扇扰边服崔僧祐盖次阳陈显达连兵淮海水陆蜂起扬旌而至规援青齐士民恟恟莫不南顾时兵役既久咸有归心而白曜外宣皇风内尽方略身擐甲胄与士卒同安抚初附示以恩厚三军怀挟纩之恩新民欣来苏之泽钊又百济国传其王馀庆遣使上表曰矢石暂交枭斩 首自尔已来莫敢南顾忘宋史食货志尝痛燕蓟之地陷入契丹几百年而民 南顾心者大率契丹之法简易盐曲俱贱科役不烦故也心又柳开传契丹则君臣久定蕃汉久分纵萌南顾之 亦须自有思虑 云笈七签忽登天纲上步紫庭北视雷房南顾电城眩惑万变非复故形恍惚流景触手立成
《國語辭典》:左顾(左顧)  拼音:zuǒ gù
1.向左方顾视。如:「左顾右盼」。《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余左顾而欬,乃杀之;右顾而笑,乃止。」
2.称誉他人屈尊纡贵的亲访。称客人来访的谦词。《汉书。卷八○。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刘钦传》:「子高乃幸左顾存恤,发心恻隐。」《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今辱左顾,绮阁生光。」也作「下顾」。
《國語辭典》:眷顾(眷顧)  拼音:juàn gù
十分关爱照顾。《西游记》第一二回:「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多亏娘子不弃,眷顾小生,不然几受其祸。」也作「眷注」、「眷爱」。
《漢語大詞典》:顾复(顧復)
《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復我,出入腹我。” 郑玄 笺:“顾,旋视;復,反覆也。” 孔颖达 疏:“覆育我,顾视我,反覆我,其出入门户之时常爱厚我,是生我劬劳也。”后因以“顾復”指父母之养育。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诸王幼稚,早离顾復,弱冠相育,常有《蓼莪》《凯风》之哀。”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祗命陨越,哀号不逮,追念顾復,若亡生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襁褓顾復,骨肉情连,恩同罔极,铭於心田。”
分類:父母养育
《漢語大詞典》:顾惭(顧慚)
自顾而惭愧。 唐 杜甫 《北征》诗:“顾惭恩私被,詔许归蓬蓽。” 仇兆鳌 注:“顾惭,自顾惭愧也。”
分類:自顾惭愧
《國語辭典》:内顾(內顧)  拼音:nèi gù
1.回顾。《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2.关心顾虑家室之事。《汉书。卷九○。酷吏传。杨仆传》:「失期内顾,以道恶为解,失尊尊之序,是四过也。」《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國語辭典》:顾曲(顧曲)  拼音:gù qǔ
欣赏音乐或戏曲。参见「顾曲周郎」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一片红󷵕铺地,此乃顾曲之所。」
《國語辭典》:顾念(顧念)  拼音:gù niàn
爱顾、眷念。《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