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经世(經世)
(1).治理国事。后汉书·西羌传论:“贪其暂安之埶,信其驯服之情;计日用之权宜,忘经世之远略,岂夫识微者之为乎?”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故披《洪范》而知 箕子 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 范生 怀治国之略。” 宋 陆游 《喜谭德称归》诗:“少鄙章句学,所慕在经世。”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六节:“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 清 朝封建统治的危机已经显露,为了克服危机,寻找出路,人们比较多地注意了经世致用之学。”
(2).阅历世事。《淮南子·俶真训》:“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
《漢語大詞典》:才思
才气和思致。后汉书·文苑传·祢衡:“﹝ 刘表 ﹞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境胜才思劣,诗成不称心。” 宋 王巩 王氏谈录·经史:“经书养人根本;史书开人才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恪守词韵》:“ 李白 诗仙, 杜甫 诗圣,其才岂出 沈约 下?未闻以才思纵横而跃出韵外,况其他乎?”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六节:“ 韩 诗与古文一样,象 长江 大 河 ,浩浩汗汗,表现笔力雄健才思富赡的极致。”
《漢語大詞典》:纷争(紛争)
多所争执;纠纷。宋书·律历志中:“历数难明,前代通儒多共纷争。” 宋 苏轼 《高邮陈直躬画雁》诗之二:“众禽事纷争,野鴈独闲絜。” 明 叶襄 《感旧》诗:“ 洛 蜀 纷争日,君王宵旰时。内朝私鬭急, 河 北捷书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六节:“ 汉宣帝 时, 匈奴 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严重的纷争,五个单于争夺统治权。”
《漢語大詞典》:眷顾(眷顧)
亦作“睠顾”。 垂爱;关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虽放流,睠顾 楚国 ,繫心 怀王 ,不忘欲反。”新唐书·张廷珪传:“故昭见咎异,欲日慎一日,永保大和,是皇天於陛下睠顾深矣。” 宋 刘攽 《和王正仲熙宁郊祀》:“积高常眷顾,昭孝每无违。”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捧心》:“奴家自 浣纱溪 边遇着那人之后,感其眷顾,赠彼溪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六节:“因为他实行裕民政治,所以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漢語大詞典》:疆域
国土;国境。荀子·君道:“则是其人也,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 晋 左思 《魏都赋》:“尔其疆域,则旁极 齐 秦 ,结凑 冀 道,开胷 殷 衞 ,跨躡 燕 赵 。” 宋 叶适 《取燕一》:“其后 萧禧 办理 河 东疆域,又举数百里畀之,而 王安石 、 韩絳 不知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 宋 南渡后…… 南宋 人诗文,则罕有传至中原者,疆域所限,固不能即时流通。”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古代 中国 的强敌通常在北方大漠南北……拥有这种疆域的国家,必然成为 中国 北方边境上的大敌,因为即使被 中国 战败,退到漠北休息一时,又可以回漠南继续寇边。”
《漢語大詞典》:疆宇
疆域;领土。 汉 班固 《东都赋》:“系 唐 统,接 汉 绪,茂育羣生,恢復疆宇。” 明 李东阳 《西北备边事宜状》:“ 汉 唐 疆宇虽广,而和亲岁币所费不訾。”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在内战中取得的经验,对付境外落后国,确是绰有馀裕, 唐 前期大拓疆宇,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漢語大詞典》:凶顽(兇頑)
(1).凶恶愚顽。三国志·吴志·孙晧传论:“况 晧 凶顽,肆行残暴,忠諫者诛,谗諛者进,虐用其民,穷淫极侈,宜腰首分离,以谢百姓。”《元典章·刑部·禁豪霸》:“内有曾充官吏者,亦有曾充军役离职者,亦有泼皮凶顽者,皆非良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大人:“女子曰:‘久知两箇为孽,不图凶顽若此!当即除之。’”
(2).指凶恶顽固的人。 苏曼殊 《焚剑记》:“此去不远,为吾田庄,汝三人且同留止,暂避凶顽。”
(1).凶暴愚顽。亦指凶暴愚顽的人。 唐 李白 《豫章行》:“岂惜战闘死,为君扫兇顽。”《水浒传》第四回:“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貌相兇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
(2).凶恶顽强。 明 无名氏 《齐天大圣》第二折:“这妖魔他逞兇顽,施躁暴……犯下弥天大罪。”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六节:“ 汉 朝廷是腐朽的, 汉 统治阶级却凶顽有力,所以起义军都被统治者镇压下去。”
