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奠献(奠獻)
献祭品以祀死者。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九年:“庚辰,帝謁 安陵 ,奠献号慟,左右皆泣。”
《漢語大詞典》:奠位
定位。 汉 扬雄 《太玄·攡》:“天地奠位,神明通气。” 范望 注:“奠,定也。”
分類:定位
《國語辭典》:奠雁  拼音:diàn yàn
古代婚礼,男方献雁给女方做为初见礼,称为「奠雁」。唐。李端〈送黎兵曹陕府结婚〉诗:「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儒林外史》第一○回:「到了厅事,先奠了雁,然后拜见鲁编修,编修公奉新婿正面一席坐下。」也作「奠雁」。
《國語辭典》:设奠(設奠)  拼音:shè diàn
陈设祭品追悼亡者。《新唐书。卷七七。后妃传下。昭德王皇后传》:「将葬,后母郕国郑夫人请设奠,有诏祭物无用寓,欲祭听之。」
《漢語大詞典》:奠礼(奠禮)
犹奠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送奠礼的,送祭幛的,都纷纷来了。” 蒋光慈 《血祭》诗:“烈士墓前空摆着许多花圈、石碑和奠礼。”
分類:奠礼
《國語辭典》:奠酹  拼音:diàn lèi
祭祀后以酒洒地的仪式。唐。白居易 祭苻离六兄文:「吾亲奠酹于尔床前,苟神理之有知,岂不闻吾此言?尚飨!」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双亲奠酹悲泉路,一弟零丁又各天。」
《漢語大詞典》:营奠(營奠)
设祭。 唐 元稹 《遣悲怀》诗之一:“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復营斋。” 唐 朱庆余 《哭胡遇》诗:“不应随分空营奠,终拟求人与立碑。” 清 查慎行 《临淮晓渡饭于逆旅述老人所言》诗:“孟冬时享近,又欲往营奠。”
分類:设祭
《漢語大詞典》:奠楹
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於两楹之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后因以“奠楹”为死亡的婉词。 唐 薛稷 《润州刺史王美畅妻长孙氏墓志》:“ 圣历 元年, 王府君 止坐挻灾,奠楹俄及。” 明 袁宗道 《挽周老师》诗之一:“奠楹期已迫,曳履忽无声。” 清 赵翼 《六哀诗·故傅文忠公》:“公竟染危疾,还朝遽奠楹。”
分類:婉词
《國語辭典》:拜奠  拼音:bài diàn
在祖先神位或死者灵前摆设供品,行祭悼之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问到他墓下,拜奠了,就请旧日尼院中各众,在墓前建起水路道场。」《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即备了香楮三牲,到灵前去拜奠。」
《國語辭典》:奠定  拼音:diàn dìng
建立。如:「他的努力,奠定日后成功的基础。」
《骈字类编》:三奠
宋史礼志登歌禧安乐作诣上帝神坐前搢圭跪执爵祭酒三奠讫执圭俛伏兴乐止太祝读册帝再拜讫
《漢語大詞典》:奠祭
谓献上酒食等祭祀死者、鬼神。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遣大鸿臚监护丧事,朝夕奠祭。”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道祭:“盖自开闢至今,奠祭鬼神,未有如斯之盛者也。”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这天正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我记得分明,到河边还为的是拿了些纸钱同水酒白肉奠祭河鬼。”
《國語辭典》:奠仪(奠儀)  拼音:diàn yí
致送死者家属的金钱,用以代替祭品。《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又命使者赍香帛奠仪,入川致祭。」《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宝玉去吊纸。」也作「奠敬」。
分類:祭奠礼品
《漢語大詞典》:荐奠(薦奠)
(1).犹祭奠。祭祀的仪式,即向鬼神敬献祭品。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纳:“﹝ 王祐 ﹞见 纳 , 纳 呼入卧内,问 王祐 , 祐 但以荐奠毕,掷樗蒲投具,得吉兆告 纳 。”
(2).引申作祭品。 唐 元稹 《祭亡妻韦氏文》:“叙官阀,誌德行,具哀词,陈荐奠,皆生者之事也,於死者何有哉!”
《漢語大詞典》:哭奠
哭吊祭奠。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到 琥珀 等一干人哭奠之时,才要找 鸳鸯 ,又恐是他哭乏了,暂在别处歇着,也不言语。”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禄相公:“按 诚毅贝勒 为 显祖 幼子,开创时,勋劳称最,以病薨于邸,经 太祖 亲临哭奠,立碑旌功,事具国史,而公所言如此,诚为骇异。”
分類:吊祭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