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生平
(1).素来;有生以来。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涉 及左右生平数闻 张耳 、 陈餘 贤,未尝见,见即大喜。” 明 陶宗仪 《念奴娇·九日有感次友人韵》词:“眼底生平空四海,倦拂红尘风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全:“今日虽蒙覆庇,生平实未识荆。乞示姓字,以图啣报。” 鲁迅 《野草·秋夜》:“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
(2).一生;终身。 南朝 梁 何逊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年事以蹉跎,生平任浩荡。”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言事·一人先忠后佞:“此两人先以迕中官废,后以附中官用,所得几何,而生平扫地矣。”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三:“他生平没有进过学校。”
(3).指心性;心志。 唐 王绩 《田家》诗之一:“ 阮籍 生平懒, 嵇康 意气疏。” 金 元好问 《弘州赠曹文子玉》诗:“来往 襄 阴 从此始,剩将歌笑慰生平。” 清 孙枝蔚 《竹中》诗之三:“白头无嗜好,緑竹足生平。” 孙中山 《革命原起》:“时予本可由 太平洋 潜回,则二十餘日可到 上海 ,亲与革命之战以快生平。”
(4).生年,在世之年。 唐 金献贞 《海东故神行禅师碑》:“﹝导师﹞生平七十有六, 大历 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终於 南岳 断俗 之寺。”参见“ 生年 ”。
(5).交情;交往。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俞大夫》:“其为孝廉时,悦一豪贵家歌儿。与其主无生平,不欲令知。”
(6).生前。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少顷弟妇甦,言恍惚中,见小姑自帷中出,笑容举止,宛肖生平。”
《漢語大詞典》:生年
(1).出生;出生以来。后汉书·吕布传:“ 术 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 刘备 。” 唐 李白 《行行且游猎篇》:“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将游猎夸轻趫。”
(2).年岁。太平广记卷二三○引 唐 陈翰 《异闻集·王度》:“ 度 家有奴曰 豹 ,生年七十矣。”
(3).活着的时候。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 杜镇南 之作牧,当世树碑; 竇车骑 之临戎,生年刻石。” 唐 杜甫 《耳聋》诗:“生年 鶡冠子 ,叹世 鹿皮翁 。”
《漢語大詞典》:身前
犹生前。 南朝 梁 庾肩吾 《侍宴》诗:“承恩谢命浅,念报在身前。”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当时恐断肠。”
分類:生前身前
《漢語大詞典》:生前
指死者还活着的时候。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游子殉高位於生前,志士思垂名於身后。” 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髮生。” 曹禺 《〈王昭君〉献辞》:“ 周总理 生前交给我这个任务,写 王昭君 历史剧。”
《漢語大詞典》:人道
(1).为人之道。指一定社会中要求人们遵循的道德规范。易·繫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不喜弔丧,而人道以此为重。” 唐 韩愈 《原人》:“故天道乱而日月星辰不得其形……人道乱而夷狄禽兽不得其情。”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当四围之艰险,将士内讧,则为之调和,以己为楷模,教之人道。”
(2).犹言人伦。指社会的伦理等级关系。礼记·丧服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瞽瞍底豫:“夫夫妇妇,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各得其所,而人道极矣。”
(3).指男女交合。诗·大雅·生民“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 汉 郑玄 笺:“心体歆歆然,其左右所止住,如有人道感己者也。” 孔颖达 疏:“谓如人夫妻交接之道。” 元 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一时见君子,匆匆遽成人道。”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四:“黄门,谓天阉不能行人道者。”《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古人男子三十而取,女子二十而嫁,使其气血充足,然后行其人道。”
(4).指男性生殖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唐六如》:“ 唐六如 知其必反,遂佯狂以处。 宸濠 遣人馈物,则倮形箕踞,以手弄其人道,讥呵使者。”