《漢語大詞典》:阳刚(陽剛)
(1).刚强。易·说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 高亨 注:“六爻有阴柔,有阳刚,两者迭用,交错成文。” 宋 陈亮 《朱晦庵画像赞》:“体备阳刚之纯,气含喜怒之正。”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典钗》:“天地之道,阳刚阴柔;人伦之宜,男贵女贱。”
(2).强劲有力。 清 管同 《与友人论文书》:“取道之原,六经其至极也。而论其从入之涂,则《公羊》《国策》、 贾谊 、 太史公 皆深得乎阳刚之美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六节:“所谓猖狂云云,就是 韩愈 兴儒反佛,理直气壮,表现阳刚爽朗,文章雄伟的气象。”
《漢語大詞典》:恶耗(惡耗)
坏消息。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毕刚毅:“我军初五到防,随闻恶耗。” 鲁迅 《书信集·致楼炜春》:“先前时闻谣言,多为恶耗。”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二章第六节:“割 台 恶耗传到 台湾 后,全 台 人民义愤填膺。”
分類:消息六节
《漢語大詞典》:骄惰(驕惰)
亦作“ 骄堕 ”。 骄纵怠惰。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岂悟君子,自生怠倦,失恂恂善诱之德,同亡国骄惰之志!” 宋 王安石 《省兵》诗:“骄惰习已久,去归岂能田?” 宋 岳飞 《奏画守襄阳等郡田札子》:“﹝ 金 人﹞所爱惟金帛子女,志已骄堕。” 明 张居正 《答巡抚高凤翥书》:“以骄惰不习之兵,当 瓦剌 新鋭之虏,其势固不敌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 唐太宗 对朝臣说,我不打 突厥 ,反送给金帛,为的让他们骄惰,以便一举消灭。”
《漢語大詞典》:逼勒(偪勒)
逼迫;强迫。 宋 岳飞 《奏乞追复张所原职略》:“﹝ 张所 ﹞因謫官到 潭州 界内,为凶贼 刘忠 逼勒诱脇,终不肯从,遂至被害。”红楼梦第一○七回:“虽 石獃子 自尽,亦係疯儍所致,与逼勒致死者有间。”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六节:“ 英国 用战争来逼勒 中国 接受鸦片,有丝毫道理没有呢?丝毫也没有。”
犹勒索。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桂迁 被隶卒偪勒,只得将银交付去讫,敢怒而不敢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若 川 汉 之股, 盛宣怀 向未收得,遂不惜种种剥削之计划,偪勒 川 民,以致酿成巨患。”
《漢語大詞典》:妖妄
(1).怪异荒诞。三国志·魏志·刘晔传:“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宋史·道学传一·程颢:“自道之不明也,邪诞妖妄之説竞起。” 明 张居正 《答山西崔巡抚计纳叛招降之策》:“何为纳此无用之人,听其妖妄之説,而坏已成之功,失永久之利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六节:“ 汉 光武帝 以今文经学为基础,大力提倡妖妄的谶纬之学,藉以证明自己受天命,应该做皇帝。”
(2).指怪异荒诞之说。孔丛子·叙书:“然今俗儒,繁説远本,杂以妖妄,难可以教。”
(3).指妖术,旁门左道。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四年:“ 崔玄籍 曰:‘起兵仗顺,犹且无成,况凭妖妄,其能久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叛贼·妖人赵古元:“时有 赵古元 者,本名 一平 , 浙 之 山阴 人,惯习妖妄。”
《漢語大詞典》:六节(六節)
(1).古卿大夫朝聘天子诸侯,或吏民通行他国,用作凭证的六种信物。节,符信。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
(2).谓马之行止进退驰骤的节度。周礼·夏官·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应电 曰:“六节,谓行止进退驰骤之节。”
(3).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 汉 荀悦 申鉴·政体:“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离,六节不悖,则三才允序,五事交备,百工惟釐,庶绩咸熙。” 黄省曾 注:“六节者,好、恶、喜、怒、哀、乐也。”
《漢語大詞典》:笃守(篤守)
谨守;忠实地遵守。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自 朱子 表章 周子 、二 程子 、 张子 ,以为上接 孔 孟 之传,后世君相师儒,篤守其説,莫之或易。”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六节:“ 李耳 学说的宗旨是‘无为而化,清静自正’,不是教 孔子 笃守古礼的 老聃 。”
《漢語大詞典》:晋封(晉封)
加封。清史稿·宣宗纪二:“十九年春正月戊戌朔,晋封 惠郡王 緜愉 为亲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六节:“﹝ 岳飞 ﹞不久又晋封为 武昌 开国侯 。”
分類:加封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