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宋画(宋画)  拼音:sòng huà
1.宋国人的绘画。
2.宋代人的绘画。宋代是历史上文艺最兴盛的时代,在北宋开国之初,就设有翰林画院,依照才艺分授画师,画院内人才济济,专业画工辈出。因此,无论人物道释、山水、花鸟等创作都极为丰富,不少佳作传世。
《国语辞典》:夏朝  拼音:xià cháo
朝代名。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禹受舜之禅让所建立。建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斟鄩(今登封县西北)、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等地。传至太康,被后羿所逐,后有少康中兴,传至夏桀,暴虐无道,为商汤所逐,夏亡。也称为「夏后氏」。
《漢語大詞典》:专史(專史)
关于专门学科的历史。如:哲学史、经济史、文学史、美术史等。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序言》:“此稿虽专史,亦粗略也。” 吴晗 《再谈神仙会和百家争鸣》:“我认为通史必需和专史结合。”
《國語辭典》:检索(檢索)  拼音:jiǎn suǒ
检阅、查索。如:「公司以电脑建立资料档案,以便于检索使用。」
《漢語大詞典》:史翰
有关历史的翰墨文章。《南齐书·臧荣绪传》:“其有史翰,欲令入 天禄 ,甚佳。”
《漢語大詞典》:顺潮(順潮)
(1).顺随着潮水流向。元史·张弘范传:“﹝ 张弘范 ﹞先麾北面一军乘潮而战,不克, 李恒 等顺潮而退。”
(2).比喻与历史前进方向一致的社会发展的趋势。 梁启超 《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八节:“使 奥 王而审民族之趋势,因舆情之顺潮,自兹以往,君民一心,以图国运之进步,则岂惟 匈 民之福,抑亦帝室之利也。”
《國語辭典》:考證  拼音:kǎo zhèng
依据可靠资料对古代文明制度加以考核、辨證,详明真伪的研究方法。也作「考据」。
《漢語大詞典》:血史
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形容悲壮的历史。例如: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國語辭典》:新纪元(新紀元)  拼音:xīn jì yuán
本指新年岁的始元。后泛指一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始。如:「他自创品牌,打入欧洲的服装市场,为我国的服饰业开启了新纪元。」
《漢語大詞典》:民史
民众的历史。 梁启超 《续译列国岁计政要叙》:“叙曰,有君史、有国史、有民史,民史之著,盛于西国。”
分類:民众历史
《漢語大詞典》:祖语(祖語)
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原始共同语。一般由语言学家通过历史比较法等方法构拟而得。《国外语言学》1981年第4期:“它们这样独立地发展而且有异常丰富的古老文献资料,所以它们有可能通过比较法来寻找祖语,探索语言发展的模式。”
《国语辞典》:唐会要(唐会要)  拼音:táng huì yào
书名。宋王溥撰,一百卷,五百十四目。为历史上最早的断代会要。所记内容,如帝号、明堂制度、学校、经籍等,对于唐代的经济、社会、政治等史料,包罗万象,钜细靡遗,为查检唐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工具书。
《漢語大詞典》:党史(黨史)
政党的历史。亦专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毛泽东 《学习和时局》:“去年冬季开始,我党高级干部学习了党史中两条路线问题。” 李瑛 《梅园青松·一月的哀思》诗:“你不许我们为你写一篇传记,你的生命却写进党史的每一页里。”
《漢語大詞典》:霸史
指称霸一方的国家的历史;僭伪之国的历史。隋书·经籍志二:“ 后魏 克平诸国,据有 嵩 华 ,始命司徒 崔浩 ,博采旧闻,缀述国史。诸国记注,尽集祕阁。 尒朱 之乱,并皆散亡。今举其见在,谓之霸史。”
《國語辭典》:相对论(相對論)  拼音:xiāng duì lùn
论时和空相对的物理学说。二十世纪初由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提出,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物理上量度的过程注意到光速并非无限大。相对论修正了牛顿以来对空间、时间、引力及运动规律永恒不变的看法,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对物理学、天文学等方面有莫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