(5).指爱护人的生命,关心人的命运,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苏州河桥头的战争》:“有些先生为了制止屠杀、劫掠、毁坏,进行了很人道的干涉。” 胡适 《读〈北史〉杂记》:“这个制度虽是惨酷不人道,然而其中涵义正是惧怕女后权大。”参见“ 人道主义 ”。
(6).佛教语。犹言人界。佛教谓众生根据生前善恶行为,因果报应,在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等六道中轮回。《业报差别经》:“由先造增上下品身语妙意妙行,故生人道。”
《漢語大詞典》:人道主义(人道主義)
源于 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 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把它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在当时是反对封建、宗教统治的武器,曾起过积极作用。作为一种特定的观念形态,它始终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之上的人道主义,它是维护劳动人民的尊严和权利的学说,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漢語大詞典》:遗音(遺音)
(1).谓留下声音。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三:“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并涉颖》之二:“路暗鸟遗音,江清鱼弄姿。”
(2).指留下的声音。 宋 秦观 《韩枢密夫人挽词》之一:“旧像瞻揄闕,遗音想佩环。” 清 涂大酉 《杂诗》:“飞鸿迟迟来,掉入青烟路。遗音落风中,适与歌声过。”
(3).不绝之馀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十:“簫管有遗音, 梁王 安在哉。” 宋 苏轼 《送俞节推》诗:“ 吴兴 有君子,淡如朱丝琴。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明 唐龙 《〈大复集〉序》:“凡得若干首,洋洋纚纚,一唱一嘆而有遗音焉。”
(4).前代留传下来的音乐。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情舒放而远览,接 轩辕 之遗音。” 戴明扬 注引 梁章鉅 曰:“ 黄帝 使 伶伦 截竹,乐律起於 黄帝 ,故云‘接 轩辕 之遗音’。” 唐 陈季 《湘灵鼓瑟》诗:“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郭沫若 《今昔集·钓鱼台访古》:“ 翰笙 ( 阳翰笙 )言: 花苗 人甚忧抑,其音乐亦甚凄凉……我听了这话,联想到楚辞楚辞的悲抑或不无 苗 民的遗音吧?”
(5).哀声。《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唐 孔颖达 疏:“遗,失也。鸟之失声,必是穷迫未得安处。《论语》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故知遗音即哀声也。”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遗音和 蜀 魄,易簀对 巴 猿。”
(6).死者生前所说的话。《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二》:“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李善 注:“《左氏传》: 晋 穆嬴 曰:今君虽终,言犹在耳。”《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诗》:“畴曩伊何,逝者弥踈,温温恭人,慎终如初。览彼遗音,恤此穷孤。” 李善 注:“遗音,谓 諶 父之言也。” 明 李东阳 《明故资政大夫谥文僖董公墓志铭》:“比有哭子之戚,公屡致吊慰,讣至之后,盖犹有遗音焉。”
(7).留下音信。 唐 刘禹锡 《伤往赋》:“ 龙门 风霜苦,别鹤哀鸣夜衔羽; 吴江 波浪深,雌剑一去无遗音。”
《漢語大詞典》:先天
(1).谓先于天时而行事,有先见之明。易·乾:“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孔颖达 疏:“先天而天弗违者,若在天时之先行事,天乃在后不违,是天合大人也。” 晋 陆机 《皇太子宴玄圃有令赋诗》:“三正迭绍,洪圣启运;自昔哲王,先天而顺;羣辟崇替,降及近古。” 唐 白居易 《贺雨》诗:“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
(2).谓与生俱来,先于感觉经验和直接实践。高子遗书·会语六一:“命之所有,先天也;人之肎为,后天也。无先天不起后天,无后天不成先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窗前草色悟惺惺,完却先天一点灵。碧緑满山皆意趣,春风 沂水 伴《西铭》。” 柳青 《狠透铁》:“他们说老汉精神上有一种先天的质素,使他嗅出异己阶级的味道。”
(3).指人或动物诞生前的胚胎时期。红楼梦第二八回:“ 林妹妹 是内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点儿风寒。”《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一·参附汤》“治阴阳气血暴脱等之证”注:“先身而生,谓之先天;后身而生,谓之后天。先天之气在肾,是父母之所赋;后天之气在脾,是水谷之所化。”
