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奠定
(1).安定,稳定。清史稿·礼志七:“ 道光 八年, 回疆 奠定,锡宴 正大光明殿 。” 梁启超 《致籍亮侪、熊铁厓、陈幼苏、刘希陶书》:“夫己氏之不足以奠定此国,自昔固已共忧,徒以顾全大局,投鼠忌器之故,甘牺牲一切,与之戮力。”
(2).确立;建立。 朱光潜 《〈楚辞〉和游仙诗》:“《离骚》奠定了赋体诗的风格。” 徐迟 《汉水桥头》:“而它,长江大桥,更将为祖国的桥梁事业奠定新的基础。”
《漢語大詞典》:奠基
(1).打下建筑物的地基。 冰心 《再寄小读者》十三:“ 天安门 前面两边,从去年的冬天起,看它破土,看它奠基,看它搭起脚手架。” 王西彦 《乡下朋友》:“他把量地,奠基,木材,砖瓦,匠工,以及门窗和后园的设计,统统告诉给这个久别重叙的朋友。”
(2).比喻某一事物的产生或确立。 秦牧 《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十月革命之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不是由别的人,而是由一个胼手胝足的劳动者出身的 高尔基 来担当。”
《漢語大詞典》:站住
(1).中止行进而站立。如:他走到门口,忽然站住了。
(2).立稳。如:车厢摇晃得很,不随时注意保持平衡就很难站住。
(3).成立;确立。如:驳倒了他们,你的论点自然就站住了。
(4).指地位稳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大约当改盐票之时,很有几家盐商吃亏的;慢慢的这个风波定了之后,倒的是倒定了,站住的也站住了。”
(5).方言。谓附着而不脱落。如:先把墙面打毛糙,涂的漆才能站住。
《漢語大詞典》:分定
(1).本分所定;命定。孟子·尽心下:“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唐 李商隐 《即日》诗:“单栖应分定,辞疾索谁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红颜薄命,自古如此,岂独妾一人!此皆分定之事,敢生嗟怨。” 明 朱权 《荆钗记·误讣》:“休嗟怨,免攧屑,分定恩情中道絶。”
(2).名分确定,指确立帝位。三国志·魏志·徐宣传:“臣闻帝王用人,度世授才,争夺之时,以策略为先,分定之后,以忠义为首。”
《漢語大詞典》:立意
(1).用意;持念。史记·刺客列传论:“自 曹沬 至 荆軻 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所广徵引,非 李氏 立意,盖 李氏 不欲窃人之功,有旧注者,必逐字每篇存之,仍题元注人之姓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既然官人立意惓切,就相见一面也无妨。” 老舍 《牺牲》:“办法不同,立意是一个样的。”
(2).主张;决定。北史·魏广平王洛侯传:“暨 正始 中,故太乐令 公孙崇 輒自立意,以黍十二为寸,别造尺度,定律刊钟。”
(3).打定主意;决心。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 赵过 始为牛耕,实胜耒耜之利; 蔡伦 立意造纸,岂方縑牘之烦?”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説那 支翁 虽然屡任,立意做清官的,所以宦囊甚薄。”红楼梦第九十回:“却説 黛玉 自立意自戕之后,渐渐不支,一日竟至絶粒。”
(4).确立作品的主题。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政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 宋 王禹偁 《赠别鲍秀才序》:“公出文数十章,即进士 鲍生 之作也,命题立意,殆非常人。”红楼梦第三八回:“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了。”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登在日报上的资格,是十足可以有的,而且立意与表现法也并不坏,做下去一定还可以发展。”
《漢語大詞典》:立本
(1).确立根基;建立根本。易·繫辞下:“刚柔者,立本者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陶民心以居简,凝日用而不宰;厚下以立本,推诚而建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为学直是先要立本。”
(2).传说古乐名。《孝经援神契》:“ 伏羲 乐名《扶来》,亦曰《立本》。”
《漢語大詞典》:命意
寓意;用意。常用指作文、绘画等的确立主旨。 宋 邓椿 画继·山水林石·陈用之:“ 宋復古 八景,皆是晚景,其间《烟寺晚鐘》《瀟湘夜雨》,颇费形容……盖 復古 先画而后命意,不过略具掩靄惨淡之状耳。” 明 方孝孺 《张廷壁书》:“足下於此固已知之矣,而出言命意未免有艰苦涩滞之态。”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承安宫鼎铭》:“二君之作,又命意各殊。”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红楼梦是 中国 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漢語大詞典》:立政
(1).谓建立长官。书·立政:“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言国家建立长官,毋或用憸人也。”
(2).确立为政之道。 汉 扬雄 《法言·先知》:“或问何以治国?曰立政。”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记功忘失。”
