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引籍
(1).引人及门籍。古代宫廷的门使及出入宫门的牒籍。周礼·天官·宫正“几其出入”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几其出入……无引籍不得入宫司马殿门也。” 贾公彦 疏:“言引籍者,有门籍及引人皆得出入也。”
(2).谓通名状于门使,使导引入宫。史记·外戚世家褚少孙论:“行詔门著引籍,通到謁太后。” 张守节 正义:“ 武帝 道上詔令通名状於门使,引入至太后所。”
《國語辭典》:车门(車門)  拼音:chē mén
1.车上的门,可随意开关,供乘客出入。
2.除大门外另辟专供车辆出入的门。《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唐。沈既济《任氏传》:「见一宅,土垣车门,室宇甚严。」
《漢語大詞典》:仙禁
指皇宫。因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说赴朔方军》:“宠锡从仙禁,光华出 汉 京。” 宋 柳永 《长寿乐》词:“便是仙禁春深,御鑪香裊,临轩亲试。”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袍赐椒宫,臚传金殿,名题仙禁。”
《漢語大詞典》:杖朝
礼记·王制:“八十杖於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 唐 韩偓 《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於朝。”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清 赵翼 《初用拐杖》诗:“我年届杖朝,卅载林下叟。”参见“ 杖家 ”。
《漢語大詞典》:杖家
谓拄杖行于家。与杖乡、杖国、杖朝等均为古代的一种尊老礼制。礼记·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后因以为五十岁的代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 刘钟宛 ﹞国初以秘书院学士抚 山东 ,旋晋秩工部侍郎,告归八年,方值杖家之岁。”
《漢語大詞典》:门屋(門屋)
衙署、庙宇等出入口的建筑物。设墙和门,上有屋顶,前后两面有柱无墙,类似廊屋。新唐书·五行志一:“ 光启 初, 扬州 府署门屋自坏,故 隋 之行臺门也,制度甚宏丽云。”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东廊户两间,户牖六事,门屋一坐。”
《國語辭典》:三戒  拼音:sān jiè
1.戒色、戒斗、戒得。《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汉。蔡邕〈太尉杨秉碑〉:「昔仲尼垂三戒,而公克焉。」
2.不妄出入、不妄语言、不妄忧虑。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二○。杂识》:「齐斋倪公三戒:不妄出入、不妄语言、不妄忧虑。」
3.文章名。唐。柳宗元撰。分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部分,以寓言隐寓鉴戒之意。
《國語辭典》:过路(過路)  拼音:guò lù
1.在一段行程中经过某个地方。《红楼梦》第三九回:「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
2.过道、通路。如:「进了门,便有一个过路,再往后,就到中厅了。」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九。草篇》:「欲其子繁,待其花时,取叶布于过路,以灰规之,人践之,子必繁也,俗谓之嫁茄子。」
《漢語大詞典》:吸呼
(1).呼吸。 宋 梅尧臣 《暴雨》诗:“云薄风回雨点麤,日腥土气随吸呼。” 清 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此如夏冬,以反为成,六气乃宣。此如吸呼,以断为续,百骸以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二:“而二士室处,亦有吸呼,於是生顥气之争,强肺者致胜。”
(2).出入,吞吐。《水浒传》第九五回:“ 乔道清 在高阜处观看 宋 兵营寨,但见……门户开辟之有法,吸呼联络之有度。”
《國語辭典》:阴室(陰室)  拼音:yīn shì
1.私室。南朝于帝王驾崩后,以其生前所居殿为阴室,存放其日常用品。《宋书。卷三。武帝本纪下》:「孝武大明中,坏上所居阴室,于其处起玉烛殿,与群臣观之。」《南齐书。卷五六。倖臣列传。茹法亮》:「延昌殿为世祖阴室,藏诸御服。」
2.古代太庙中祭祀未成年而死的宗子的地方。《晋书。卷一九。礼志上》:「而惠帝世,悯怀太子、太子二子哀太孙臧、冲太孙尚并祔庙;元帝世,怀帝殇太子又祔庙,号为阴室四殇。」《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太庙署又置阴室丞,守视阴室。」
3.背阳朝北的阴凉之室。古代常作为避暑、藏冰之处。唐。萧昕 仲冬时令赋:「斩木阳崖,采周官于是月,藏冰阴室,咏幽诗于此时。」唐。柳宗元 柳州东亭记:「阴室以违温风焉,阳室以违凄风焉,若无寒暑也。」
《國語辭典》:小口  拼音:xiǎo kǒu
未成年的孩子。《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序》:「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賨布。」
《國語辭典》:暗门(暗門)  拼音:àn mén
隐蔽、不易发现的门。
《漢語大詞典》:暗门襟(暗門襟)
指衣面不露钮扣的门襟。《新民晚报》1986.5.18:“‘暗门’是指衣面不露钮扣的门襟……钮扣‘躲’在门襟的夹层里,含而不露,带几分神秘感。这种门襟的服装,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整洁端庄的印象。近期的时装里,流行着将暗门襟运用于比较活泼的款样的倾向。”
分類:不露钮扣
《國語辭典》:门扇(門扇)  拼音:mén shàn
门扉。《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风雨来时水渧傍入,可安门扇。」
《漢語大詞典》:市口
(1).市镇或市集的出入处,亦泛指人较多的街头。东观汉记·王霸传:“上令 霸 至市口募人,将以击 郎 。”《水浒传》第五四回:“过卖道:‘我店里只卖酒肉,没有素点心,市口人家有枣糕卖。’ 李逵 ……径投市镇上来,买了一包枣糕。”《西游记》第九回:“长老与三人缓步长街,又惹得那市口里人,都惊惊恐恐,猜猜疑疑的,围绕争看他们相貌。”红楼梦第一一二回:“ 林之孝 回道:‘如今衙门里把尸首放在市口儿招认去了。’”
(2).市面。指销路。 老圃 《大后方的农民生活》:“春节前,肉的市口特别疲。”
《漢語大詞典》:水窦(水竇)
(1).贮水之地窖。南史·贼臣传·侯景:“贼又置毒於水竇,於是稍行肿满之疾,城中疫死者太半。”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巴陵本末:“王闻变,易敝衣,匿水竇中。”
(2).水道;水之出入孔道。 清 顾炎武 《济南》诗之一:“西来水竇缘 王屋 ,南去山根接 岱宗 。” 清 谈迁 北游录·后纪程:“自是长隄多水竇,水莹緑异常。”
《國語辭典》:走水  拼音:zǒu shuǐ
1.漏水。如:「这栋老房子年久失修,屋顶已经走水了。」
2.失火。
3.由水路贩运货物。《醒世姻缘传》第二五回:「薛三槐两个轮著,一个掌匮,一个走水。」
《國語辭典》:走水  拼音:zǒu shuǐ
帘幕帏帐等上端下垂的短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