(4).指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原。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一:“大论天道,恒久而不已;此从后天观,未究先天始。”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这坛本在虚空闢建,象涵太极法先天。”
(5).指 伏羲 所作之。 宋 罗泌 路史·发挥一·论三易:“ 伏羲氏 之先天, 神农 易之为中天; 神农 之中天, 黄帝 易之为后天。岂非道广大,变通不穷,有非一法之所能尽?” 明 杨慎 丹铅续录·三易:“周礼·太卜‘掌三之法。’ 干令升 注云:‘…… 伏羲 之小成,为先天; 神农 之中成,为中天; 黄帝 之大成,为后天。’予按: 邵康节 之先天、后天,其源出于此。” 尚秉和 《周易尚氏学·总论》:“先天方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一阴一阳,相偶相对,乃天地自然之法象。”
《漢語大詞典》:生时(生時)
(1).出生的年、月、日、时。 宋 秦观 《望海潮》词之四:“但恐生时注著,合有分于飞。” 许地山 《凶手》第一幕:“上面写的是大哥底生时本命。”
(2).活着的时候;生前。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他今死了,也道的个生时了了,死后为神。”《廿载繁华梦》第三回:“大人生时,曾説过有三十来万带回京去。”
《漢語大詞典》:猗兰(猗蘭)
(1). 汉 殿名。相传 汉武帝 诞生前,父 景帝 梦赤彘从云中而下,入 崇兰阁 ,因改阁名为 猗兰殿 。后 武帝 生于此殿。见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唐 杨炯 《幽兰赋》:“ 楚襄王 兰臺 之宫,零落无丛, 汉武帝 猗兰 之殿,荒凉几变。”借指帝业。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仙李蟠根大, 猗兰 奕叶光。” 杨伦 笺注:“汉武故事:‘帝以七月七日旦,生於 猗兰殿 。’”
(2).古琴曲《猗兰操》的省称。 明 王守仁 《龙潭夜坐》诗:“临流欲写《猗兰》意, 江 北 江 南无限情。” 明 徐霖 《绣襦记·试马调琴》:“再弹一曲《猗兰》如何?”参见“ 猗兰操 ”。
(3).喻情操高洁之士。 清 杜岕 《将之吴门述怀呈荔轩》诗:“书此誌远游,取琴重为弹。皪哉匡时略,谅弗弃猗兰。” 清 刘献廷 《感兴》诗之一:“长松萎空山,猗兰秀空谷。”
《漢語大詞典》:猗兰操(猗蘭操)
古琴曲名。多抒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猗兰操 宋 郭茂倩 题解:“一曰《幽兰操》……《琴操》曰:‘《猗兰操》, 孔子 所作。 孔子 歷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 卫 反 鲁 ,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嘆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託辞於香兰云。’”
《漢語大詞典》:哀荣(哀榮)
(1).《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何晏 集解:“故能生则荣显,死则哀痛。”后因指生前死后皆蒙受荣宠。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匡 汲 俄宠辱, 卫 霍 竟哀荣。”
(2).特指死后的荣誉。隶释·汉广汉属国侯李翊碑:“终而有礼,哀荣兼殊。”魏书·元澄传:“﹝詔﹞諡曰 文宣王 ……百官会赴千餘人,莫不歔欷。当时以为哀荣之极。” 明 宋濂 《故茶陵谭氏墓志铭》:“哀荣之礼,允谓兼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这也是和 高尔基 的生受崇敬,死备哀荣,截然两样的。”
《漢語大詞典》:孤岛(孤島)
(1).远离陆地的孤立岛屿。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乡树 扶桑 外,主人孤岛中。” 唐 赵冬曦 《陪张燕公登楼》诗:“孤岛轻雾里,行舟白波上。”
(2).比喻周围被敌占区所包围的地方。多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发生前的 上海 租界。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一:“ 上海 成了孤岛之后,在抗战初期的宣传工作上起过很大作用的《救亡日报》,首先被迫停刊。” 巴金 《〈巴金文集〉序》:“我居然在‘孤岛’上强为欢笑地度过了这些苦闷的日子。”原注:“指当时的 上海 租界。”
《漢語大詞典》:遗训(遺訓)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国语·周语上:“赋事行刑,必问於遗训,而咨於故实。” 韦昭 注:“遗训,先王之教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钻 仲父 之遗训,览 老氏 之要言。”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将诀之际,子号女泣,问其遗训。”《花月痕》第十九回:“ 痴珠 刚念得‘信生世等於龙门,辞亲同於 河 洛 ,奉立身之遗训,受成书之顾託’四句,即被 秋痕 夺去筷子。” 郭小川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一切有出息的后代,历来珍视革命先辈的遗训。”
