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妖氛  拼音:yāo fēn
不祥的气氛。比喻战乱。唐。李白〈塞下曲〉六首之六:「横气负勇气,一战净妖氛。」《西游记》第三八回:「果然扫荡妖氛,辨明邪正,庶报你父王养育之恩也。」
《國語辭典》:妖气(妖氣)  拼音:yāo qi
妖异迷人的气象。如:「这里妖气很重,大家小心点!」
《國語辭典》:妖娆(妖嬈)  拼音:yāo ráo
美丽而轻佻的样子。三国魏。曹植〈感婚赋〉:「顾有怀兮妖娆,用搔首兮屏营。」
《國語辭典》:妖星  拼音:yāo xīng
古以彗星隐现不常,故称为「妖星」。《左传。昭公十年》:「居其维首,而有妖星焉。」也作「祅星」。
《國語辭典》:妖孽  拼音:yāo niè
1.怪异、凶恶的事物或预兆。《礼记。中庸》:「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妖孽数见,传为单薄。」
2.祸乱。《国语。吴语》:「挠乱百度,以妖孽吴国。」
《國語辭典》:妖姬  拼音:yāo jī
美貌的姬妾。唐。蒋防《霍小玉传》:「妖姬八九人,骏马十数匹,唯公所欲。」
《國語辭典》:妖艳(妖豔)  拼音:yāo yàn
1.美丽而不庄重。三国魏。钟会〈菊花赋〉:「妍姿妖艳,一顾倾城。」
2.美女。唐。韦应物〈杂体诗〉五首之三:「长安贵豪家,妖艳不可数。」
《高级汉语词典》:妖红
妇女勾引男子并与其私通
《國語辭典》:妖冶  拼音:yāo yě
1.形容女子艳丽,而举止有欠端庄。《易经。系辞上》唐。孔颖达。正义:「女子妖冶其容,身不精悫,是教诲淫者,使来淫己也。」
2.美好。《文选。陆机。文赋》:「或奔放以谐合,务嘈囋而妖冶。」
《國語辭典》:妖气(妖氣)  拼音:yāo qi
妖异迷人的气象。如:「这里妖气很重,大家小心点!」
《國語辭典》:妖怪  拼音:yāo guài
怪异而害人的精怪。《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龚遂传》:「久之,宫中数有妖怪,王以问遂,遂以为有大忧,宫室将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这些妖怪叫老人家做『洞主』,逼我成亲。」
《國語辭典》:妖言  拼音:yāo yán
怪诞的邪说。《史记。卷一○。孝文本纪》:「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
《國語辭典》:妖魔  拼音:yāo mó
怪异的鬼物。宋。欧阳修〈读徂徕集〉诗:「存之警后世,古鉴照妖魔。」《西游记》第三○回:「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
《國語辭典》:妖祥  拼音:yāo xiáng
1.善恶的徵兆。《荀子。非相》:「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也作「祅祥」。
2.妖异与祯祥的徵兆。《淮南子。缪称》:「国有妖祥,不胜善政。」
《國語辭典》:妖妄  拼音:yāo wàng
诞妄妖怪,怪诞不实在。《文选。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先儒以为制作三年,文成致麟,既巳妖妄,又引经以至仲尼卒。」《三国演义》第二九回:「吾平生誓诛妖妄,以靖天下!汝既为阴鬼,何敢近我!」
《漢語大詞典》:妖妍
(1).艳丽。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尽妖妍於图画,极凶悖於人理。”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箇时无数併妖妍,箇里无穷总可怜。” 宋 陆游 《西湖春游》诗:“清明后,上巳前,千红百紫争妖妍。” 清 孙枝蔚 《清明日阎再彭携歌童泛舟城北》诗之二:“众情悦妖妍,同志贵真率。”
(2).指美女。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一:“三川穷名利, 京洛 富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