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宜当(宜當)
表示情理上必须如此。犹应当。 汉 刘向 新序·节士:“如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我宜当立者也, 僚 恶得为君?”三国志·蜀志·杨仪传:“ 仪 既领,军还,又诛讨 延 ,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 亮 秉政。”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如吾徒者,宜当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
谓恰切,适当。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吁嗟苦駑缓,但惧失宜当。” 宋 黄庭坚 《宿旧彭泽怀陶令》诗:“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
《漢語大詞典》:得当(得當)
(1).相当;相配。史记·匈奴列传:“ 汉 留 匈奴 使, 匈奴 亦留 汉 使,必得当乃肯止。”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及饮, 卓氏 弄琴, 文君 窃从户窥,心説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颜师古 注:“当谓对偶之。”
(2).谓当事任职。《楚辞·东方朔〈七谏·沉江〉》:“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王逸 注:“言信直之臣被蒙譖毁而身败,弄虚伪之人进用在位而当显职也。”
《國語辭典》:大发(大發)  拼音:dà fā
1.过度、厉害。《金瓶梅》第七五回:「大娘,你今日怎的这等恼的大发了?连累著俺每一棒打著好几个人也!」
2.事情扩大。《红楼梦》第六三回:「琴姑娘罢了,他在大奶奶屋里,叨登的大发了。」
3.突然的富有。如:「他中了统一发票头奖,在一夜之间大发了。」
《國語辭典》:和谐(和諧)  拼音:hé xié
1.和睦谐顺。《书经。无逸》「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句下唐。孔颖达。正义:「郑玄云:『其不言之时,时有所言,则群臣皆和谐。』」《诗经。周南。关雎》汉。毛亨。传:「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
2.互相配合、协调。《晋书。卷五一。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措之规矩,则器用合宜。」
3.和顺驯服。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你本意待闇里栽排,要逼勒我和谐。」
《國語辭典》:温和(溫和)  拼音:wēn hé
1.不冷不热。《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又蚕性畏寒怕热,惟温和为得候。」
2.人的性情或态度平和温顺。《后汉书。卷五六。王龚传》:「政崇温和,好才爱士。」《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宇为人恭俭温和,不肯当此大任,坚辞不受。」
《漢語大詞典》:酌量
适量,适当。 毛泽东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调整税收,酌量减轻民负。”
《國語辭典》:过量(過量)  拼音:guò liàng
超过适当的限量。如:「吸烟过量,有害健康。」
《漢語大詞典》:至足
(1).极其充足。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赵岐 注:“水火能生人,有不爱者,至饶足故也。”
(2).最大的满足。荀子·荣辱:“今使人生而未尝睹芻豢稻粱也,惟菽藿之为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
(3).指应该达到的最适当的限度。荀子·解蔽:“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
《漢語大詞典》:便时(便時)
(1).吉利的时日。后汉书·董卓传:“宫室营寺焚灭无餘,是时唯有 高庙 、京兆府舍,遂便时幸焉。” 李贤 注:“便时谓时日吉便。”后汉书·鲁丕传:“ 赵王 商 尝欲避疾,便时移住学官, 丕 止不听。” 三国 魏 曹植 《圣皇篇》诗:“便时舍外殿,宫省寂无人。”
(2).谓选取吉利的时日。汉书·外戚传下·孝平王皇后:“ 宫 、 丰 、 歆 授皇后璽紱,登车称警蹕,便时 上林 延寿门 ,入 未央宫 前殿。”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三年:“壬戌,车驾还京师,便时太学,夜,遣使者策收 震 太尉印綬。” 胡三省 注引 李贤 曰:“且於太学待吉时而后入也,故曰便时。”
(3).适当的时候,方便的时候。《后汉书·宋意传》:“宜割情不忍,以义断恩,发遣 康 焉 各归蕃国,令 羡 等速就便时,以塞众望。” 孙犁 《澹定集·烬馀书札》:“附上书目二纸,请写信给上海文艺出版社那位同志,请他便时到书店给我们找找,你看可以吗?”
《國語辭典》:杨柳青(楊柳青)  拼音:yáng liǔ qīng
1.城镇名。位于天津市西南。以生产木版年画而著名。
2.一种民间曲调。五句二十八字,依曲调衬字可适当增减。第三句必须唱「杨柳青」,第四句必须唱「哎哎哟」。
《國語辭典》:违言(違言)  拼音:wéi yán
1.由于言语冲突而失和。《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
2.不合理的言论。《管子。戒》:「邪行亡乎礼,违言不存口。」
《国语辞典》:巧取  拼音:qiǎo qǔ
1.找适当机会。《金瓶梅》第三四回:「看你巧取对你爹说,看怎么,将就饶他放了罢。」
2.用巧诈的手段骗取。如:「巧取豪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豪夺巧取,岁以多金寄归。」
《漢語大詞典》:择言(擇言)
(1).选择适当的话。国语·晋语九:“择言以教子,择师保以相子。”战国策·魏策二:“酒酣,请 鲁君 举觴。 鲁君 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 仪狄 作酒而美,进之 禹 。 禹 饮而甘之,遂疏 仪狄 ,絶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雋雅雍容之度,即使生为僕从,旦作梅香,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九章:“他高兴时候,也和烦恼时候一样,有点口不择言的。”
(2).败言或不合法度的议论。择,通“ 殬 ”。书·吕刑:“敬忌,罔有择言在身。” 孙星衍 疏:“择为殬假借字。説文云:‘殬,败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殬、斁、择古音竝同。‘敬忌,罔有择言在身’,言必敬必戒,罔或有败言出乎身也。”
《國語辭典》:责付(責付)  拼音:zé fù
法律上指被告人无须拘押者,付于亲属或法定代理人等,令其负随时交出到案的责任,称为「责付」。
《國語辭典》:盘菜(盤菜)  拼音:pán cài
将菜色搭配,装盘出售的生鲜食品。也称为「盆菜」、「组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