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守训(守訓)
遵守前人的训诲。 明 何景明 《〈述归赋〉序》:“ 宋 之大儒,知乎道而嗇乎文,故长于循辙守训,而不能比事联类,开其未发。”
《漢語大詞典》:谊方(誼方)
行事应遵守的规范和道理。文选·张衡〈东京赋〉:“仁风衍而外流,谊方激而遐騖。” 薛综 注:“方,道也。”
《國語辭典》:信条(信條)  拼音:xìn tiáo
共同信守的准则。如:「为环保尽分心力,是他们社团的主要信条之一。」
《漢語大詞典》:诲约(誨約)
教以应该遵守的事项。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慧远:“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临路,诸长德皆被诲约, 远 不蒙一言。”
《國語辭典》:保教  拼音:bǎo jiào
大陆地区指对幼儿的保育与教养。如:「一个合格的保教人员应具备多方面的幼教知识。」
分類:遵守教化
《漢語大詞典》:头陀行(頭陀行)
佛教语。指佛教僧侣行头陀时,应遵守的住空闲处、常乞食、着百衲衣等十二项苦行。 唐 王维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诗:“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諦情。” 赵殿成 笺注:“《大品》云, 须菩提 説法者受持十二头陀:一、作阿兰若;二、常乞食;三、衲衣;四、一坐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七、冢间住;八、树下住;九、露地住;十、常坐不卧;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大衣。”
《漢語大詞典》:买法(買法)
谓行贿后可以不遵守法令。《万花楼》第二二回:“致强恶日增,用财可以买法。”
《漢語大詞典》:闺箴(閨箴)
指妇女应遵守的规戒。 明 朱鼎《玉镜台记·探姑》:“离襁褓初长成,嘆闺箴未諳经。”
《漢語大詞典》:期要
(1).约定共同遵守的事项。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将士诸为 俭 钦 所迫胁者,悉归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文钦 《与郭淮书》:“夫当仁不让,况救君之难,度道远艰,故不果期要耳。”《礼记·学记》“大信不约” 唐 孔颖达 疏:“约,谓期要也。”
(2).约定的时日。《唐律·户婚·违律为婚》:“即应为婚,虽已纳娉,期要未至而强娶;及期要至,女家故违者,各杖一百。”
《漢語大詞典》:安制
谓遵守国家法度。荀子·王霸:“百姓莫敢不敬分安制以化其上,是治国之徵也。” 杨倞 注:“安制,谓安於国之制度,不敢踰分。”汉书·刑法志:“然干赏蹈利之兵,庸徒鬻卖之道耳,未有安制矜节之理也。”
《國語辭典》:严格(嚴格)  拼音:yán gé
严谨遵守一定的标准。如:「严格规定」。
《國語辭典》:武士道  拼音:wǔ shì dào
日本幕府时代武士遵守的道德。内容有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等。目的在使武士忠实的为统治者服务,甚者不惜葬送身家性命。
《漢語大詞典》:遵分
遵守职分。《史记·秦始皇本纪》:“职臣遵分,各知所行,事无嫌疑。”
《漢語大詞典》:遵条(遵條)
遵守规则条文。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幼主诏书》:“遵条上天享永福,犯条过刀陷沉海。”
分類:遵守条文
《漢語大詞典》:禁体诗(禁體詩)
一种遵守特定禁例写作的诗。据 宋 欧阳修 《雪》诗自注、六一诗话及 宋 苏轼 《聚星堂雪诗叙》所记,其禁例大略为不得运用通常诗歌中常见的名状体物字眼,如咏雪不用玉月犁梅练絮白舞等,意在难中出奇。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禁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