(3).莅政;临政。立,通“ 涖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臣闻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赏。” 司马贞 索隐:“战国策‘立’作‘涖’。”
《漢語大詞典》:六礼(六禮)
(1).谓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和乡射礼、相见礼。礼记·王制:“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郑玄 注:“乡,乡饮酒、乡射。”荀子·大略:“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十教,所以道之也。” 杨倞 注:“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2).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仪礼·士昏礼“纳采用鴈” 唐 贾公彦 疏:“昏礼有六,五礼用鴈: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是也。唯纳徵不用鴈,以其自有币帛可执故也。”其后《唐律》《明律》中都有类似的规定。《初学记》卷十四引 汉 秦嘉 《述婚》诗:“敬兹新姻,六礼不愆。” 明 陆采 《明珠记·闺叹》:“纵无六礼双羊,奈一言难变,便死也魂与檀郎为伴。”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和汪萝山》:“生小 云英 自托媒,远烦六礼絶嫌猜。”
(3).古享祭宗庙之礼有六:肆献祼、馈食、祠、禴、尝、烝。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贾公彦 疏:“此一经,陈享宗庙之六礼也。”
(4).诸侯朝见天子之礼有六。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郑玄 注:“此六礼者,以诸侯见王为文。六服之内,四方以时分来,或朝春,或宗夏,或覲秋,或遇冬,名殊礼异,更递而徧。”
《漢語大詞典》:立论(立論)
提出看法;确立论点。晋书·王衍传:“ 魏 正始 中, 何晏 、 王弼 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文言》,岂非言文?若笔不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将以立论,未见其论立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欧阳文忠公 立论易·繫辞当为大传。盖古人已有此名,不始於公也。”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我平日合你讲起话来,言必称 周 孔 ,不知者鲜不以为我立论过迂,课子过严。”
《漢語大詞典》:立君
(1).确立君王。周礼·春官·大卜:“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则眡高作龟。”周礼·秋官·小司寇:“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2).新即位的君主。左传·昭公元年:“ 郑 游吉 如 楚 ,葬 郟敖 ,且聘立君。” 王伯祥 注:“会葬故君,致聘新立之君也。”
《漢語大詞典》:立义(立義)
(1).奉行大义。礼记·儒行:“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孔颖达 疏:“所立必存义也。”国语·晋语九:“方臣之少也,进秉笔,赞为名命,称於前世,立义於诸侯。”管子·轻重丁:“故 桓公 推仁立义,兄弟相戚,骨肉相亲,此之谓繆数。” 唐 刘叉 《怨诗》:“丈夫不立义,岂如鸟兽情?”
(2).犹举义。周书·魏玄传:“ 玄 遂率募乡曲,立义於 关 南。”北史·司马裔传:“ 周文 令 山东 立义诸将等能率家入 关 者,并加重赏。”
(3).确立观点;取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是立义选言,宜依经以树则。”隋书·经籍志一:“又有《业诗》,奉朝请 业遵 所注,立义多异,世所不行。”
《漢語大詞典》:立储(立儲)
确立储君。 南朝 梁 沈约 《立太子恩诏》:“自昔哲后,降及近代,莫不立储树嫡,守器承祧。”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顺宗 风噤不言,太子未立, 牛美人 有异志。上召学士 郑絪 於小殿,令草立储詔。”
分類:确立储君
《漢語大詞典》:设位(設位)
(1).确立位次。易·繫辞上:“天地设位,而行乎其中矣。” 高亨 注:“设,立也。天地立其上下之位,易道即运行于天地之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矣。”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礼部贡院试进士日,设香案於堦前,主司与举人对拜,此 唐 故事也。所坐设位,供张甚盛。”
(2).设灵位。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緦麻设位,哀以送之。”后汉书·袁安传:“及母殁,不为制服设位,时莫能名,或以为狂生。”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谢皋羽翱》:“设位臺东隅,慟哭裂中肠。”
《漢語大詞典》:建造
(1).确立制定。后汉书·李通传:“ 通 怀 伊 、 吕 、 萧 、 曹 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圣德。”
(2).兴建;建筑。 唐 周朴 《无等岩》诗:“建造上方藤影里,高僧往往似 天台 。”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出金建造花园,或鬻故家大宅废园为之,楼臺亭舍,花木竹石……无不精美。”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