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15,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尊中
尊崇
尊祖
自尊
尊亲
尊贤
尊师
道尊
尊荣
尊君
达尊
尊王
尊宿
尊兄
推尊
《韵府拾遗 东韵》: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衡造候风地动仪形似酒尊其牙机巧制皆𨼆在尊中
《國語辭典》:尊崇  拼音:zūn chóng
尊敬推崇。《左传。僖公五年》:「诸侯盟于首止」句下晋。杜预。注:「齐桓行霸,翼戴天子,尊崇王室。」《明史。卷三。太祖本纪。赞曰》:「昭揭经义,尊崇正学。」
《分类字锦》:尊祖
礼记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分类:祖孙
《國語辭典》:自尊  拼音:zì zūn
1.自加尊号。《史记。卷四○。楚世家》:「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
2.尊重自己,不委屈求全,也不容许别人歧视和侮辱。如:「自尊不足,容易自卑。」《韩非子。诡使》:「重厚自尊,谓之长者。」《大宋宣和遗事。亨集》:「陛下既不以万乘之尊自尊,则在下小臣,得以无忌惮也。」
3.妄自尊大。《红楼梦》第五六回:「你们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们才走的亲密。」
《漢語大詞典》:尊亲(尊親)
(1).尊崇父母或祖先。孟子·万章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之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旧唐书·礼仪志五:“大孝莫重于尊亲……数尽四庙,非贵多之道;祀逮七世,得加隆之心。”
(2).尊仰而亲附。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郑玄 注:“尊亲,尊而亲之。” 孔颖达 疏:“此节更申明夫子藴蓄圣德,俟时而出,日月所照之处,无不尊仰。”
(3).对人敬称自己的父母。亦以敬称他人父母。后汉书·梁统传:“初以位次,咸共推 统 , 统 固辞曰:‘昔 陈婴 不受王者,以有老母也。今 统 内有尊亲,又德薄能寡,诚不足以当之。’”后汉书·独行传·范式:“ 式 谓 元伯 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漢語大詞典》:尊贤(尊賢)
(1).尊敬贤者。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万章下:“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清 唐甄 潜书·抑尊:“尊贤之朝,虽有佞人,化为直臣。”
(2).高贵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行乐至城东桥》诗:“尊贤永照灼,孤贱长隐沦。”北史·房彦谦传:“故疏贱之人,有善必赏;尊贤之戚,犯恶必刑。”
《國語辭典》:尊师(尊師)  拼音:zūn shī
1.尊崇师长。《礼记。学记》:「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南朝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聿尚登学,严道尊师。」
2.对他人之师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尊师今在何处?此位又是何人?」《聊斋志异。卷五。武技》:「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
3.对道士的尊称。唐。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鍊师院诗三首之一:「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唐。齐己 经吴平观诗:「老鹤心何待,尊师鬓已乾。」
《國語辭典》:道尊  拼音:dào zūn
尊称有学问的长者。《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位王道尊却是了不得,而今朝廷捕获得他甚紧。」
《國語辭典》:尊荣(尊榮)  拼音:zūn róng
尊贵荣显。《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國語辭典》:尊君  拼音:zūn jūn
1.尊敬国君。《管子。重令》:「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
2.称谓。尊称对方的父亲。《晋书。卷七五。王湛传》:「坦之乃辞以他故。温曰:『此尊君不肯耳。』」《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既尊君在交,何久淹此?」
《國語辭典》:达尊(達尊)  拼音:dá zūn
1.众人所尊贵的。《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2.传达于位尊的人。汉。蔡邕《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漢語大詞典》:尊王
(1).尊崇王室。 春秋 时 周 王室衰微, 齐桓公 、 晋文公 等相继以“尊王”为名,称霸一时。史记·太史公自序:“ 赵夙 事 献 , 衰 续厥绪。佐 文 尊王,卒为 晋 辅。”
(2).指尊崇君上。 汉 蔡邕 独断:“太史公 司马迁 记事,当言帝则依违但言上,不敢渫瀆言尊号,尊王之义也。”
(3).崇尚王道。 宋 陈傅良 《送宋国博参议江东》诗:“ 武皇 好少臣已老, 孟子 尊王君尚霸。”参见“ 尊王攘夷 ”。
《國語辭典》:尊王攘夷  拼音:zūn wáng ráng yí
尊敬王室,排除夷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篇》:「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诺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國語辭典》:尊宿  拼音:zūn sù
1.对德尊年长者的敬称。宋。苏轼〈与杨君素书〉二首之二:「某去乡二十一年,里中尊宿零落殆尽。」
2.佛教用语。指年高德劭的高僧。唐。贾岛 送灵应上人诗:「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宋。苏轼〈书黁公诗后〉诗:「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國語辭典》:尊兄  拼音:zūn xiōng
称谓:(1)对自己兄长或同辈中年长者的敬称。《北史。卷五二。齐宗室诸王列传下。武成诸子》:「俨器服玩饰皆与后主同,所须悉官给。于南宫尝见新冰绿李,还,怒曰:『尊兄已有,我何意无?』」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共敌军擂鼓鸣啰,谁不怕俺弟兄三个。」(2)对对方兄长的敬称。《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十一。玄宗天宝元年》:「林甫退,召挺之弟损之,谕以『上待尊兄意甚厚,盍为见上之策,奏称风疾,求还京师就医。』」(3)朋友间对对方的敬称。《水浒传》第五○回:「祝龙答道:『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红楼梦》第一回:「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
《國語辭典》:推尊  拼音:tuī zūn
推崇尊敬。《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只因他在商务里面极有本领,赚得钱多,虽说是昧了良心弄得来的,然而手里有了银钱,人家自然也拿他推尊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