《漢語大詞典》:生术(生術)
(1).长生之术。列子·说符:“若然,死者奚为不能言生术哉?”后汉书·周磐传:“昔 方回 、 支父 嗇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
(2).生前的做法。荀子·礼论:“饭以生稻,唅以槁骨,反生术矣。” 章诗同 注:“反生术,和生前所做的不同了。”
《漢語大詞典》:寿宫(壽宫)
(1).供神之宫。《楚辞·九歌·云中君》:“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王逸 注:“寿宫,供神之处也。祠祀皆欲得寿,故名为寿宫也。”汉书·郊祀志:“於是上病癒,遂起,幸 甘泉 ,病良已。大赦,置寿宫神君。神君最贵者曰 太一 。”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寿宫,奉神之宫也。”
(2).寝宫。吕氏春秋·知接:“公慨焉叹,涕出,曰:‘嗟乎,圣人之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以见 仲父 乎?!’蒙衣袂而絶乎寿宫。” 高诱 注:“寿宫,寝堂也。”
(3).墓祠;又常指皇帝生前预筑的陵墓。 宋 洪朋 《寄题胡公祠堂》诗:“堂后寿宫閟日月,堂前荒草横古今。”明史·方从哲传:“又语及寿宫, 从哲 等以先帝山陵对。帝自指曰:‘朕寿宫也。’诸臣皆泣。”清史稿·礼志五:“ 康熙 二年,相度 遵化 凤臺山 建 世祖 陵,曰 孝陵 。先是 世祖 校猎於此,停轡四顾曰:‘此山王气葱鬱,可为朕寿宫。’”
《漢語大詞典》:遗制(遺製)
亦作“ 遗製 ”。
(1).指前代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或成规。《孔子家语·观周》:“今 孔子 将适 周 ,观先王之遗制。” 唐 白居易 《二王后》诗:“备威仪,助郊祭, 高祖 太宗 之遗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唐 大夫如 白居易 辈,盖有遇此三斋月,杜门谢客,专延緇流作佛事者。今法至此月亦减去食羊钱,盖其遗制。” 宋 崔伯易 《感山赋》:“孰察诸刊剥水火之遗製,孰恤乎竖穉曲直之所宜。”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楔子:“但此遗制若采一夫一妇制的观点则断难说明。”
(2).指前人或死者生前的制作物。陈书·儒林传·张讥:“ 讥 幼丧母,有错綵经帕,即母之遗製。”南史作“遗制”。 唐 张九龄 《岁除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序》:“故郡城有荒臺焉,虽层宇落构,而遗製岿然。”
(3).指前代制作物的形式。新唐书·礼乐志十二:“琵琶圆体修劲而小,号曰‘秦汉子’,盖絃鼗之遗製。”辽史·仪卫志一:“ 辽国 自 太宗 入 晋 之后,皇帝与南班 汉 官用 汉 服……其 汉 服即 五代 、 晋 之遗制也。” 元 王祯 农书卷一:“后世言天文之家,如 洛下閎 、 鲜于 妄人辈,述其遗制,营之度之,而作浑天仪,歷家推步,无越此器。”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官民皆带帽,其簷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鍪之遗制也。”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 唐 《玄怪録》载 岑顺 事,可见当时象棋遗製。”
(4).犹遗诏。旧唐书·褚遂良传:“ 神龙 元年, 则天 遗制復 遂良 及 韩瑗 爵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兀欲 宣 德光 遗制曰:‘ 永康王 , 大圣皇帝 之嫡孙, 人皇王 之长子,可於 中京 即皇帝位。’”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正月二日,先帝不豫。二月五日,遽宣遗制。”
(5).指前代遗留下来的著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一:“《汉艺文志》兵书,称《黄帝》《风后》,不下十餘种,安知非先 秦 遗製,后世易名以为《阴符》乎?”
《漢語大詞典》:遗意(遺意)
(1).死者生前或临终时的意见、愿望。后汉书·刘恺传:“故 居巢侯 刘般 嗣子 愷 ,当袭 般 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 宪 ,遁亡七年,所守弥篤。”三国志·魏志·东海定王霖传:“ 明帝 即位,以先帝遗意,爱宠 霖 异於诸国。”陈书·袁泌传:“其子述 泌 遗意,表请之,朝廷不许,赠金紫光禄大夫,謚曰 质 。”
(2).指前人的心愿、意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起居注:“ 江陵相 定议,以修撰、编、检、史官充日讲者,日轮一员,记注起居,兼録圣諭詔册等。今日之制,即本 江陵 遗意也。”
(3).前人或古代事物留下的意味、旨趣。 宋 梅尧臣 《省符上人》诗:“独闻依旧坐焚香,尚把残编讨遗意。” 清 梁章钜 浪跡续谈·玉皇山:“《杭州府志》云: 龙山 者, 钱氏 郊天之所,释老之谈,或云 阿育王 ,或云 玉皇 ,皆祀天遗意也。” 郁达夫 《过去》:“所以这港市的建筑,还带着些当时的时代性,很有一点中古的遗意。”